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百万骑手上社保 挑战不止多花钱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2-20 22:23:40

(原标题:百万骑手上社保 挑战不止多花钱)

2月19日,京东、美团相继宣布为部分外卖骑手缴纳社保。2月20日,饿了么公告已在部分城市试点为骑手缴纳社保。自此,争议多年的骑手社保(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缴纳问题终于迎来了破冰。

上述各平台的社保缴纳预计将覆盖百万外卖骑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成刚表示,据其了解,去年8月份,美团就在为骑手缴纳社保做预案,当时美团测算了为80多万外卖骑手缴纳社保将带来的成本涨幅。京东旗下的达达平台日活骑手约30万人,其中全职骑手的比例目前暂时未知。此前,京东收购德邦收购后,为德邦约60%的快递员缴纳了社保(即全职快递员约占全体快递员的60%)。如果此次依旧按60%的比例计算,京东预计将为达达平台下约18万外卖骑手缴纳社保。

这部分社保缴纳将增加多少成本?不同城市由于不同缴纳基数,企业和个人社保负担金额也有所区别。总体上,目前职工社保的个人负担比例约为10%,公司负担比例约为26%。2024年,全国范围内多省份的企业职工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在4000元—5000元。如果以4500元作为外卖平台为骑手缴纳社保的基数,那么外卖平台每月人均需额外支出1170元(4500元乘以26%)用于社保缴纳。

如以80万骑手计算,相当于外卖平台每月需多支出约10亿元社保费用,一年额外支出将超100亿元。

持续缴纳职工社保意味着外卖骑手能在退休后获得较高收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20年,企业职工人均养老金为2900元/月左右,而2022年城乡居民人均养老金仅为189元/月。

但平台开始缴纳社保只是第一步。平台人力成本的可负担性、骑手缴纳意愿和社保制度的适配性等问题都需要考量。

张成刚表示,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保缴纳方面,外卖平台实现了行业范围内的突破,用真金白银提升了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预计将有百万骑手从中受益。但受限于外卖骑手的高流动性以及其自身对社保缴纳意愿等因素影响,骑手的社保缴纳细则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

稳定兼职骑手覆盖多少群体?

外卖骑手主要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种,其中绝大多数外卖骑手属于兼职。

从美团和京东此次公告的信息来看,两家公司均对将被纳入社保缴纳系统的外卖骑手设置了一定门槛。其中,美团的门槛是“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京东的门槛是“全职骑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孙萍此前向经济观察网介绍,2018年之前,外卖平台普遍设有直营骑手(即专职骑手)团队,平台与直营骑手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保。但2018年后,外卖平台开始大规模推行直营转外包模式,外包公司通常不再为骑手缴纳社保。

对何为“稳定兼职骑手”,目前美团并未给出准确定义。

但在2024年9月,美团研究院曾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在美团上有过接单收入的骑手共有745万,其中全年接单天数在260天以上的占总人数的11%,约为81.95万人。这意味着这80余万骑手最有可能被定义为“稳定兼职骑手”。

目前,京东外卖的配送主要依赖达达平台的骑手,而达达平台上既有大量兼职骑手,也有全职骑手。根据达达集团2023年度报告,截至2023年底,达达快送平台年活跃骑手达到120万名。但关于这120万名骑手中兼职与全职的比例,目前尚未有公开信息。

相比之下,2月20日,饿了么在其官网发布的文章中并未明确指出将为哪些骑手缴纳社保,而是提到“从2023年2月起,饿了么就与生态伙伴一起按计划在部分城市展开试点,为饿了么蓝骑士缴纳社保”。对被纳入社保缴纳系统的骑手特点和规模,饿了么也未作进一步说明。

增加多少成本?

社保缴纳分为企业负担部分和个人负担部分。不同城市社保缴纳基数不同,成本也有所区别。

目前,美团、京东、饿了么并未公布按照怎样的缴费基数为骑手缴纳社保。但即使以最低基数计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以北京为例,2024年企业职工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为每月6821元,如果平台以社保缴费下限为北京骑手缴纳社保,每月需支出1807元;以同样条件计算,为每位上海骑手缴纳社保,平台每月需支出1898元。

随着百万骑手将被纳入社保缴纳群体,外卖平台的人力支出成本预计将显著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乔庆梅表示,外卖平台可能会通过提高配送费用来转嫁增加的劳动力成本,但消费者也会选择“用脚投票”。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薛惠元表示,为大规模稳定骑手缴纳社保无疑会给平台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负担,具体金额将取决于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如果平台的缴费比例与企业职工保持一致,新增的社保缴纳成本可能会使外卖业务出现亏损。因此,美团等外卖平台可能需要在提高商家佣金、优化配送效率或调整骑手收入结构等方面采取措施,以缓解社保缴纳带来的财务压力。

薛惠元说,为骑手缴纳社保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但也需要平台企业在成本控制和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

骑手意愿如何?

