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2-23 12:33:21
(原标题:DeepSeek爆火,这个业务也High了)
【导读】基金投顾机构积极拥抱DeepSeek等AI技术,迈向业务智能化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孙晓辉
DeepSeek火爆全球,财富管理行业也在积极布局。AI技术将如何影响基金投顾业务,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在业内看来,AI技术将给基金投顾业务带来全方位影响,不仅有助于提升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服务个性化,还有望推动业务模式的创新和服务效率的提升。
DeepSeek将深刻影响基金投顾业务
在受访投顾机构及相关人士看来,AI技术将在基金投顾业务的发展上产生重大影响。
华夏财富认为,首先是服务效率的提升,AI可替代人工完成数据收集、投资者画像分析、组合配置等重复性工作,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其次,在数据驱动层面,可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历史数据、宏观经济指标、舆情等方式,辅助投资经理做出决策。同时基于投资者风险偏好、生命周期阶段等数据,为投资者生成动态优化和匹配的资产组合。再次,在风险控制层面,AI可实时监控市场波动、组合偏离度、组合集中度、账户偏移度、异常交易等信息,及时预警潜在风险。
最后,在投资者体验升级方面,可通过智能投顾提供即时答疑、投资者教育等服务,增强客户粘性,同时通过客户操作数据(如页面停留时间、赎回频率等)预测投资目标和需求,以优化服务策略。
中欧财富表示,DeepSeek在海量数据、自动化工具等应用方面具备显著优势,通过DeepSeek加持,有望帮助基金投顾公司更好洞察用户需求和投资人行为特征,从而更好提供匹配的投顾服务方案,同时DeepSeek也有望提高投研在数据搜集、整理方面的效率。
建信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经理助理孙悦萌表示,AI技术,尤其是DeepSeek这样的应用,正成为基金投顾领域的重要助力。它可以快速分析投资者的财务状况,生成个性化的理财方案,还能从消费习惯、职业规划等角度提供更全面的财富管理建议。
“这使得财富管理服务更加高效和针对性。不过,AI的普及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例如,投资者可能会过度依赖AI建议,而忽视市场的复杂性;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也对投顾机构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孙悦萌称。
面对这些机遇与挑战,建信基金投顾在积极引入AI技术的同时,也将注重引导投资者理性看待AI建议,避免过度依赖。此外,还会借助AI技术升级个性化服务,真正实现“千人千面”的定制化投资方案。
某投顾公司表示,AI技术对基金投顾业务将带来全方位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提升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服务个性化,还有望推动业务模式的创新和服务效率的提升。
具体而言,首先,AI技术能够处理大量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持。其次,AI技术还将进一步提升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AI技术的引入也促使基金投顾机构更为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如基于AI的个性化投资顾问服务,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投顾机构积极拥抱AI
展望未来,业内投顾机构均表示将积极拥抱AI。
华夏财富表示,未来,AI对基金投顾行业的影响或将呈现“工具替代→流程重塑→生态重构”的递进路径。公司将继续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平衡技术创新与人性化服务,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效率提升的同时守住风险底线。
中欧财富也将积极探索AI技术运用于基金投顾的场景和方式,力争通过金融科技助理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投顾服务。
孙悦萌表示,公司将积极拥抱AI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具特色的投顾服务,帮助客户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
上述投顾公司也表示,基金公司当前已积极拥抱并采用AI技术,在投资研究、风险管理、产品运营、软件开发、客服营销等多个业务领域正展现出应用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未来基金公司在运用AI过程中可能面临法律风险、责任界定等问题,需要不断探索适应监管要求,确保合规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盈米基金在2023年初全面启动AI战略,布局AI生态,构筑了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智能化新基建,有了这次DeepSeek的加持,公司投顾智能化进程再上一个台阶。
一是组织效能的跨越式提升。盈米基金通过构建多元混合大模型技术底座、系统化梳理专业数据资产、打造低门槛AI开发平台等三大基础设施,实现了AI能力在投研、投顾、客服等多个核心业务场景的深度渗透和应用。
二是投顾服务模式的创新突破。盈米基金目前已完成与DeepSeek、通义千问等主流大模型的对接,构建多元混合大模型技术底座,为不同的业务场景提供智能化支持。
三是数据资产智能应用和研发效能提升。盈米基金系统化梳理了自身沉淀多年的数据资产和知识沉淀,将其梳理成为可以被AI获取的API或知识库,为AI模型提供优质的训练资源。四是助力业务获客和服务升级。
校对:乔伊 制作:舰长 审核:木鱼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国基金报
2025-02-23
中国基金报
2025-02-23
中国基金报
2025-02-23
中国基金报
2025-02-23
中国基金报
2025-02-23
中国基金报
2025-02-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