|

财经

耕耘十七载 齐鲁银行“仁义”之花盛开在津沽大地上

来源:和讯财经

2025-03-31 11:33:41

(原标题:耕耘十七载 齐鲁银行“仁义”之花盛开在津沽大地上)

阳春三月,海鸥翱翔,横跨海河的狮子林桥人影攒动,而在这个网红打卡点的不远处,坐落着一座哥特式建筑的小洋楼,它便是齐鲁银行天津分行的“住所”。

作为一家“外来户”的城商行,齐鲁银行已在天津卫安居了近20年,虽还算不上地地道道的哏儿都人,但当齐鲁文化与津沽大地碰撞的那一刻,儒家的仁义便融入了这方水土,与当地经济发展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以信贷业务为例,无论传统产业,还是创新产业,齐鲁银行天津分行没有厚此薄彼,用他们的话来讲,“除了一系列风控指标外,更看重的是人,因为人才是根本,是金融业务中最难把控的风险。”

在“以人为本”的指引下,齐鲁银行天津分行为不少小微企业与民营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有温度的普惠贷款

人们常说银行爱做“锦上添花”的事儿,但在高荣成看来,齐鲁银行做得却是“雪中送炭”的活儿。

作为天津润成精饰科技有限公司的实控人,高荣成在镀铬行业中已经摸爬滚打了近十年,其公司生产的马口铁,每年产值达8亿元左右。

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处于产业中游的润成精饰,受到了上下游企业的挤压。在原材料预定方面,润成精饰需提前20天左右向钢厂支付全额货款。而在回款方面,很多下游企业则选择部分提货,拖欠全额货款。因此,伴随上下游企业对中游企业的压缩,润成精饰对资金的需求显著增加。

同时,为了提升市占率,2024年润成精饰还以自有资金添置了新设备,但在一心追求发展之际,流动资金的短缺却让高荣成范了难。

高荣成表示,为推动企业连续生产经营,曾和多家金融机构进行过沟通,但部分金融机构会用“机械化”指标去衡量企业的放款标准,缺少一些“人情味”。

其实,传统概念上的电镀工艺早已时过境迁,除人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硬币、瓶盖使用了这种技术,目前电子工业、航天等高精尖领域也离不开电镀工艺。

天津润成精饰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左:高荣成 右:黄昕)

“在得知润成精饰有资金缺口后,我们马上成立了专项组,对企业及其实控人展开了调研。 ”齐鲁银行天津静海支行负责人黄昕表示,他们通过贷前调查,不仅梳理了润成精饰近三年的财务数据、贸易流水等核心材料,而且对企业的行业地位和实控人的经营理念都有了一定了解。

据黄昕介绍,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的镀铬企业仅有两家,润成精饰便是其中之一,而这家企业在技术上已拥有20多项专利,镀铬涂层厚度可达0.14毫米,并且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省级创新型企业。

通过前期快速反应,以及充分调查,加之齐鲁银行"线上预审+线下终审"的并联机制,仅5个工作日,润成精饰便拿到了一笔额度为1000万元的无抵押信用贷款。

对于是否会担心这笔贷款存在后续风险,黄昕自信的说到:“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贷款,我们有自己的评判标准,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名片式’专精特新企业,它们利用这样的身份向银行申请贷款,但这些企业并不能将技术转化为真正的产值。”

黄昕进一步解释道,给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他们不会仅参考该公司的某项产品或技术,而是从行业的角度去考察企业所属的行业地位;其次是专精特新企业所拥有的技术是否能转化为真正的产能。

此外,黄昕表示,给小微企业贷款,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人的考察,以润成精饰的实控人为例,在外部经济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其依然愿意拿出3亿多元的自有资金购买新设备,且润成精饰的生产车间没有任何异味,这些都从侧面证明了企业实控人看好企业未来的前景,以及对于社会环境的担当。

然而,润成精饰的案例,仅仅是齐鲁银行服务天津小微企业的一个缩影。

无止境的科技金融创新

对于企业的抵押贷款而言,很多企业常常会因为一时的资金周转困难,将厂房、土地等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但能以专利作为抵押物成功获取银行贷款的企业却不多见。

