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深圳金融监管局召开首场发布会 与“1号文”有关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11 20:39:28

(原标题:深圳金融监管局召开首场发布会 与“1号文”有关)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周妙妙 深圳报道

2月11日,深圳金融监管局组织召开2025年“凝聚改革共识 提振发展信心”首场新闻发布会,会议不仅介绍了2024年深圳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也通报了深圳“绿色金融”大文章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此前,该局发布的“2025年1号文”便是有关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行动方案。

据深圳金融监管局披露,截至2024年末,深圳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首次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230.91亿元,较2024年初增长21.07%,增速高于各项贷款17.99个百分点。

自全国首部绿色金融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颁布后,深圳正逐步成为绿色金融创新实践高地。

近年来,深圳金融监管局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制度保障,引导深圳银行保险机构完善内部管理,推动地方标准的研究制定。同时,该局推动绿色金融专营体系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2024年环境信息披露金融机构达184家

深圳在绿色金融领域能够走在前列,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深圳建立了完善的绿色金融制度框架,构建了包含条例、部门规范性文件、地方标准、工作指引等在内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政策支撑体系。

据介绍,近年来,深圳金融监管局会同市委金融办、市生态环境局和自然资源局制定全国首部蓝色金融指导意见,支持深圳建设海洋中心城市;配合深圳人行等部门出台《深圳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协助广东省住建厅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绿色建筑产业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的通知》,加大对绿色低碳转型产业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尤其是在环境信息披露领域,深圳已建立起坚实的制度支持。据深圳金融监管局透露,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要求,深圳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环境信息披露,2024年深圳市披露机构主体达184家,规模和机构类型均居全国之首。

深圳金融监管局也积极推动地方标准的研究制定。据悉,该局配合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部门出台《深圳市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引》《深圳市绿色投资评估指引》《深圳市绿色融资主体库管理办法》等文件,规范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指导市绿色金融协会研究制定银行保险机构绿色金融管理体系建设的团体标准。

同时,该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全国首个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风险防控服务地方标准《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风险防控服务技术规范》。目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作为深圳市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已获国家发改委推广。

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财险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累计签单保费3424.16万元,为高环境风险行业提供33.86亿元风险保障。

23家绿色金融机构获得绿色专营机构资质认定

同时,监管鼓励深圳金融机构从创新产品服务和构建专营机构等方面发力,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

近年来深圳金融机构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落地了首单“碳中和”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首单“三绿”(绿色发行主体+绿色资金用途+绿色基础资产)资产支持票据产品、首单红树林碳汇指数保险,首笔红树林保护碳汇质押融资业务等。

为加强专营体系建设,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和深圳人行印发《关于加强深圳市银行业绿色金融专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目前深圳共有23家绿色金融机构获得绿色专营机构资质认定。

下一步,该局将与市委金融办等相关部门持续完善相关制度,扩大绿色金融机构认定范围,探索推进保险业绿色金融专营体系建设。

今年年初,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了2025年1号文,就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提出6方面32条举措,旨在提升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能力和水平。

上述行动方案围绕完善组织管理体系、支持重点领域绿色发展、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工作保障等五大领域作出具体指引。

目标是未来5年,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绿色金融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产品服务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监管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完善,绿色融资和绿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银行保险机构ESG表现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力度加大。

深圳将围绕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