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25 17:23:16
(原标题:跨省域系统性公益损害问题如何解?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有重大影响力案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2024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直接立案办理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公益诉讼专案,在近日召开的“公益保护的中国方案”新闻发布会上,这个案件再次被提起。发布会指出,要充分发挥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有重大影响力案件的示范引领作用。
发布会上通报了该案的最新进展:聚焦采矿和尾矿库污染、城乡水污染、农业养殖污染、船舶污染、河湖“四乱”、水土保持监管、水生态流量监管等七类重点问题,流域检察机关采取上下联动、一体履职的方式开展办案工作,同步办理关联案件1915件,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比如,江西省赣州市检察机关积极落实最高检珠江专案部署,针对东江源流域存在的跨区域水土流失、畜禽养殖污染、采矿污染等多种公益受损问题,借助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精准认定违法行为,通过办案促进一江清水向东流。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指出,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始终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公益诉讼案件,持续推动完善公益诉讼制度,1至11月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4万余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13万余件,民事公益诉讼1万余件。将审前实现公益保护目的作为优先目标,提出检察建议8.97万件,回复整改率达98.38%;提起诉讼8786件,99.64%得到裁判支持,以“诉”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
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有重大影响力案件,能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最高检在此前几年陆续办理了万峰湖专案、南四湖专案、长江流域船舶污染治理专案等一系列案件后,2024年选择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等七省区的珠江流域,就采矿和尾矿库污染、城乡水污染、农业养殖污染、船舶污染、河湖“四乱”、水土保持监管、水生态流量监管等七类重点问题,办理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专案。通过上下联动、一体履职的方式组织流域检察机关同步办理关联案件1915件。
跨省域系统性公益损害问题如何解决?发布会上提到了2024年最高检开展的“长城保护公益行动”。
针对长城某些点段“应保未保”、巡查防控措施不到位、保护性修缮不规范、开发利用不规范等跨省域的公益损害问题,最高检指导长城沿线15省区市检察机关开展“长城保护公益行动”,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护中华文脉,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675件,制发检察建议469件,提起诉讼43件,并推动从源头上系统解决公益损害问题,凝聚公益保护合力。
据介绍,各省级检察院面临的省级层面的公益损害问题,往往呈现范围广、程度深、影响大等特点,最高检指导各省级院针对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公益损害问题,直接立案办理了一批“硬骨头”案件,并加强对省级院在办案中面临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技术鉴定等难点、堵点问题的督导指导,推动提升办案质效。如指导安徽省检察院办理督促保护皖北地下水资源案,针对皖北地区非法取水,私采地下水多发、频发问题,指导其构建并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摸排线索,有效推动解决皖北地下水资源保护治理难题。
2024年前11个月,检察机关围绕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新业态劳动者等特定群体权益保护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318件。
据了解,在妇女权益保障方面,针对农村妇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保障、妇女就业歧视、女职工特殊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重点问题,最高检引导各级检察机关加大监督力度,全面守护“半边天”合法权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检察院针对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女职工生育津贴违法行为,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协同履职,责令6家用人单位补发生育津贴,推动区政府出台实施《杭州市临安区生育津贴相关事项长效监管工作方案》。
在老年人权益保护方面,最高检加强与民政部、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在线索移送、信息共享、联合宣传、案例发布等方面协作配合,共同推进落实政府主导、各方协同、社会参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机制。黑龙江省绥化市检察机关研建养老机构食品安全法律监督模型,发现部分养老机构未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未持有健康证等公益损害线索,督促整治52家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在残疾人权益保护方面,最高检不断深化与中国残联、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等部门协同协作,下发《关于精准规范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提示》,聚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补助发放、辅助器具、残疾人证管理等与残疾人密切相关的重点问题,引导各级检察机关精准规范监督,取得明显成效。江西省检察院办理督促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行政公益诉讼案,推动省本级单位残疾人就业岗位由65个增加至1503个,安置残疾人1900人,用人单位缴纳残保金7196万元,全面保障残疾人就业权利。
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最高检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协作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会议纪要》《关于协同推进运用“一函两书”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工作的通知》,推动各级检察机关与工会强化协作配合,加强对劳动者权益保障。青海省检察院针对全省60余家快递企业存在断缴或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的问题,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职,推动53户企业正常缴费,未参加工伤保险的13户企业全部登记参保,有效保障了广大“快递小哥”的合法权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5
观点
2025-02-25
智通财经
2025-02-25
智通财经
2025-02-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