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港创科·新势力⑩|专访朗思科技CEO许可:三年磨一剑,填平技术商业化落地的最后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25 19:51:57

(原标题:港创科·新势力⑩|专访朗思科技CEO许可:三年磨一剑,填平技术商业化落地的最后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伟泽 香港报道

“中国在精密分析仪器上跟国外的差距,可能比芯片的差距还要显著。尽管存在诸多发展机会,但长期以来却鲜有人涉足。作为专业人士,既然我们清楚地知晓差距所在,便应一步步努力弥补。”朗思科技CEO许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朗思科技是一家专注激光光谱传感技术的企业。公司成立于2020年,基于香港中文大学在先进激光光谱领域的产学研转化积累,自主研发和生产了高精度激光气体分析仪、气体传感器、大范围遥测仪等产品,覆盖了能源工业和环境监测中常见的甲烷/乙烷/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氢气等20多种气体分子的ppb-ppm级分析。

在精密分析仪器领域,激光和红外技术手段均占据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电力、新能源监测、工业监测、气体分析、环境监测等多个有气体定量分析需求的领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全球精密分析仪器市场竞争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态势,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厂商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厂商包括赛默飞世尔、西门子、安捷伦等。 

“从我开始读博,我们就下定决心要进行技术的商品化转化。目前,中国精密分析仪器领域,90%以上的市场份额都是被欧美仪器垄断,因此,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做精密分析仪器的国产化替代。”许可表示。

许可表示,朗思科技自主研发的国产设备,通过三年多的追赶,不仅在监测精度等关键指标上与行业头部厂商相当,还具备较高的使用灵活性。其硬件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类似乐高积木,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在价格方面,朗思科技的产品相较于国际同类产品,成本降低了约50%。

万里长征最后一步最难

2020年初,在香港创新科技署资金的支持下,许可与其导师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任伟教授在香港组建了团队,开启了创业之旅。

“我们在实验室的时候已经完成了整个产品99%的研发工作,可就是剩下的这1%,耗费了我们三年时间,最终才完成了从科研成果到产品之间的跨越。虽然是万里长征的最后一步,其实这最后一步并不是那么容易走的。”任伟表示。

任伟进一步解释道,在实验室中,产品的零部件均可直接购买商业化成品,但要实现商业化,就要考虑成本以及不同场景的适应性,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团队发现很多零件和结构在市场上并不能找到现成产品,因此,不得不自行设计不同的零件乃至结构。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的产品在实验室中使用时都是未出现问题,因为实验室的测试通常在十分钟内完成,且环境情况相对稳定。但当产品在户外进行较长时间测试时,结果却与实际数据大相径庭。”任伟说。

任伟表示,这个问题曾困扰团队长达一年之久。经过大量的理论分析与建模研究,团队最终锁定了核心问题,外界温度的微小波动会极大地干扰产品精度,哪怕温度仅波动 0.1 摄氏度,都会对产品内部的光学测量产生影响。因此,在技术产品化的进程中,我们所面临的并非核心原理的技术难题,而是诸多琐碎且难以预测的工程性问题。

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化并不容易,同时,市场的开拓也是困难重重。作为市场的后来者,如何让客户接受并采用新设备,是朗思科技遇到的另一大难题。

在刚开始寻找客户的时候,许可就发现,由于香港市场规模较小,朗思很难找到愿意接受并试用新产品的客户。因此,大湾区内地城市就成为了朗思拓展市场的目标。

“要说服客户采用我们的产品并非易事。最终,我们提出愿意参与客户项目,并且给客户免费试用一年。在这期间,我们不仅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还获得了大量反馈信息,用于产品的迭代升级。为了完成这一订单,我甚至从香港回广东隔离14天后,亲自到现场进行安装。”许可表示。

随着市场重心的转移,加上广东在供应链的优势,朗思科技在2021年开始在深圳开设组装工厂以及生产线。到2025年,朗思科技已经从最初两三人的小团队,发展成一个千万级营收的初创公司了。

寻找爆发领域

朗思科技的雄心并不止步于此。从2025年开始,公司计划进入加速发展期。目前,其产品主要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工业、碳监测等环境分析的场景,未来持续挖掘激光光谱“实时、精准、非侵入”的巨大价值,为多种场景的气体量化分析需求提供新质生产力。

大健康是近些年来市场关注的热点,也是朗思科技计划重点突破的领域之一。许可指出,在当前医疗领域,分析仪器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准确性、实时性以及无创检测是尤为突出的痛点。而激光分析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恰好能够精准地解决这些问题。针对肺癌早筛领域,朗思科技目前已经跟深圳和香港的医院进行合作,完成了超500个临床案例的检测。

