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11 15:31:20
(原标题:21快评丨谨防过度炒作DeepSeek概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 北京报道
截至2月11日收盘,DeepSeek概念股维持较高热度。美格智能七连板,1月24日以来股价接近翻倍;每日互动今天午盘涨停,下午股价下探,但七个交易日有四次20%涨停,累计涨幅超过170%;青云科技、拓维信息、杭钢股份收获五连板。
春节期间,中国AI领域上演了一出魔幻现实主义大戏。DeepSeek凭借“低成本+高性能+开源”的标签,用远低于国际同类模型的价格屠刀,将美股英伟达、特斯拉(AI概念而非电动车概念)等巨头股价砍出几个大窟窿,OpenAI、Anthropic、xAI等头部AI初创公司建立在高估值基础上的大额融资机制随之引发了投资者疑虑。
DeepSeek的确创造了行业奇迹。训练6710亿参数的V3模型,仅花费557.6万美元,是OpenAI同类成本的几分之一;其R1模型性能对标OpenAI-o1,但API价格不足后者的十分之一。
这种成本控制能力,源于其独特的工程优化。架构创新方面,采用MoE(混合专家)模型,仅激活部分参数,降低计算量;缓存技术方面,重复输入内容从硬盘读取,减少算力消耗;硬件适配方面,支持华为昇腾等国产芯片,成本再降70%。
DeepSeek通过开源集纳开发者生态,抢占市场标准。在C端,是一次前所未有的AI科普,其社会影响力超过迄今为止任何一次AI技术的跃升,因而才具有广泛而持久的热度。从幸运者偏离的角度看,商业策略与现实红利的结合,也为其争取到了远比竞争对手高得多的关注度。
但应该看到,DeepSeek取得的这些成就,是将已知技术优化到极致,本质是工程效率的胜利,而非基础科学的革命性突破。R1在知识范围上未超越OpenAI-o1,且缺乏过程奖励模型等关键技术;OpenAI的GPT-5已进入多模态深度融合阶段,而DeepSeek仍聚焦文本推理;Meta、谷歌等巨头仍掌握核心算法迭代能力,而DeepSeek的开源模型在长链推理、多模态等场景方面仍落后于闭源头部产品。 此外,低价策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和庞大流量,但后续依赖用户重复输入缓存,若需求转向长尾、个性化场景,成本优势可能瓦解。
DeepSeek驱动了其他大模型无法比拟的端侧应用价值。目前,三大通信运营商,头部云计算企业,各大券商,平台企业,主要科技公司等,均已接入DeepSeek的V3或R1模型。一批A股上市公司亦不例外。
但是,多数企业仅宣布“接入API”或成立内部实验室,无实质业务贡献。2月10日晚间,万顺新材、宝兰德、杭钢股份、青云科技等“DeepSeek概念股”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称,公司已有产品或业务接入DeepSeek,但相关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极小,或对主营业务没有实质性影响。
其中,每日互动的案例值得玩味。该公司在2月5日公告称,深度求索的关联公司-浙江九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幻方科技”)的一位重要股东确实曾为每日互动创始核心骨干成员;但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每日互动未持有深度求索和幻方科技的股权,也尚未向DeepSeek提供语料数据。公司在较早时间就接入DeepSeek相关版本并完成各方面的评估及利用自有算力进行私有化部署,目前主要用于业务垂直场景使用、研发提效(AI4SE)、知识库问答以及将其纳入数据智能操作系统(DiOS)的功能模块等。
每日互动表示,将拥抱DeepSeek大模型开放的技术生态,发挥公司的数据积累、挖掘能力,以及对行业的场景理解和渠道积累优势,在大模型落地产业场景垂直应用和为开发者做好服务支撑等方面,创造应有的价值。但公司依托DeepSeek大模型打造的数智产品对未来经营业绩等影响取决于产品研发以及行业场景落地进度,具有不确定性。
根据公告可知,每日互动与DeepSeek开发方并无股权或业务合作,也未提供语料数据,仅完成了模型私有化部署测试,未产生实际收入贡献。但市场仍将其视为潜在受益标的,持续炒作。值得提出的是,每日互动已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净利润亏损4993.14万元,2024年预计亏损6150万元至9100万元,2021年公司还因虚构合同导致多期财报虚假记载而被证监会处罚。
但二级市场依然情绪高涨。在“错失焦虑”和“路径依赖”心理作用下,部分散户将前述上市公司的风险提示解读为“主力洗盘信号”,还在进一步推高股价。但历史数据显示,无实质利好的概念股炒作中,仅12%的参与者能盈利离场。
DeepSeek的崛起,是中国AI行业的一次重要突围。机构研报指出,DeepSeek将对AI软件、AI硬件等应用厂商赋能,可望加速国内外AI应用的快速发展,提升相关厂商的毛利率。但最近一段时间爆炒上市公司概念股的现象,暴露出了急功近利的行业心态。
资本需要新故事,而技术成了道具。这些公司股价暴涨是AI概念炒作、游资操纵与市场情绪共振的结果,但缺乏基本面支撑,或者提前透支了毛利率可能提升的预期。DeepSeek效应具有不可估量的应用价值,但短时期内要防止重现2021年资本市场炒作元宇宙、区块链而催生泡沫的教训。投资者需警惕部分概念股市场流动性不足、估值回调的可能,避免成为“最后一个接棒者”。
如果太渴望一个“屠龙英雄”,可能会导致将工程优化、效率突进包装成技术革命的“想象图景”。当资本狂欢退潮,唯有那些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构建有竞争力产品路线的企业,才能吃到确定的中长期红利,从而共同推动整个AI生态的良性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智通财经
2025-02-11
智通财经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