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日内V形大逆转!基金解读债市“风波”,要止盈了吗?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2-19 12:37:00

(原标题:日内V形大逆转!基金解读债市“风波”,要止盈了吗?)

在“股债跷跷板效应”下,近期,债市波动明显放大。

2月18日,债市上演V形大逆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1.7%,尾盘回至1.68%左右;国债期货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一度大跌近1%,收盘跌幅收窄至0.32%,10年期主力合约的当天跌幅也从0.37%收窄至0.17%。

对于近期的债市调整,多家基金公司认为,节后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叠加科技股持续上涨提升投资者风险偏好,是债券迎来普遍调整的重要原因,同时,考虑到债市曲线趋平,赔率空间相对有限,机构止盈压力也需要关注。

债市进入“逆风期”

其实,债市自开年以来便陷入调整,并且呈现由短及长的压力传导,去年一路高歌猛进的债市进入“逆风期”。

其中,短端的回调开启的较早,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自1月3日起便震荡下行,长端则在春节节后加速回调,自2月7日至今,30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分别从高点回撤了2.42%、1.18%。

多家基金公司认为,近期债市持续盘整,曲线熊平,资金面偏紧和风险偏好提升或是导致债市调整的主要原因。

恒生前海债券基金经理李维康表示,在年初至今的行情中,由于汇率贬值压力、政府债券前置发行、1月信贷超预期等因素,资金面有所收敛,使得短端利率出现上扬,利率曲线呈现平坦甚至倒挂的状态,如目前3年国开收益率在1.64%,5年国开收益率在1.59%。

光大保德信基金也指出,虽然1月社融数据实现“开门红”,但实际有效信贷需求的连续改善仍有待观察,而资金紧平衡的格局短期仍有可能持续。货币政策方面,当前基本面逐渐筑底及稳汇率的诉求下,货币宽松的节奏或将发生改变,三月基本面数据会成为货币是否释放明确宽松信号(降准降息或者结构性工具的运用)的重要变量。

“流动性收紧依然是债市核心矛盾,春节后隔夜和7天资金利率多日倒挂,资金面紧平衡状态持续制约债市情绪,收益率变动紧跟资金价格。”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表示。

短期看,四季度货政报告相较货政例会通稿删去“择机降准降息”,且对外部环境关注度明显提高,汇率压力下货币宽松或需等待内外部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债市预计偏弱震荡。

中长期看,1月金融数据表现较好,风险偏好回升也对债市形成一定压制,需观察信贷增长和基本面修复的可持续性。

关注机构止盈压力

面对震荡回调的债市,机构态度也成为扰动后市的重要因素。近期,多只债券基金出现大额赎回,部分基金投顾组合也下调了债券仓位,机构止盈压力显现。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仅2月18日,便有浙商惠丰定期开放债券基金、财通汇利纯债债券基金、浙商惠丰定期开放债券基金三只债券基金,因发生大额赎回而提高了基金份额净值精度。拉长时间来看,今年以来,因发生大额赎回而提高了净值精度的债券基金有约30只。

同时,近期,一些稳健型投顾组合进行了调仓,2月11日,国联证券投顾旗下“表韭纯纯的债”组合发布调仓报告,其中一大动作就是降低了债券型指数基金的仓位,对3只中债指数基金的配置从19%降至6%,对主动管理的中短债基金配置的仓位也降低了2个百分点。

该主理人表示,由于近期宏观经济处于不确定因素增多的阶段,预计资金利率保持紧平衡状态,在债市开门红后,利率有所下行,债市依然具备胜率,但赔率下降,且股市“开门红”抬升了部分市场资金的风险偏好。因此,在前期因加仓获得超额收益的情况下,已适度减仓,等待后续投资机会。

财通基金固收研究部负责人周岳指出,从机构行为看,债市低利率环境下,1月以基金为代表的交易盘大幅减持短期限利率债,短端利率震荡回调;以农商行、保险为代表的配置盘增配长债,对长端利率形成一定支撑。2月若市场缺乏明显利空因素,机构仍可能继续向久期要收益,但考虑到债市曲线趋平,赔率空间相对有限,仍需关注机构止盈压力或造成扰动。

短债修复的确定性更高

面对波动加大的债市,投资者需要关注哪些关键因素?又该如何在风浪中“守垒”?

鹏扬基金混合投资部执行总经理、鹏扬双利基金经理王经瑞认为,债市调整是否充分需要关注两个条件,一是融资成本何时下降,二是市场风险偏好何时再次回落时候。

融资成本方面,由于外需形势好于预期,因而当前宏观逆周期政策不急于出手,货币政策主要目标是稳定汇率,资金利率维持在高位,他估测银行间杠杆率已经下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大幅上升和下降都可能影响金融稳定格局,因此利率不具备大幅波动的基础。

投资者风险偏好方面,取决于股市走势,目前看大概率会延续结构性机会而非单边指数机会,但市场可能会从AI主题一马当先转为向下游扩散,从科技成长领先转为红利周期轮动。

具体到投资策略上,李维康表示,在当前时点上,临近两会,降准可能性提高,短端安全并有潜在的修复空间。以2年期国债期货TS为例,本轮回撤幅度为-0.77%,但在2023年的8-11月的调整中,回撤幅度为-0.73%,即当前用了更短的时间完成了更大幅度的调整,所以预计短债修复的确定性较高。与此同时,市场依然存在配置压力,在全年层面上市场对长期债券预计都会有需求,以及虽然新旧动能转换见到曙光,但市场对经济修复的进度还有所观望,所以长期债券预计或仍以震荡调整为主。

王经瑞表示,目前资产收益率不高,资金面有待观察,杠杆策略有效性依然偏低,适宜保持中性偏低杠杆,并保持流动性。在此前提下,3-5年AAA信用债机会值得关注,短端绝对票息品种依然可以作为底仓的选择。同时,在波动市场中关注信用债一级市场的配置机会。

此外,王经瑞还特别提到,可转债近期滞涨现象明显弱于正股,可能有填估值因素,也出现一定程度分化,其中红利类转债相对落后,未来看好权益资产中长线机会,如遇到可转债指数调整可以积极进行配置。

校对:赵燕

证券时报网

2025-02-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