“单一场景很难成为爆点,我们需要多个优秀的应用场景才能够支撑起3亿-5亿元的年营收规模。朗思科技希望能够把同一套技术在不同行业的需求下进行微定制,来适应不同需求。技术本身如同树的主干,而应用就像是树枝分叉,技术本身可以有很多的适用场景。用发散的思维拓展技术,这可能是国产分析仪器发展的破局之道。”许可表示。

许可指出,朗思科技在2025年将会有两条路线,第一条路线就是立足大湾区,辐射全国。朗思科技目前正积极在上海、北京等环境监测重镇部署设备,同时在西北等能源重镇积极开拓市场。

根据朗思科技的发展计划,到2028年-2030年,朗思科技将服务超200个城市的能源和“双碳”监测项目,覆盖全国超200家加氢站以及为全国超100个制氢项目提供全流程监测。

对于第二条路线,许可表示,朗思科技会争取发展海外市场,争取和全世界各地有激光分析系统需求的大企业、研究所和高校合作,将朗思科技的产品推广到海外。海外市场营收在未来将会逐步提升至30%。

香港工业大厦的再次焕新

“在过去五年中,朗思科技一直是深港两地双核发展,深圳基地承担的功能是生产制造以及市场营销,而香港基地主要针对核心研发以及海外推广。2025年我们希望能够在香港开设生产线,服务海外市场。”许可指出。

朗思科技申请了第二轮“产学研1+计划”,在香港特区政府的资金支持下,朗思科技将在香港开设生产线。许可指出,对于精密仪器这类高附加值的行业而言,对生产基地的占地面积并没有很高的需求,因此在香港生产有其可行性。同时,经过改造的专业生产基地也更靠近研发中心,方便研发人员往返生产基地,提高产品研发和生产效率。

制造业曾经是香港的金字招牌,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的制造业发展达到高峰。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香港在1990年代开始了经济转型,将制造业迅速向珠三角地区转移。香港由此形成了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但随着新冠疫情以及全球宏观环境的变化,香港产业结构单一的弊端逐渐显现。为了推进多元化产业发展,香港特区政府早在2015年就提出“再工业化”(也称新型工业化)。不过,香港高昂的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一直是再工业化绕不开的障碍。

许可认为,工业大厦可以在香港的再工业化过程中再次发挥作用。在解决好工业大厦产权的前提下,科创企业可以利用政府赞助或是投资人资金,对工业大厦进行专业改造。这些工业大厦很多处于毛坯状态,企业在改造的过程中自由度较高,对朗思来说,很适合完成对洁净间、激光封装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的引进。

科技创业以十年为周期

香港的创科发展在近年来方兴未艾。在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科生态圈逐步完善,本地创科企业不断崭露头角,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实力与潜力。

许可作为香港创科浪潮中的一员,也感受到香港的创科发展环境正在不断改善。“我们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都要到内地找创投基金路演,以需求融资。但如今,能够感受到香港的创科资金越来越充沛。香港市场不仅有特区政府创办的香港投资公司,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中小型的创科投资基金,为科创企业提供很多融资选择。”

2021年2月,朗思科技与英诺天使基金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同年11月,朗思科技又与国宏嘉信资本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2023年,朗思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启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领投、深圳君盛润石天使投资基金跟投。本轮资金主要用于核心产品迭代、最新激光光谱技术研发、顶尖人才团队搭建、以及应用领域拓展。

在如火如荼的香港创业浪潮中,不同背景的创业者纷至沓来,然而在这一片热闹景象之下,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态势。许可指出,目前香港的创业生态中存在着大量的“创业表演家”,很多所谓的科技创业者并没有全身心投入到创业这件事中。这些创业者很多都是兼职创业,只是在商业计划书和创业路演中展示研究和技术早期产业化的可行性,但并没有展现出真的把技术推进到产业化阶段的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香港创科环境的健康发展,也使得真正有潜力的科技创业项目难以脱颖而出。

许可认为,目前香港适合将创科力量投入重点发展的行业,贵精不贵多。与其将有限的资源分散到成千上百的早期团队中,不如将资源集中在其中十个已经做好准备了的团队,或许会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许可表示,创科的发展需要时间的累积。许多从实验室走出来的科技创业是以10年为周期的,一家科创企业可能在前五年都在产品研发以及市场试验的过程中沉潜,直到五年之后才迎来爆发。这就需要社会以及资本给予创业者足够的耐心。在一批深耕创科领域的创业者推动下,或许10 年后,香港有望成为整个亚洲闪耀的创科自由港。

总策划:于晓娜

监制:朱丽娜

导演:朱景辉

记者:张伟泽

剪辑:肖航

设计:陈珊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静娇 刘巷

审校:强燕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国际传播中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