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贺铿: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自研之路正在打破技术封锁

来源:和讯财经

2024-12-28 15:27:12

(原标题:贺铿: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自研之路正在打破技术封锁)

“我国正在打破美西方的技术封锁,走出自己的研发之路,以长攻美西方之短,以短克美西方之长。虽然我国目前还不能生产4纳米芯片,但我国生产的7纳米芯片已在全球范围内占有很高比重。”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深信,我国所走出的自主研发之路可以完全打破美西方的技术封锁。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 贺铿

12月28日,由中国工业报社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工业论坛在京召开,贺铿在论坛中表达了上述观点。

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贺铿表示,新质生产力落在实处仍是生产力,而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生产工具的变化对生产力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因此,新质生产力中的关键要素是生产工具。

但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建设数字经济和智能化社会,其生产工具与前三次工业革命有所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工具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生产工具是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生产工具是数字化,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生产工具则是智能化。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关键在于以智能化为基本特质的生产力,其作用应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此外,贺铿认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还离不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是相对要素生产率而言,在生产过程中,如果生产要素投入10%,理论上生产的产品至少要增加10%。但一般而言,生产要素投入增加10%,产出要增加13%-15%,而多增加的3%-5%就是依靠全要素生产率,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市场环境,劳动者技术和生产积极性,以及劳动组织的改善等。

同时,贺铿还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特殊含义。他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现代化。因此,目前世界上的现代化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一个也不能缺少。中国式现代化应在现代化方面下功夫,其中中国式具有一些特殊含义,首先是人口众多的国度现代化,14亿人口国家的现代化必然与人口较少国家的现代化有所不同;其次是要坚持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还有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统一的情况下实现现代化。在坚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工业行业的任务最重,包括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做好共同富裕等工作。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依旧任重道远,希望工业行业及其相关企业在2025年取得更大的成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2-2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2-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4-12-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4-12-2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