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19 07:57:33
(原标题:巨震!特朗普,突然宣布)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对进口汽车征收25%左右的关税,他将在4月2日就此话题发表更多声明。
当地时间2月14日,特朗普称,最早将于4月2日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
据央视新闻援引美国《政治报》报道称,特朗普此举将进一步加剧美国与北美、欧洲和主要贸易伙伴的紧张关系。加拿大、德国、日本等美国盟友已表示反对,认为关税措施将破坏多边贸易体制,阻碍世界经济发展,美国及其贸易伙伴都将因此遭受巨大损失。
报道称,按照进口额计算,2024年美国进口最多的是来自墨西哥的汽车产品,2024年达到约490亿美元;随后是日本400亿美元、韩国370亿美元、加拿大280亿美元和德国250亿美元。目前,墨西哥、加拿大生产的大部分汽车可以免税进入美国。
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2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他已决定征收“对等关税”,即让美国与贸易伙伴彼此征收的关税税率相等,并称将考虑对使用增值税制度的国家加征关税。
特朗普2月10日签署文件,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并声称将对芯片、汽车、药品等产品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认为,特朗普多次针对主要贸易伙伴或主要产业无端加征关税,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他试图通过关税来平衡贸易结构,比如实施所谓的“加征对等关税”。
第二,他将关税作为施压对手的武器,迫使相关国家在其他政策上做出符合美国利益的妥协或调整。
第三,他通过加征关税来保护美国本土的某些产业,并回馈某些特定利益群体。
2月18日,美股巨震。三大股指开盘后一度下跌,多只中概股直线跳水,VIX恐慌指数盘中一度飙升。
后半夜,三大股指突然拉升,标普更是几近垂直上涨,创下历史新高。截至收盘,道指涨0.02%,纳指涨0.07%,标普500指数涨0.24%。
昨天大涨的欧洲主要股指也多数上涨,德国DAX30指数涨0.2%报22844.50点,续创历史新高。
建银国际首席策略师赵文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过去一轮关税政策中,部分成本被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并推升了通胀。如果特朗普政府在当前高通胀的环境下再次施加关税,可能导致美国通胀持续,美联储将不得不用限制性措施应对。这一方面会提高融资成本,抑制金融活力,另一方面,美国消费者将面临更高的价格负担,进而可能削弱消费支出,影响以消费驱动的美国经济增长。
科技巨头的海外业务或受冲击。
二进制资产高级基金经理傅英杰分析称,关税政策对科技巨头海外业务的冲击有三个方面。
一是供应链成本上升:如果美国对进口电子产品或零部件加征关税,会导致美科技巨头利润率下降,可能面临更高的生产成本。
二是海外市场需求变化:关税可能导致科技产品在海外市场的价格上涨,进而影响需求。例如,美国科技公司的产品在欧洲或亚洲市场可能因价格竞争力下降而销量下滑。
三是报复性政策:其他国家可能对美国科技公司实施报复性关税或限制措施,进一步影响其海外业务的拓展和盈利能力。
在特朗普关税影响下,一些领域会受到冲击,另一些则有望受益。
傅英杰分析称,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是否会真正执行,这是短期干扰市场的因素,需要避开有被加征关税风险的公司,美国本土企业将是风险较小或有可能受益的公司。美国经济目前没有出现明显的警报,在就业与消费仍具有韧性的背景下,受益于美国经济与消费的公司上半年仍有机会表现相对强势。此外,受益于人工智能产业兴起、业务和海外相关性较低的公司成为较好选择,关税风险较小,人工智能2.0阶段,短期股价回调的相关公司或创造机会。
特朗普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尤其是加征关税,旨在保护美国国内产业。然而,这一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贸易紧张局势,增加了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并可能对美元的稳定性构成威胁。赵文利提醒,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其他国家采取反制措施,从而减少对美元的需求,尤其是与美国贸易关系较为紧张的国家。
展望未来,赵文利对记者表示,美元走弱也有可能成为经济格局变化的契机。如果美国经济开始降温,并且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可能导致美元贬值。降息可能导致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利差缩小,进而减弱美元的吸引力。此外,全球经济复苏也可能导致美元走弱。如果其他主要经济体(如欧元区和中国)实现强劲复苏,吸引资本流入这些地区,美元的吸引力将减弱,从而导致美元贬值。
来源:21财经客户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央视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1
智通财经
2025-02-21
智通财经
2025-02-21
智通财经
2025-02-21
智通财经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