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06 18:32:35
(原标题:独家专访东方演艺集团景小勇:《只此青绿》背后的剧团改革探索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高江虹 实习生 孙怡洋 北京报道
2025年第一天,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简称《只此青绿》)在美国圣地亚哥思域剧场上演,开始新一年的全球巡演。
《只此青绿》是近年来我国演艺市场最成功的舞台艺术剧目之一,自2021年首演以来爆火四年,演出650余场,场场爆满,票房达5亿元。这部现象级舞台艺术剧目缘何能获得如此成功?
“有三大原因”,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景小勇1月5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时势、合作与改革是《只此青绿》成功背后的主因,尤其是剧团改革的深入,让《只此青绿》突破舞蹈诗剧的局限,向交响乐、戏剧、电影和旅游演艺驻场演出等形式演变,并开发文创衍生品以及跨界合作,获得除票房收入以外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只此青绿》是东方演艺集团目前在艺术生产上推行市场化尝试最深入的范例,它也在不断摸索着剧团改革的深水区。“院团的改革,不见得非要转企,但必须要考核、竞争、激励。”景小勇说道。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景小勇,采访对象供图)
21世纪:《只此青绿》成功破圈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有哪些亮点促使其成功?
景小勇:最大的原因是,这部剧顺应了时代对文化和舞台艺术作品的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倡导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到2019 年底2020 年初我们提议创作这部剧时,全社会对兼具审美价值与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作品呼声已经很高了,大家都盼着能有这样的剧出现。
这部剧的创作条件相当优越,属于强强联合。我们第一次和故宫合作,故宫提供了专家支持。专家直接参与创作太重要了,不然我们根本不知道怎么解读《千里江山图》。现在观众知识水平和欣赏能力都很高,作品如果只有舞蹈和技术表演,根本打动不了人,文化底蕴才是核心。所以这是集体创作,凝聚了大家的智慧。
在艺术呈现上,我们团队是行业内顶尖的,像周莉亚、韩真等都是佼佼者,再加上强大的专家支持,成就了这部好作品。
当然还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代艺术创作筑牢了根基。没有《千里江山图》就没有《只此青绿》,我们站在传统文化的肩膀上,结合时代要求,才能创作出这部作品。
最后一个原因是,这部剧在推广运营方面是近10 年来所有舞台剧里做得最深入全面的,到现在我们还在探索它的运营和市场转化。
21世纪:您刚提到运营推广方面的改革,恰恰是我国剧团的短板。东方演艺集团具体采取了哪些改革举措?
景小勇: “国有大团,文化央企”这八个字是我们的基本定位。“国有大团”意味着要承担社会责任,“文化央企“则表明经济本质是企业,得按企业的路子运营发展。以前创作和市场脱节,作品获奖了,但不知道有没有观众、赚不赚钱,运营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在营销和市场队伍建设方面,首先要改变功能定位。除了完成中央交办的任务,重点要面向市场开发产品,实现从条件导向到结果导向(也就是市场导向、精品导向)的转变。以前创作资源配置不合理,二三十个导演,只有 750 万元创作费,只够半部剧,很多导演没事干。市场经济讲究资源配置,所以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
以《只此青绿》为例,创作时,主题、导演都定了,但没钱,我们就找市场办法,和民营企业域上和美合作。他们投入 1000 多万创作费,我们用品牌和主创资源换,这是很典型的市场配置资源案例。我们约定域上和美获得未来文旅演绎的落地版权,而且通过这部剧他们知名度提升了,无形资产增加了。这就是互利共赢。
通过从市场获取资源,我们创作费大幅增加,2024年营业收入 4.5 亿元,财政拨款只占九分之一。创作活力也被激发出来了,2019 年才 1.3 亿元产值,2024年就有 4.5 亿元了,2024 年有 10 部剧。以前创作资源闲置,现在都充分利用起来了,而且拉动了社会资源,艺术产能大大提升。
21世纪:这说明你们的改革摸索之路是成功的。在这个过程中,艺术院团转企面临哪些难题?