张成刚此前调研发现,大量外卖骑手对社保缴纳的需求并不强烈,“社保缴纳需求度”排在“收入”和“工作自主性”两个选项之后。他表示,外卖骑手的首要目标是在短期内获得更高收入,虽然外卖平台拿出了真金白银为骑手缴纳社保,但达到社保缴纳门槛的所有骑手不一定都愿意缴纳社保。

影响骑手缴纳社保积极性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缴纳社保的自付部分会影响骑手收入。

以北京为例,按照2024年北京企业职工社保缴费基数下限计算,骑手个人部分的社保缴纳费用为716元,上海的骑手则需要每月多负担775元。

其次,骑手如果想在退休后按月领取职工基本养老金,社保缴纳时长至少需要达到15年——从2030年1月1日起,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还将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

然而,灵活用工的特性决定了骑手很难在一个平台长期工作,而后续工作的企业也不一定会持续为其缴纳社保。2023年,众合云科旗下51社保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显示,2023年仅有28.9%的企业社保基数完全合规,77.5%的企业在员工入职当月或次月为其缴纳社保。

张成刚表示:“受限于成本压力,大量中小微企业以及平台企业并不为员工缴纳社保。为了激励更多外卖骑手缴纳社保,未来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层面的社保体系,这不是某一家企业能解决的问题。”

第三,社保统筹程度也会影响骑手缴纳社保的积极性。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介绍,目前职工社保只实现了省级层面的统筹。由于骑手的流动性较高,他们在社保转移时可能会面临许多麻烦。同时,很多骑手对职工社保政策的了解不够准确,缺乏对社保长期收益的信心,这些因素都可能降低骑手缴纳社保的积极性。

张成刚表示:“如果遵从骑手的自愿原则,选择缴纳与不缴纳社保的骑手数量都会相当庞大,这可能会影响平台对骑手群体的管理。因此,未来骑手社保缴纳的技术细节仍需要进一步考量。”

社保制度怎么调整?

为了提高外卖骑手缴纳社保的积极性,冯帅章建议,未来政策层可考虑适当降低职工社保的最低缴费标准。由于灵活就业群体的收入波动较大,建议根据其收入水平对缴纳金额进行灵活调整。虽然缴费金额会有所起伏,但总体上他们仍在不断参与社会保障系统,而系统也能根据缴纳总额来决定其退休待遇水平。

薛惠元认为,针对骑手这类较为特殊的灵活就业人员,平台和政府可以通过探索联合补贴机制等,减轻他们缴纳社保费的压力。

乔庆梅则建议通过制度改革,允许职工单险种参保。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已经较高的情况下,为新业态从业者开放更为迫切的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的单险种参保更具实质性意义。

她表示,即使不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外卖骑手也可以选择成本更低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现有统计表明,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了绝大部分人群。但目前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面相对较窄,也是外卖骑手最缺失的保障。如果允许外卖骑手单独缴纳职工社保中的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即不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这样既不会对外卖员的当期收入造成太大影响,也能为他们提供急需的保障。

其他平台如何跟进?

冯帅章说,美团、京东、饿了么的举措会对其他平台企业的发展形成竞争性压力。例如,网约车司机与外卖骑手的工作本质非常类似,都是基于位置的新型灵活就业。如果未来需要进一步拓展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保缴纳范围,可从网约车司机群体出发。

张成刚表示,推动外卖平台为骑手缴纳社保的一项关键影响因素是,外卖配送的市场竞争格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已经确立。2024年之后,两大外卖平台意识到很难再通过投入去大幅度改变市场竞争格局,因此开始考虑将市场竞争投入转移到提升外卖骑手的劳动权益保障上。

他说:“目前,网约车和家政等平台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因此短期内平台公司可能较难改变社保缴纳模式。”

按照现有法律,劳动合同或劳务派遣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下称“劳动合同法”),企业需强制性地为员工缴纳社保(包括职工养老保险、医保、工伤保险);而外卖平台通常采用劳务外包的形式雇佣外卖骑手,双方为劳务关系,不适用于劳动合同法。

因此,外卖平台、网约车平台、家政平台等不为骑手、网约车司机、家政工缴纳社保,并未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乔庆梅认为,业务外包模式虽然规避了外卖员和平台之间的劳动关系,但不能因为双方没有固定的劳动关系就不提供保障。平台和外包公司从外卖员的劳动中获取了利益,应当为他们的保障承担责任。

她表示,未来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保参保需要逐步实现全覆盖。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应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包括为劳动者提供必要保障、给予合理薪酬等。


经济观察报

2025-02-21

经济观察报

2025-02-21

经济观察报

2025-02-21

经济观察报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