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2-25 16:43:50
(原标题:深圳三夺全国工业“双第一” 2025年将走在新型工业化“最前列”)
2月25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召开,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在开幕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4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4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创近13年新高,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3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
2025年2月25日,深圳市召开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宋春雨/摄
连续三年拿下全国工业“双第一”
2024年,深圳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其中,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电子元件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5.8%、31.8%、21.3%。
三次拿下全国工业“双第一”的背后,是深圳持续积蓄制造业当家优势。覃伟中表示,深圳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2024年,深圳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4%,占规上工业比重达68.2%。
据了解,2024年深圳市建成投产九龙山工业园、方正微电子第三代半导体、欣旺达锂离子电池、贝特瑞硅基负极材料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深汕比亚迪三期等2个百亿元级、11个十亿元级以上项目。深圳市工业投资已经连续4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7.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7.4%。
此外,深圳市还出台“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划政策2.0版、空间布局规划和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保障指引,组建了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医药和医疗器械三个重点产业办公室,实施车规级芯片和功率半导体、新一代卫星通信智能终端等7项行动计划。
2024年,深圳市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16%、31.8%、9.3%,占全国产量比重分别为14.8%、24.1%、23.4%。
巩固“实体经济之本”
2025年,深圳将如何推动工业进一步发展?覃伟中表示,深圳将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构建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2025年,深圳的目标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为此,深圳将建成投产华润微电子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深汕比亚迪三期四期等项目,加快推进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迈瑞医疗高端仪器、华星光电高世代面板配套、鄱阳科技园等项目,开工建设西门子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立讯精密智能模组、惠科新能源、海克斯康等先进制造业项目。
此外,人工智能与工业的结合也被深圳视为发展重点。政府工作报告表示,2025年深圳将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培育工业垂直大模型,新增国家级智能工厂2家以上。
工业发展不仅要规模的增加,更要质量的提升,这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覃伟中表示,深圳要推动产业加快向高向新向优升级,主动适应并引领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壮大“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具体来看,深圳将巩固提升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等产业在全球版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实施“ICT+”行动,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此外,深圳将加快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统筹提升本地化生产效能和全球市场“含深度”,全谱系发展新能源智能交通载具。
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更是被列入发展重点。覃伟中表示,深圳将全力竞逐人工智能、低空与空天等产业新赛道。在人工智能方面,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算法理论、智算芯片、具身智能、高阶智驾、端侧轻量化模型等核心突破,打造超智协同、异构融合、训推一体、普惠泛在的可持续训力供给体系,丰富发展人工智能终端新产品。
在低空与空天产业,深圳将加快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争创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构建完备的低空基础设施体系,率先实现全球首个全市域级空天地一体化低空通感网络全覆盖。
面向未来,深圳还将梯度培育发展下一代网络通信、量子科技、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脑科学与脑健康等未来产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
“我们要持续巩固实体经济之本,积蓄制造业当家优势,迭代升级强动能、向新求质攀高峰,走在新型工业化最前列,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覃伟中表示。
证券时报网
2025-02-25
证券时报网
2025-02-25
证券时报网
2025-02-25
证券时报网
2025-02-25
证券时报网
2025-02-25
证券时报网
2025-02-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