探究这种不多见背后的原因,首先是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可参考的过往事例较少;其次是专利的具体价值难以评估。但齐鲁银行天津分行为了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让企业以专利质押融资成为了现实。

2024年,拥有50多项专利技术的天津环渤新材料有限公司,为扩大生产,在两万吨电子级硫酸生产线火力全开、满负荷运转之际,启动了二期生产线建设。而在工程推进到关键节点,二期建设仅剩7个月时,环渤新材出现了资金缺口。

“手头资金不够用,生产线就得停工,解决资金困难是当时最要紧的事。”环渤新材总经理刘强回忆道,那时企业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利用废酸回收的专利向银行寻求质押融资支持。“齐鲁银行天津分行是率先和我们对接的金融机构,他们不仅对接的速度快,而让我们没想到的是贷款投放的速度更快,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刘强进一步说到。  

据了解,面对环渤新材的资金需求,齐鲁银行天津分行通过绿色通道,仅用一周时间便将首笔专利质押融资款投放到了企业。齐鲁银行天津分行公司银行部负责人朱小刚表示,目前该行可以为科技企业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在风险审查方面开辟了绿色通道,由风险条线指定专人进行审查审批,专人专审,随报随审。

同时,朱小刚指出,齐鲁银行天津分行正在探索差异化的信贷审批机制,对科技企业执行差异化“三查标准”,更加注重科技企业软资产挖掘,由“看过去”“重抵押”向“看未来”“重成长”转变。

不仅如此,近年来,齐鲁银行还加速奔跑在科技金融的创新之路上。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下半年,齐鲁银行天津分行成立了科技金融中心,推动科技金融队伍专业化建设。此外,2024年,该行还完成了天津地区专属的“科创积分贷”的产品开发,并与天津滨海高新区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依托科创积分体系,实现了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精准评估,可为优质科创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

据了解,截至2024年末,齐鲁银行天津分行已为149户科技型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朱小刚表示,未来齐鲁银行天津分行将继续深耕科技金融领域,围绕科技龙头企业、产业集群、科技园区、重点项目、科创企业名单开展服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以科技金融的“新引擎”为天津的科技创新注入金融活力。

  300公里外的一马当先

将时间与空间拉长,无论润成精饰,还是环渤新材,都只是齐鲁银行过往发展科技金融,服务民营中小企业的一枚案例。而作为在齐鲁大地上成长起来的首家城商行,齐鲁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使命始终未变。

因为肩负着如此重任,虽然地域不同,但齐鲁银行却将儒家文化的仁义刻到了骨子里,融入到了金融服务中,薪火相传。探寻根源,在距离天津300多公里外的济南,这里早已成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而在这片探索科技与金融融合的沃土上,齐鲁银行作为本地园丁,正在辛勤浇灌着科创型中小企业茁壮成长。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齐鲁银行已服务济南市60%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78%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赋能科技企业超500家,而普惠贷款总额长期位居山东省内城商行首位。

通过辛劳耕耘,齐鲁银行在过去一年里硕果累累。 截至2024年年末,齐鲁银行资产总额已接近7000亿元,较年初增长14.01%。而同样录得两位数增长的还有该行的净利润,数据显示,2024年齐鲁银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86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17.77%。

在利润大幅增长的同时,齐鲁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在持续向好,呈现一降一升的趋势。其中,2024年末,齐鲁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9%,较年初下降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322.38%,较年初提高18.8个百分点,连续六年持续优化。

随着盈利能力与资产质量的逐步提升,齐鲁银行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与追捧,其股价2024年涨幅超40%,而从2025年年初至今,更是一路领涨上市城商行。

在营收稳健增长,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之下,目前齐鲁银行的业绩增速已稳居上市银行第一梯队,对于这匹城商行黑马而言,其未来驰骋空间将会更加广阔,而给地方经济注入的金融力量也必将逐步彰显。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