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对冲基金“疯抢”!近六成受访者认为A股3400点可期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2-16 19:41:00

(原标题:对冲基金“疯抢”!近六成受访者认为A股3400点可期)

2025年或成为AI应用落地元年。

对冲基金“疯抢”中国股票

本周A股延续节后走强趋势,上证指数全周累计上涨1.3%,至3346.72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北证50全周分别上涨1.64%、1.88%、0.36%、3.84%。

盘面热点纷呈。人工智能方面,DeepSeek凭借其创新性的算法,使得市场重新审视A股及港股中科技股的价值,推动价值重估,A股迎来上涨动能。

具体个股方面,国产动画片《哪吒2》的票房已经突破百亿元,光线传媒走出8天6板,其间股价累计涨超264%,市值首次突破千亿元。比亚迪A股最新报收356.05元,总市值达到1.04万亿元。这是比亚迪A股市值在2022年6月首次突破万亿元后,再次站上万亿元大关。

以港股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资产也迎来连续大涨,恒生科技指数已连续五周上涨,为2022年底以来最长连涨纪录,强化多头情绪。

市场人气被大幅激发,极大地提振了投资者对A股及港股的投资信心。高盛集团研报表示,主要对冲基金正在大量购买中国股票,且几乎完全是通过“长期买入”推动的。

2月以来,包括高盛、德意志银行、美国银行在内的多家外资机构纷纷唱多中国资产。德意志银行直言,2025年,中国资产的表现将超越其他地区。美国银行策略师团队则建议做多中国股票。

德银研报表示,DeepSeek爆火之后,要重估的或是整个中国资产,预计中国股票“估值折价”将消失,A股/港股牛市将继续并超过此前高点。

近六成受访者看多指数上涨

2月15日,数据宝推出了一份《企稳3300点!“春季躁动”将如何演绎?》的小调查。感谢各位宝粉的热情投票与支持。

节后市场做多情绪蔓延,A股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本周A股成交金额平均在1.74万亿元水平,后半周虽有板块波动带来高低切换,但投资者仍对接下来的一周有较多期待。

有超57%的受访者表示,接下来一周市场将 “震荡走高,站上3400点”,较上期调查数据增加近10个百分点。

相对而言,认为上证指数会“回撤”、“震荡”和“无法判断”的均有下降。

有17.51%的受访者表示将“震荡下行,回撤考验3300点,甚至3200点”;上期该数据为24.27%。

认为“继续横盘震荡”和“无法判断”的受访者占比合计约25%,较上期下降3个百分点。

从受访者本周的操作来看,较上期调查相比,“加仓”的比例显著上升。有近33%的受访者选择增仓,较上期增加4.97个百分点;“持仓不动”“减仓”和“清仓”的受访者在减少。

从仓位管理来看,“满仓加融资”、“满仓”、“50%~100%”的比例均在上升,“50%以下”和“空仓”的投资者在大幅度减少,较上期合计下降了超7个百分点。

从整体数据而言,投资者看多情绪在迅速上升,对接下来的一周的行情抱有较大期待。

本周大盘整体上涨,但较上周波动开始加大。在问题“您本周盈利情况如何?”的回答中,77%的受访者表示挣到了钱,较上期80%的比例有所下降。

投资者的亏损比例为23%,上一期数据为19%。上周表现强劲的人形机器人概念本周开始调整,DeepSeek概念扩散并分化,导致选股操作存在一定的难度。

调查显示,对于目前的整体市场行情,59%的投资者认为现在的市场是“震荡市”行情,认同“牛市”的比例34%。这一情况和前几次的调查结果保持一致。

对于市场当下的市场风格,63%的受访者认为“市场继续以题材炒作为主,看好小盘股”。

中泰证券策略首席徐驰认为,2月春季躁动可期,风格上小盘可能会继续活跃,配置上短期建议关注周期股和小盘股脉冲式修复的机会,中期继续自下而上寻找行业alpha。

2025年或成为AI应用落地元年

对于接下来潜力板块,科技是投资者一致看好的板块。2025开年以来科技风频吹,在DeepSeek、宇树科技等热点催化下中国科技股表现强劲。以小米、中芯国际、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不少科技巨头,近期股价创出多年来或历史新高。

从DeepSeek的“现象级”的崛起不难看出,相关AI产业成为市场核心。AI应用、数据云端、国产算力、端侧大模型落地概念有望受益。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相继宣布接入DeepSeek,以加速其AI应用产品的迭代升级。机构表示,随着AI普惠化推进,更多创新的AI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有望加速涌现,2025年或成为AI应用落地元年。

作为科技领域重要的分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热点事件不断。

近日,宇树科技更新了一条人形机器人跳舞的视频。视频中,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能够自如地拍手、扭腰,动作流畅自如。宇树科技在视频下方配文称:“你想和Unitree G1一起跳什么舞蹈?算法升级,任意舞蹈任意学。”

清和泉资产近期也透露,目前公司持仓主要分布在三个方向:一是创新周期处于刚开始阶段的成长股,如机器人、AI应用等细分方向。随着大模型训练成本的降低,下游应用的爆发值得期待,机器人和智能驾驶是具备较大市场空间的落地场景,处于产业链核心位置且具备业绩兑现能力的优质公司值得关注;二是处于核心卡位的科技公司;三是盈利和现金流稳定的红利型资产。

fund

证券时报网

2025-02-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