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火爆!最高收益超163%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2-12 16:35:22

(原标题:火爆!最高收益超163%)

【导读】多只科创主题基金接力发行,首批科创主题基金成立以来最高回报超163%            中国基金报记者 天心            农历蛇年伊始,多只科创主题基金登台亮相。截至去年底,科创相关的主被动基金产品合计规模已超过3500亿元。            与此同时,随着DeepSeek的横空出世,国内外新一轮科技板块行情引爆,科创主题基金产品收益尤为可观。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板开板五年多,首批科创主题基金自成立以来最高回报超过了163%。            科创主题基金接力发行            农历蛇年伊始,多只科创主题基金登台亮相。            继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200ETF年前发行设立后,2月12日,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200ETF联接基金迎来首发。交银上证科创板100指数也于本周一正式发行。            此外,首批12只科创综指ETF将于2月17日集中首发,第二批上报的科创综指ETF相继获批后,发行也将提上日程。            另有建信上证智选科创板创新价值ETF、兴银中证科创创业50ETF、万家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摩根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ETF等新产品,均定于2—3月发行。            实际上,除了上述进入发行日程的新品,去年底至今年初,已有近20只科创主题新品设立,以被动指数产品为主,主要涉及跟踪上证科创100指数、上证科创200指数、上证科创板50指数的普通指数产品或ETF,以及科创板新能源、科创板芯片、科创板人工智能等行业主题ETF。            随着科创主题基金不断扩容,这类产品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壮大,截至去年底,科创相关的主被动基金产品合计规模超过3500亿元。            以科创相关ETF为例,截至2025年2月11日,62只科创相关ETF(含科创创业ETF)合计规模超过2700亿元,百亿级代表性品种已达到4只,其中跟踪科创50指数的ETF占据3只,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更是接近千亿级。另外,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也超过了200亿元。            科创主题产品收益亮眼 首批科创基金成立来最高回报超163%            蛇年春节前夕,DeepSeek的横空出世在全球AI界掀起巨浪,成为海内外热议的焦点,也引爆新一轮国内外科技板块行情。水涨船高,科创主题基金绝大部分取得可观收益。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1日,科创相关的主被动产品年内平均收益率超过5%,仅2只取得负收益,其中20只以上年内收益率超过8%,今年1月设立的银华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年内收益率更是超过了20%。            拉长时间来看,2019年科创板正式开板以来,公募基金行业首批7只科技创新主题基金已运作超五年。从业绩表现看,截至目前,首批7只科创主题基金成立以来全部取得正收益。其中,嘉实科技创新自成立以来收益率为163.49%,易方达科技创新、汇添富科技创新自成立以来收益率也均超过120%。            业内人士表示,去年基金四季报显示,公募基金对科创板股票的持仓比例持续提升,再创历史新高。展望后市,AI技术应用、半导体制造、机器人等硬科技领域被普遍看好,叠加经济复苏预期,科创板企业盈利改善潜力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嘉实科技创新基金经理王贵重在给嘉实创业板两年持有期基金的一封信中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开篇。            他表示,中国资产的底层价值来自中国人民,是包括你我在内无数个努力奋斗的个体。用“浩然气”形容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则较为贴切,刚正不阿,勇于担当,逆境坚守,推己及人。            “近几年发生了很多我认为重大的事情,2024年末到2025年初尤其密集。无论是互联网平台上中美网友的对账,还是DeepSeek打破了美国企图通过垄断算力封锁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计划,还是最近某动画电影带来的票房奇观,六代战机等军工领域的突破等。从2019年至今,我们在科技领域的进步,可以用‘日新月异,叹为观止’来形容,这背后一方面得益于国家的政策,另一方面则是无数科技工作者的奋斗和贡献。我相信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微观体现,是中国综合能力体的一角,后面振奋人心的事件还会不断涌现,那自然也会带来越来越多的投资机会。”王贵重称。            展望未来,王贵重表示,“我们依然是中国经济的乐观派,核心逻辑在于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基础与优势并未消失,同时我们观察到中国的科技越来越强,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刚刚开始,我国国产算力、半导体的先进制程、汽车的高阶智驾都有了显著的突破。我们相信未来10年,中国科技不仅仅会实现自主崛起,也会向世界贡献越来越多的中国力量。而中国资产的重估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编辑:晨曦 校对:乔伊 制作:小茉 审核:陈思扬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fund

中国基金报

2025-02-12

中国基金报

2025-02-12

中国基金报

2025-02-12

中国基金报

2025-02-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