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老工业基地怎么转型,广东最北的城市这样答:持续推进产业链招商

来源:时代周报

媒体

2025-02-11 18:39:55

(原标题:老工业基地怎么转型,广东最北的城市这样答:持续推进产业链招商)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晨婷

大年初十,位于广东韶关的金志利铸件制造工厂已经开工。

多个巨型金属工件在厂区两侧整齐摆放。厂房称不上热火朝天,但足够精密严谨。大型机床上固定着圆形铸件,工人们正低头调试设备,确保每个细节符合标准。

这些巨型工件是新能源风电设备的关键零部件。总共百多吨重的核心组件,将被运往大西北或东部沿海地区,安装在距离地面或海面两三百米的高空中,与风搏击,为清洁能源注入动力。

            厂区内巨大的铸件(图源:时代周报记者 王晨婷/摄)           

八年前,响应莞韶对口帮扶协议,金志利科技从东莞迁至韶关,成为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的第一个进驻者。

八年时间,金志利的重心逐渐从汽车模具转移至风电装备,开辟出转型升级的新路。在它周围,一座崭新的活力园区也逐渐成型。百余家企业进驻,带动韶关成为大湾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

作为昔日的华南重工业基地,韶关生产了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台电风扇、第一台洗衣机。但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韶关尚在寻觅机遇。

2024年,韶关经济总量1638亿元,在全省21市中排名第15,同比增长2.2%。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但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1%。

2025新春伊始,韶关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招商大会召开。这场规格颇高的新春第一会将招商引资作为核心目标,副市长肖智勇推介了韶关八大重点产业和投资优势。产业转型“再出发”,韶关如何探寻经济增长的新路径?

            韶关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招商大会现场(图源:时代周报记者 王晨婷/摄)           

华南重工业基地“再出发”

位于粤湘鄂的交界处,古韶州曾以山水得名。如今丹霞山范围内的韶石山,传说中曾是虞舜南狩苍梧,奏韶乐之地。明清时期,朝廷在韶州府设立税关,数百年间南来北往,一度曾是全国税额过10万两的十二个税关之一。

特殊的地质结构为韶关带来了得天独厚的工业基础。韶关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煤炭、铅、锌、铜等55种,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建国初期,韶关就被定位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大批央企省企入驻,创造了广东乃至中国工业史上的诸多“NO.1”。

但从广东第二大工业城市到北部生态发展区,韶关在产业调整的步伐上逐渐落后,农业和传统工业依旧占据大流。

2024年,韶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7.56亿元,同比增长2.2%。一二三产的占比分别为15.3:32:52.7,同比增速分别位3.7%、2.4%、1.6%。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韶关经济发展是很不错的,但近几年似乎遇到了一些问题。”一位来自香港的参会代表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但他也表示,“现在看来,韶关又有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发展,我们也非常愿意来韶关投资和发展,计划年后组织团队过来实地考察。”

2月7日上午,韶关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和广东的2025新春第一会一样,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主题,聚焦“制造业当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向。

不难看出韶关构建产业体系的决心。在入口的走廊处,树了数个展板,详细介绍韶关重点发展的各个产业及现状。这场新春第一会也被作为招商大会,专门设有大数据和电子信息、农林文旅、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共5个产业招商专场对接会,并集中签约一批招商引资项目。

            韶关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图源:时代周报记者 王晨婷/摄)           

据悉,会上达成签约项目118个,总金额319.5亿元。对照来看,2024年韶关全年招商引资新签约的项目总投资为566.42亿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是韶关2025年的工作重点。韶关在今年初召开的市委全会上部署了2025的工作任务,强调“狠抓项目谋划储备和落地建设”。会议称,持续加强在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地区的驻外联合招商力量,推进产业链招商,构建“12+4”产业体系,塑造“投资韶关”品牌,推动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85亿元以上。

“全省最低电价”的吸引力

发展什么产业?有什么核心优势?

在各地争抢优质企业,挖潜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要塑造“投资韶关”的品牌,这两个问题,是韶关必须要解答的。

“12+4”的产业体系中,既包括韶关传统优势的现代轻工、林业经济,也涵盖了如今大热的低空经济、生物医药、大数据产业等。其中,大数据产业被放在重点招商产业的首位。

算力中心运行时会产生巨大的热量,低温环境、高效风冷十分关键。地处粤北山区的韶关幅员广阔,有着先天优势。2022年,韶关被列为国家“东数西算”战略规划的10大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广东省也明确,原则上省内其他地区不再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

“韶关举全市之力推进建设,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在韶关享受算力券补贴的企业,相当于在原来基础上每度优惠0.2元,综合成本全省最低。”肖智勇介绍,目前四大运营商、腾讯、万国数据、中联数据、中电鹰硕、华韶等行业头部企业均已入驻,投资超千亿元,已建成6.74万标准机架、具备5.06万P智算承载能力,规模之大为华南之最。

            韶关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图源:时代周报记者 王晨婷/摄)           

刷视频、点外卖,网络上的每个简单操作都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打造大湾区的“算力中心”,韶关前景明朗。中国移动韶关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章建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024年,中国移动粤港澳大湾区(韶关)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已经完成了建设。2025年,中国移动将投资16亿元启动数据中心二期项目的建设,在年内实现封顶。

强大的算力基础也给韶关发展低空经济创造了条件。前期相对较缓的发展速度,也使得韶关避开主要航线,难得地保有相对干净的空域。

南方智能网联试验场已获批使用78平方公里的空域范围,是全省获批的最大空域条件范围。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副总裁伍雅琛也在采访中透露,韶关新丰县正在争创国家级的“低空多维”综合试验区,目前正在与亿航公司密切沟通。目前已经交付韶关丹霞山祥源公司5架无人驾驶飞机,在丹霞山景区开展试飞活动。

            2024年珠海航展上展示的飞行器模型(图源:时代周报记者 王晨婷/摄)           

“有广阔的工业用地、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电价等各类要素成本低廉。”在记者了解的多个企业家投资韶关的原因中,这几大因素都必不可少。

据了解,韶关是广东全省基本投资成本最低的区域之一。工业用地价格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2%,对于符合优先发展条件的产业项目用地地价可给予7折优惠。全市建有20多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企业可随时拎包入住。每年毕业生超过3万人,企业用工成本比广东省平均水平低23.3%;工业用电均价仅0.55元每度,为全省最低。同时,还设立了100亿产业基金,全力支持产业发展。

不仅如此,营商环境的优势也被多次提及,“不能说不行、要说怎么办”,市委书记的这个“金句”给不少企业家注入信心。

广东钜拓智能装备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在2021年从深圳整体搬迁到韶关。“在我看来,韶关的营商环境在省内也是居于前列的。目前,我们的一二期工厂已经在华南装备产业园落地,在去年11月实现投产。未来,我们计划扎根立足于韶关,更多寻找产品出海的机会。”钜拓总经理陈宏海说。

新年投资“开门红”已然达成,但签约项目的资金如何尽快到位、具体落地,还需要大量的后续工作的投入。“缺钱”依旧是萦绕在许多民营企业家头上的难题。但在“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新韶关”的新定位下,粤北工业重镇,或将焕发新光。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