景小勇:目前 4.5 亿元还不是极限,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我们这种创作模式不像电影、电视剧那样可以工业化生产。这就涉及到艺术院团转企面临的经济学问题,很多院团无法像我们这样改革,就是因为艺术行业的特性决定了难以实现规模效益递增和规模成本递减。院团的改革,不见得非要转企,但必须要考核、竞争、激励。
演出行业每场演出的成本基本是固定的。像《只此青绿》这样的剧目,上座率高才能盈利,它的上座率平均在 90%以上,票房超过 5 亿元,总共演出了大概 650 场,平均每场票房在七八十万元。而我们集团其他剧目整体上座率在五成以上,还有提升空间。如果剧目不赚钱,演的场次越多赔得越多。
接下来关键的问题就是激励机制。在这方面,对外要开放合作,对内要激发活力。对内激发活力就是要实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
以前我们的创作、制作、演出是分开的,出现问题后互相推诿责任。现在我们要把这三个环节的人整合到一个项目组里,采用项目制和制作人制。制作人要负责项目的全过程,包括找资金、选主题、配置人员等,要对项目的生死存亡负责。我们的制作人大多是从原来的导演、演员或者新招的人员中转化而来的,他们需要具备比较全面的能力,但不一定是导演出身。现在很多戏都是由一个团队来担任制作人,有集团领导参与其中,代表集团利益,防止出现主创只考虑自己队伍利益而不顾项目盈利的情况。
(《只此青绿》剧照,采访对象供图)
21世纪:《只此青绿》与故宫的合作及改编电影对作品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看待演艺事业中的跨界合作潜力与前景?
景小勇:《只此青绿》改编电影对作品知名度的提升和市场拓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互交流互鉴是一种基本规律。就像《只此青绿》,它最初源于一幅绘画作品,之后被改编成舞剧,再到电影以及交响乐等多种艺术形态。即便没有《只此青绿》这部电影,也会有其他舞蹈电影出现。
可以预见,未来这种跨界合作会越来越普遍,我们只是在这方面率先迈出了一步,且做得比较深入。以后若有其他优秀作品,比如我们正在筹备的《天下大足》舞剧,也可能会进行电影改编等跨界尝试。
我们还通过战略合作,与 100 多家单位合作,包括各省市文旅厅、国企、民企、出版社、博物院、媒体等,将资源拓展到相关领域。目前虽无国外合作,但已有海外巡演计划,未来会考虑与国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21世纪:进入数字化时代,东方演艺集团在演艺市场数字化转型方面做了什么?
景小勇:院团的数字化转型主要包括数字舞美、数字剧院、数字传播和数字创作四个方面。与国外的大型演艺团体相比,我们虽然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国内已经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
在数字舞美方面,过去需要实体的东西现在都可以通过电子数字技术来解决;数字剧院则实现了演出中心的数字化,拥有了更多的传播渠道,能够为创作和传播提供更多的服务;在数字传播上,像《只此青绿》的相关内容在多媒体平台上的传播量已经超过百亿级,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传播方式。
然而,数字创作是数字化转型中最核心的问题,目前我们的作品大多还是传统作品经过数字化手段进行传播,而从创作之初就考虑互联网传播的作品还比较少。
我们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也有一定的投入,比如会从抖音直播费用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再投入到相关工作中。我们还和清华的神经医学等专业开展联合实验室项目,研究表演艺术对人的情绪、抑郁症等方面的影响,这也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融合探索。
21世纪:目前,北京、上海在东方演艺集团总票房中所占比例是多少?对于三四线城市市场是如何布局的?
景小勇:北京和上海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音乐剧在上海的票房占全国 30%多,北京约占不到 20%,加上成都、深圳、广州、杭州、南京、西安等十个城市,这些核心城市的票房可占总营收的70 - 80%。
至于三四线城市,市场占比约 30%。我们希望抓住更下沉的市场,但目前因消费支撑不足或舞台条件限制,可能无法铺开,我们会采取简化产品、控制成本的方式,如推出音乐剧的音乐会版,同时也会开展公益慰问演出。
21世纪:您如何看待 2024 年演艺市场的表现以及 2025 年的趋势变化?
景小勇:2024 年演艺市场还是不错的,我们演了703场,但整体剧场演出遇到了一些困难。不过,这都是短期现象,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到中等收入以上水平,人们的物质需求基本满足后,未来 10 年、20 年甚至更长时间,精神消费、文化消费肯定会不断上涨,这是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产业和演艺产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市场也会淘汰那些质量不好的作品。
21世纪:东方演艺集团 2025 年有哪些新剧上演和巡演计划?
景小勇: 2025 年我们有 11 部剧目要演,包括《只此青绿》、《唯我青白》、《天下大足》等。目前只安排了明年上半年部分场次,下半年的还在规划中,涉及 13 个城市,超 100 场演出。其中,《天下大足》是目前重点推广剧目,它以大足石刻为素材,是传统文化转化的舞剧,由孟庆旸和张翰主演。前几天在北京首演两场,5 分钟票就卖完了,2025 年要演 100 场,前 50 场已经确定在 11 个主要城市演出。
我们的核心目标就是要以结果为导向、以精品为导向,多创作和推广像《只此青绿》这样的好剧目,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虽然这并不容易,但我们会一直努力。
智通财经
2025-01-07
观点
2025-01-07
智通财经
2025-01-07
观点
2025-01-07
观点
2025-01-0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