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健敏思屡屡被质疑虚假宣传,“敏感宝宝放心吃”为何难以放心?

来源:港湾商业观察

2025-03-31 09:56:37

(原标题:健敏思屡屡被质疑虚假宣传,“敏感宝宝放心吃”为何难以放心?)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王璐

“首倡‘无敏’营养,敏感宝宝放心吃”,这是Witsbb健敏思的宣传口号。

官网显示,Witsbb健敏思品牌创始人是澳洲营养医学博士Doctor·Willice,她是两个敏感体质宝宝的妈妈。作为母亲,她深知0-6岁是宝宝自身抵抗力很弱的阶段,特别是敏感体质宝宝,科学补充营养对宝宝身体生长和智力发育至关重要。品牌致力于“无敏”配方理念, 品牌核心产品均遵循无常见过敏原配方,不含几十项常见食物过敏原,敏感宝宝放心吃。

就是这样一家号称无敏营养的知名品牌,在半个月前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被多家媒体曝光,其主要问题“无敏”涉嫌虚假宣传以及产品认证存疑。而且,从近两年来看,健敏思也屡屡遭到外界质疑。

01

“无敏”的争议,涉虚假宣传

据天眼查显示,健敏思国内运营主体为安徽嗨澳菲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

经济观察报在3月13日的《追问儿童“无敏”产品:吃了真的不过敏?》一文中指出,在健敏思店铺多款产品宣传页面提到,该品牌是“无敏”维生素AD开创者、“无敏”液体钙开创者、“无敏”婴童营养品连续三年销量第一。在宣传首页的图片上,29款产品标注“无敏”文字,其中12款产品还附加了“敏感宝宝放心吃”的字样。多款产品的名称里也含有“无敏”“敏宝”等关键词,其中部分“无敏”关键词加了双引号。

该文还谈及,今年1月,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消费者投诉称,“我在健敏思海外旗舰店购买了witsbb健敏思AD90粒*2婴幼儿无敏维生素AD,小朋友使用了以后产生了过敏,过敏严重,需要住院扎针才能缓解”。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也有多位网友称,孩子吃了健敏思的无敏产品有过敏症状。

据《港湾商业观察》查询黑猫投诉发现,仅今年以来对于Witsbb健敏思的投诉也有十余条,多数消费者反馈吃完产品后存在过敏。

健敏思官网引述弗若斯特沙利文,基于对无敏配方婴童营养品(以婴童营养品赛道中无敏配方概念的首倡时间来排序)市场的研究;无敏配方婴童营养品指婴童营养品配方中不包含GB7718-2011中指出的8大常见过敏源;于2024年2月完成调研。

经济观察报引述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的说法:真正的无敏食品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过敏源种类繁多,且每个人的过敏反应存在个体差异。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对“无敏食品”有明确定义,主要是因为无法涵盖所有可能的过敏源。食品工程博士、知名科普作者云无心也表示,绝对“无敏”并不存在,理论上任何食物均可能引发过敏,这取决于个体差异。

而在经济观察报3月25日发布的《健敏思已删除“无敏”字样,但电商上仍有不少“无敏”产品》文章显示,在witsbb健敏思海外京东自营旗舰店、淘宝和抖音平台的witsbb健敏思海外旗舰店,商品名称已不再标称“无敏”,改为“敏宝专研”;大部分产品宣传页删除了“‘无敏’维生素开创者”等与“无敏”相关的描述,替换为“敏感宝宝放心吃”“引领行业新标准,不含几十项过敏原”等内容,并用清单列出了未检出的过敏原。

天猫国际newlamon海外旗舰店也将“无敏”关键词替换为了“敏宝”。不过,多个电商平台搜索“无敏”关键词发现,仍有多款名称标注“无敏”字样的儿童产品。

02

认证真相?近年来持续被质疑

无独有偶。今年3月15日,封面新闻报道了单品销量50万+的网红婴童品牌“健敏思”,被质疑虚假宣传“无敏”相关概念,引发关注。3月16日,“健敏思”工作人员回应称,该品牌被国际机构认证为“中国无敏配方婴童维生素AD开创者”,相关宣传不是虚假宣传。3月17日,封面新闻查询发现,为“健敏思”认证的是美国一家名为“沙利文”的金融投资咨询公司,目前该公司官网的认证链接已删除。

封面新闻引述湖北赋兮律师事务所律师程如玲的观点是,“健敏思”以大字宣传“无敏”概念,而小字备注则排除了几类过敏原,是常见的虚假宣传手段,会让消费者觉得它可以给所有过敏宝宝食用,并且不会产生过敏后果。

今年3月14日,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市场监管局反馈,经审查,新京报对“健敏思儿童蓝莓叶黄素护眼软糖”代理经销商安徽嗨澳菲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的举报符合立案条件,决定对其进行立案。新京报发现,该产品在网购平台的相关链接已下架。

更早之前,2024年3月,消费日报也曾报道过健敏思“无敏”涉嫌虚假宣传;2024年2月28日,澎湃新闻在报道中称,网红母婴品牌健敏思被专业检测机构检出含有鱼类及甲壳类过敏原,“无敏”产品被指虚假宣传。同时该媒体在调查中发现,多名家长曾在不同渠道发帖反映孩子食用“witsbb健敏思”相关产品后出现过敏反应。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近年来权威媒体持续质疑健敏思虚假宣传或名不符实,当引起监管部门对此高度重视。众所周知,每个人体质不同,过敏源也不同,所以不存在一款产品可以包治敏感的情况。一方面,公司在产品端涉嫌夸大功效,存在明显的虚假宣传;另一方面,公司产品对象主要是儿童,一旦服用后产生其他副作用,消费者可以向消协、市场监督局等监管机构进行举报,或通过法律诉讼索取赔偿。“作为企业方,一定要避免夸大其词、虚假宣传,扎扎实实把产品做好,具备什么功效就清晰表明,而非为了营销,为了噱头,制造虚假。”(港湾财经出品)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