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券商中国
2025-01-19 19:42:06
(原标题:开年流入超百亿!养老金、外资“抢筹”,释放什么信号?)
素有行情“风向标”之称的ETF,近期出现“机构含量”飙升现象。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近期成立上市的ETF发现,个别热门产品的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逼近90%。其中不仅有券商、保险和私募等机构,更是出现了养老金、巴克莱银行等机构。和机构密集抢滩相对应的是,截至1月17日,2025年以来净流入过百亿的ETF已超过10只。
券商中国记者从采访中获悉,上述现象背后隐含着机构提前布局考虑。他们认为,国内经济基本面边际向好。2025年经济在外需方面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通过拉动内需能够一定程度上对冲外需方面的挑战。两会前政策预期有望重新增强,助力市场震荡上行趋势,不少领域的产业发展向好,重点关注基本面稳健的高股息品种、高景气的AI、具备出海能力的优势产业以及内需政策受益的部分消费行业。
根据中金基金公告,中金中证A500ETF于1月14日成立,募集规模19.91亿元,将于1月21日在上交所上市交易。截至1月14日,机构投资者持有该基金份额17.6亿份,占基金总份额的88.40%,券商、保险和养老金产品是主要持有人。前十大持有人中,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新华人寿持有份额比例均超过10%。此外,中国人寿再保险公司持有6.53%,横琴人寿保险持有6.03%,中华联合财产保险持有5.02%,中汇人寿保险持有5.02%,中金金益混合型养老金产品持有1.71%。
实际上,机构“抢筹”的情况还出现在第三批其他中证A500ETF中。比如,于1月13日上市交易的浦银安盛中证A500ETF,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的持有比例达到13.28%,在前十名持有人中位列第一。此外,上海市肆号职业年金计划-浦发银行、上海国际信托等机构均位列前十大持有人之列。
此外,将于1月20日上市交易的工银创业板50ETF,前十名持有人中有6名为私募机构。其中,卓里奇(武汉)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卓里 奇专享2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比例为9.41%,上海秉昊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秉昊世涛 3 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比例为6.14%,以及上海思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思勰投资安欣九号一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
于1月14日上市交易的银华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中,同样出现了上海思勰的影子。上海思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思勰投资安欣六号一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及上海思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思勰投资安欣九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均位列前十名持有人。甚至,近期上市的ETF中还出现了知名外资机构身影。以12月底上市的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为例,该基金最大份额持有人为英国巴克莱银行(BARCLAYS BANK PLC),持有比例高达42.02%。
针对开年以来机构“抢筹”情况,基金分析人士认为有两方面核心原因。
一是资产配置原因。沪上一家公募市场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分析称,在指数基金大发展背景下,ETF作为工具配置型产品逐渐深入人心。“从我观察来看,大部分私募机构配置ETF主要是出于分散组合风险考虑,和配置个股相比买ETF能极大优化组合多样性。和其他机构相比,私募机构对ETF的流动性偏好会更为显著。不排除个别私募存在交易需求。”
该公募市场人士还说道,个别规模较小的ETF(比如成立规模刚过2个亿的),如果前十大持有人中出现多位私募机构,也有可能是出于“帮助”基金产品成立的目的。这类ETF在上市后,私募机构的资金可能会逐渐退出。
二是行情原因。北京一家公募投研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机构买ETF是常见现象,但个别ETF在岁末年初出现机构持有占比显著高出个人投资者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出于行情布局考虑。2024年底至2025年初,各路政策密集出台,叠加干扰市场行情的其他外围不确定因素,有可能会在春节之后得以明朗。这些提前布局ETF的机构,大概率是出于提前布局考虑。
此外,北京一家投资机构负责人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从春节前的情况来看,市场行情依然延续震荡态势,但无论是政策面还是基本面,都能看到向好的因素正在发生。就资金角度而言,ETF交易量和发行情况,可以作为一个佐证视角。
根据Wind统计,截至1月17日,2025年以来已有20只ETF成立,既有中证A500ETF、中证A100ETF等热门宽基ETF,也有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航空产业ETF等主题产品。此外,截至1月17日,2025年以来有11只ETF净流入超过100亿元,除了沪深300ETF等传统产品外,还出现了中证A500ETF、创业板ETF、红利低波ETF等产品。
在上述资金流向背后,基金公司给出了更为具体的预判分析。
首先是宏观经济基本面,华安基金表示,国内经济基本面边际向好。华安基金提及,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够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对于推动内需增长、释放内需潜力具有较大的牵引作用。一方面,历史经验显示,包含设备投资在内的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速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扎实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释放消费潜能将持续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2024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已取得积极成效,有效拉动固定投资增长、促进消费潜力释放,2025年“两新”政策支持力度的提升预计将能够进一步推动内需增长。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2025年我国经济在外需方面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通过拉动内需能够一定程度上对冲外需方面的挑战,从而稳定经济增速,这也是财政政策发力的重要方面。从去年9月底政策转向后,市场已出现一轮放量上涨,随后虽震荡回落但牛市趋势已形成,当前正在酝酿第二波、第三波上涨行情,目前应因势利导出台更多强有力的政策来拉动消费需求,提振投资者的信心,推动这轮牛市走得更高、走得更远,这是拉动消费增长最根本的方式。
摩根士丹利基金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回溯去年9月底以来的行情,可以将其定义为宽幅震荡,当下仍处于这个阶段,从中期看市场依然值得乐观,两会前政策预期有望重新增强,助力市场震荡上行趋势,不少领域的产业发展向好,重点关注基本面稳健的高股息品种、高景气的AI、具备出海能力的优势产业以及内需政策受益的部分消费行业。
责编:杨喻程
校对:赵燕
证券时报网
2025-01-22
证券时报网
2025-01-22
证券时报网
2025-01-22
证券时报
2025-01-22
证券时报
2025-01-22
证券时报
2025-01-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