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2-13 21:02:48
(原标题:独家|国家数据集团终于来了!)
经济观察报从多个权威渠道独家获悉,国务院国资委(下称“国资委”)正在筹备组建一家新央企,这家企业的名称为国家数据集团。
一名接近上述新央企筹备的人士表示,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中迈出关键一步,旨在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全国数据资源,推动数据要素的高效配置与深度应用。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
然而,数据资源的分散化、碎片化问题长期存在,制约了其价值的最大化发挥。国家数据集团的成立,有望解决这一问题。
另一名接近国资委的消息人士透露,该集团将承担起整合、运营和开发国家级数据资源的重任,涵盖能源、交通、金融、医疗、工业等多个关键领域,推动数据资源的跨行业、跨区域流动与共享。
上述接近新央企筹备的人士表示,此次国家数据集团的组建并非简单的资源堆砌,而是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探索数据资源的商业化运营模式。
上述接近国资委的消息人士则表示,该集团可能引入先进的数字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构建安全、高效的数据交易与流通机制,同时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该消息人士说:“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将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动能。”
事实上,在这家新央企规划筹备之前,近几年来,地方层面已经陆续展开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探索,构建起不止一家地方数据集团。
探路
2018年,贵州省率先成立全国第一家省级数据集团——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拉开了地方数据集团成立的序幕。
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载体,云上贵州不仅承担了政府数据资源的整合与运营,还尝试探索数据资源的商业化路径。
一时之间,贵州成为全国焦点,其经验迅速吸引其他省份关注。随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纷纷开始筹备组建地方数据集团。
不过,地方数据集团的组建,并非那么容易。
一位曾参与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组建的王姓人士举例,地方数据集团组建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便是数据资源分散化问题。
王姓人士说:“地方数据集团在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数据资源时,常常遇到数据孤岛、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以某中部省份为例,其数据集团在成立初期曾试图整合省内多个部门的数据资源,但由于各部门数据格式不一、权限划分不清,导致整合进程一度停滞。”
另一名长江三角洲地方政府发改委人士表示,数据格式不一和权限划分不清,确实是地方探索组建数据集团的两个棘手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数据资源的整合效率,还制约了数据的流通与应用。
该发改委人士举例,数据格式不一指的是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生成的数据在结构、标准、存储方式上存在差异,导致数据难以直接整合和利用。
此前,其所在地的数据集团,希望整合交通局的车辆数据和某共享单车企业的骑行数据,以优化城市交通管理。
交通局的车辆数据以传统的数据库形式存储,包含车牌号、车型、行驶路线等字段,而共享单车企业的数据则以JSON格式存储,包含用户ID、骑行起点、终点、时间戳等信息。两者的数据结构和字段定义完全不同,且共享单车企业的数据还涉及用户隐私,需要脱敏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当地一度因为数据整合成本高、隐私保护等问题,导致部分数据无法直接使用,影响了交通管理模型的准确性。
除了数据格式不一和权限划分不清,还有涉及利益分配、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阻力。
另一家地方数据集团人士表示,其在成立和运营过程中,主要面临着“数据孤岛”的问题,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机构的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中,缺乏统一的整合机制。而且,各部门出于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或部门利益的考虑,不愿共享数据。
该人士回忆道,当他们试图整合交通、医疗、教育等部门数据时,各部门数据系统独立、标准不一,缺乏共享意愿,整合进程十分缓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当地通过政策引导,尝试建立数据共享激励机制,并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推动数据互联互通。
在数据资源的整合和运营中,还涉及着多方利益。
经济观察网获悉,不止一个地方的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机构在数据收益分配上存在分歧。某地数据集团在推动数据交易时,便因收益分配方案未能满足企业预期,导致多家企业退出合作。
后续,为了建立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确保各方利益得到保障。该地正在试图通过市场化手段,探索一种新的数据资源商业化运营模式。
信号
当地方纷纷构建自己的数据集团时,顶层亦开始发力。
2023年3月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2023年10月25日,国家数据局正式挂牌。
这一部门的成立,从政策体系完善、数据流通治理、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对全国范围内的一体化算力网、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进行改革整合。
经济观察网梳理发现,自2023年10月25日挂牌以来,国家数据局已参与起草或发布20多份重量级政策文件。
以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1+3”政策体系为例,《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的基本要求,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体系,形成全国公共数据资源“一本账”,为建立公共数据资源底账、提高公共数据资源可用性奠定基础。
《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规范(试行)》规范了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的决策流程、实施路径和管理要求,推动公共数据资源价值的有序释放,为规范化开展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提供指引。
《关于建立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则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发挥价格政策的引导和调节作用,推动运营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防止形成垄断利润。
在《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中,国家数据局表示将探索加快可信数据空间实践落地,构建数据要素流通利用新格局,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再以《“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和“东数西算”工程为例,该部门也规划出未来的数字经济发展逻辑,明确要求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以上种种,共同构成了国家数据局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体系。
在顶层不断释放的政策信号下,地方继续加快探索步伐。
2024年10月20日,全国数据集团联盟在上海成立,联盟由全国各地数据集团、数产公司或其他数据要素相关企业共同发起,首批成员覆盖全国21个省市,旨在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共享和场景共享,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新央企来了
从政策环境的成熟,到地方实操的演练,均为构建新的国家级数据集团埋下伏笔。
上述接近国资委的消息人士认为,国家数据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将通过顶层设计推动数据资源的整合与流通。
他表示,近年来,中国虽然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数据孤岛、权属不清、流通不畅等问题。国家数据集团的成立,也有望提升中国在全球数据资源竞争中的地位,推动数据资源的跨境流通与合作。
他表示,在这一时间节点选择成立国家数据集团,既是对当前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需求的回应,也是对未来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前瞻布局。
根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估算,“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要素流通市场规模预计达5000亿元至10000亿元人民币。
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表示,2024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1662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2042.9亿元。
这意味着,数据要素市场正迸发出较大的潜力。
上述消息人士表示,国家数据集团的成立,是在政策环境逐步成熟的背景下,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国家数据集团成立之后,可以更好整合相关资源,推动数据要素市场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国家数据集团成立后,将重点聚焦解决数据资源分散、市场化程度低、安全保护不足等问题,推动数据要素的高效配置与深度应用。
经过评估和摸底,上述接近新央企筹备的人士认为,近年来,地方数据集团在数据资源整合、数据交易、数据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不错的经验。国家数据集团的成立,便是在地方数据集团探索基础上的进一步升级,将通过顶层设计推动全国数据资源的整合与流通。
未来,国家数据集团拟通过顶层设计,打破数据孤岛,推动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并构建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通过完善数据交易规则和定价机制,推动数据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他还强调“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也会是考量的重点之一,拟通过技术手段和政策法规,确保数据流通的安全性与合规性,支持数据资源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同时推动数据资源的跨境流通与合作,提升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竞争力。
上述接近新央企筹备的人士说:“国家数据集团成立之后,中国数据要素市场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济观察报
2025-02-13
经济观察报
2025-02-13
经济观察报
2025-02-13
经济观察报
2025-02-13
经济观察报
2025-02-13
经济观察报
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