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广东新春第一会丨传统产业如何“老树发新芽”?广东省工信厅厅长涂高坤:加快创新驱动与“人工智能+”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5 17:11:45

(原标题:广东新春第一会丨传统产业如何“老树发新芽”?广东省工信厅厅长涂高坤:加快创新驱动与“人工智能+”)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1月5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穗召开。当天下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厚培产业发展优势”分论坛上,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介绍了广东省传统产业发展情况,以及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成就。

传统产业是广东的支柱。据悉,广东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中,就有6个属于传统产业范畴。汽车、石化、家电、轻工纺织、食品、钢铁、建材、机械等传统行业占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超七成,利税占六成五,从业人员占七成五。广东产量居全国第一的160多种工业产品,大部分来自于传统产业。

那么,昔日“广货传奇”在今天能否继续风生水起?传统产业如何“基业长青”?

“近年来,广东正加快技术改造、数字赋能、设备更新,持续推动广东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涂高坤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相关工作的成绩。

首先,蝶变焕新,塑造广东制造“金名片”。特别是汽车、石化、家电、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中提质增量。

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汽车产量突破570万辆,规模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超360万辆,渗透率已超过6成;石化领域建成了五大炼化一体化基地,原油年加工量超8000万吨,涂料产量、塑料制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家电营业收入超1.3万亿元、占全国超四成、占全球近三成,电视机、空调、厨房电器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规模达2.7万亿元,家具、化妆品、珠宝等产值产量居全国前列,年产服装超40亿件。

广东钢铁、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也加快了绿色化改造,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90家,建成国内首个零碳高等级薄钢板工厂,40%的水泥生产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东成为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

其次,效率变革,跑出提质转型“加速度”。目前,广东加速技改,省市联动开展赋能提升工程超百项活动,2024年工业技改投资突破5000亿元、连续24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设备更新投资增速达17.9%、创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实施技改的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0%。数字化转型方面,广东围绕传统产业创新探索产业链供应链“链式改造”的数字化转型模式,推动30多个细分传统行业加快数字化改造,累计推动超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广东“人工智能+”迅速应用,推动这一新技术在传统行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全方位落地,建成了3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0家“灯塔工厂”。自动化、“无人化”的巨大需求带来机器人产业大发展,广东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超24万台(套)、占全国44%,连续5年全国第一。

最后,创新驱动,点燃产业升级“新引擎”。广东围绕传统优势产业补短板、锻长板,积极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年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全部设立了研发机构。

涂高坤表示,接下来,工信部门将致力于“老树发新芽”,组织更多资源要素投入传统产业,做好服务保障,支持引导企业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向上向强,为广东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基底。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