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西南证券“卖子”失败,未来何去何从?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5-02-06 11:06:00

(原标题:西南证券“卖子”失败,未来何去何从?)

西南证券剥离海外业务“难产”。

2月4日,西南证券披露其旗下西证国际证券“卖身”进展。由于买方无法促使独立贷款人按时向西证国际证券提供独立融资,此次交易的买卖协议在1月28日失效并终止生效。

据悉,由于西南证券的全资子公司西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证国际投资”)此前曾给西证国际证券提供投资贷款,因此买方还贷成为本次交易的条件之一。买方选择寻求第三人提供独立融资以还贷,但从当前结果来看,这一环节进展并不顺利。这场长达两年的交易谈判以失败告终。

西南证券表示,西证国际投资将没收买方前期支付的对价合计2700万港元。对于未来是否继续寻找买家收购西证国际证券,西南证券并未透露相关动作,公司表示将结合实际情况推动西证国际证券平稳运营。

差临门一脚?

在经历两年的谈判“长跑”后,西证国际证券“卖身”失败。据西南证券2月4日的公告,在今年1月初,西证国际证券大股东西证国际投资曾与买方签订相关补充协议,约定买方应促使独立贷款人不迟于2025年1月28日提供独立融资。然而,买方告知西证国际投资,其无法促使独立贷款人不迟于2025年1月28日向西证国际证券提供独立融资。因此,西证国际投资和买方签订的买卖协议于1月28日失效并立即终止生效。

据悉,西南证券“卖子”计划起于2022年,西证国际投资与潜在买方曾进行多次谈判。最终在2024年6月与香港一名企业家黄文轩签订协议。黄文轩没有与证券公司业务相关的经验,他是智海投资有限公司董事,达艺室内设计工程(中国)有限公司的董事、行政总裁。根据买卖协议,西证国际拟向黄文轩转让其持有的西证国际证券全部股份以及永续证券,交易价格8966.27万港元。

考虑到西证国际投资曾在2024年年初向西证国际证券提供投资贷款,因此“买方还贷”被纳入本次交易的条件中。据彼时协议,黄文轩要促使独立贷款人黄后提供独立融资(7000万港元),用于偿还西证国际投资的贷款。

公开资料显示,黄后是中国专业投资者,在投资证券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她是港股上市公司耀高控股的控股股东及最终实益拥有人,也是另一上市公司中国健康科技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主要股东。如今,这一环节“掉链子”。西证国际证券公告未透露该人士最终没有提供独立融资的原因。

记者注意到,在2024年12月底,此次“卖身”交易实际上已取得多项实质性进展。比如当月12日,香港证监会已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的相关规定,有条件批准黄文轩成为持牌法团主要股东的申请,即西证(香港)期货有限公司、西证(香港)证券经纪有限公司、西证(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西证(香港)融资有限公司。

同月27日,西证国际证券也已收到重庆市国资委就买卖协议及其项下拟进行交易的正式同意书。

亏损资产处置方向预期不明

上述交易失败对西证国际证券及西南证券的影响有多大,受到市场关注。

对此,西南证券表示,根据西证国际投资和买方签订的买卖协议及相关补充协议,西证国际投资将没收买方已支付的第一期及第二期对价合计2700万港元,预计将相应增加西南证券的当期收益。除此之外,本次交易终止不会对西南证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西南证券称,公司和西证国际投资将进一步强化合规风控,并结合实际情况推动西证国际证券平稳运营。但公告未透露公司是否继续寻找买方。

西证国际证券前身为香港的本土券商“敦沛金融”,后被西南证券收购,旨在快速建立香港业务平台。然而被收购后业绩未有好转,公司近年来经营表现不佳。Wind数据显示,西证国际证券自2018年起连续亏损多年。具体来看,2018年至2023年西证国际证券净利润依次为-2.02亿港元、-3.45亿港元、-1.38亿港元、-0.64亿港元、-2.41亿港元、-0.16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为-0.16亿港元。

2024年3月,因为未能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营运水平及拥有相当价值的资产以保证股票继续上市,联交所暂停西证国际证券股份买卖至今。

中资券商业绩或迎来转折

中资券商“出海”并非易事,一方面考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考验总部与境外子公司的资源调配能力及协同性,同时还要面临本土化的挑战。

有中资券商高管曾受访表示,首先要面对的是监管环境不同,香港证监会与中国证监会在证券市场方面的监管体系、监管理念、监管文化差异较大。第二大挑战是本地员工文化与内地的差异,比如加班文化。第三大挑战是国有背景的券商的监管文化与当地法律法规如何结合,需要寻求一个平衡点。

2024年中资券商行业外部环境迎来一定程度的改善,新的发展机遇再度出现。一是二级市场赚钱效应显现,港股在连续四年下跌后年度收益首次转正,恒生指数重回20000点。二是随着内地IPO市场遇冷,部分拟上市企业“转道”香港上市,Wind数据显示,2024年港股IPO融资规模876亿港元,较2023年大幅上升89.17%。

国泰君安国际的业绩预告亦显示出中资券商经营好转,该公司称,预期2024年净利润为3.30亿港元至3.60亿港元,较2023年同比上升60%至75%。

记者此前采访了解到,有中小券商在过去一年计划发力香港子公司,主要在跨境财富管理、投行、资产管理方面。与此同时,东南亚市场也受到大型中资券商的布局。

校对:杨立林

证券时报网

2025-02-06

证券时报网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