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2024-11-14 17:47:02
(原标题:又一家!暂停“快速赎回”)
11月14日,民生银行发布《关于暂停民生直销银行如意宝业务实时转出服务的重要公告》。
公告显示,根据政策调整,民生银行将于2024年12月19日暂停直销银行如意宝业务“实时转出”服务。届时客户对所持有产品的查询、普通转出、业务解约等交易不受影响。本服务暂停后,客户登录“我的如意宝”,进入本业务相关产品持仓页面,可选择“普通转出”,办理所持有产品的单只赎回业务。
民生银行还表示,按证券交易日规则,发起“普通转出”申请后,赎回资金将于T+1证券交易日到账。具体以产品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如意宝业务公示最新规则为准。
另外,使用如意宝中的相关产品赎回金额关联支付其他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支付如下场景:资金转出、缴费支付、基金、理财、民生金等(具体以对应场景交易规则为准),将不支持联动对应产品“实时转出”服务,即账户可用金额不再包括如意宝中的产品可用份额实时转出的对应产品赎回资金。
公开信息显示,“如意宝”是民生银行在国内首批推出的宝类产品,是与基金公司合作为客户电子账户活期余额定制的货币基金服务。 在暂停理财产品快速赎回方面,民生银行此前已有类似操作。今年7月,民生银行发布公告,自2024年7月26日起,该行将全面停止“薪盈宝”服务,不再支持“薪盈宝”快速赎回、自动赎回等功能。但是,“薪盈宝”服务停止不影响客户持有的基金产品持仓及申购、赎回。“薪盈宝”服务停止后,对于客户通过“薪盈宝”服务持有的底层货币基金产品,可在柜台、网银或手机银行的基金专区办理持仓查询、申购及普通赎回业务。按证券交易日规则,发起“普通赎回”申请后,赎回资金将于T+1证券交易日到账。 多家银行调整或暂停“快速赎回”服务 此前,多家银行对理财产品的“快速赎回”服务进行了调整或暂停,不过有些属于临时性的调整。 10月8日,平安银行发布公告称,接产品管理人通知,根据《平安理财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快速赎回业务服务协议》的相关约定,因已垫支的金额达到设定的垫支总额(即客户快速赎回申请总额度超过限额),产品管理人暂停提供灵活宝业务、天天成长C系列及平安理财旗下其他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快速赎回、消费支付服务,预计于2024年10月9日0时恢复正常。这已是平安银行近期第三次发布关于平安理财现金管理类产品暂停快速赎回业务及消费支付服务的公告。该银行此前分别于9月19日、9月30日发布相关公告。 9月30日,兴业银行发布公告称,因快速赎回申请总额度超过该行设定的快速赎回总额限额,该行拟于9月30日起暂停提供天天利业务、天天宝业务及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快速赎回服务,预计最晚2024年10月1日0时恢复正常。 9月20日,交通银行也在官网发文称,对两款零钱理财类产品的服务协议进行调整,核心为每日快速转出(快速赎回)的最高额度调整至1万元。 华宝证券资深银行理财分析师张菁向记者表示,目前“零钱组合”底层产品包括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产品。“零钱组合”提供了类似活期储蓄的服务,收益明显高于活期,随着组合服务规模过大,一旦发生极端情况,集中性的大额赎回可能引发资产抛售,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冲击。 张菁坦言,早在2023年中“零钱组合”服务扩张期,监管就已经关注到“零钱组合”服务所蕴含的流动性风险,目前暂无出台明确的整改要求。而近期“零钱组合”功能的调整可能与重要货币基金名单的公布有关,监管对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管理要求更加严格,“零钱组合”中可能包含了重要货币基金,那么作为产品的销售入口,银行调整“零钱组合”服务是对合规性要求作出的整改,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流动性风险。“零钱组合”服务收紧看似便利性下降,但实际是出于投资安全性的考虑,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快速赎回的服务,本质上是银行为客户提前垫付资金,来满足客户对流动性的要求。眼下,银行对零钱类理财的快速赎回服务进行调整,可能出于多方面考虑。比如风险管理需求。快速赎回服务可能会给银行带来流动性压力,特别是在市场波动较大时,大规模的赎回请求可能会导致银行资金承压。因此,为了更好地管理流动性风险,银行需要对快速赎回服务进行调整。此外,部分银行可能因为内部资金管理的需要,对快速赎回服务进行临时调整,以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华南一位银行业人士谈道。 张菁建议投资者,首先,应留意申赎规则安排,提前做好资金流动性安排。快速赎回额度受限,但普通赎回不受影响,对于重要的资金安排,做好T+1日的赎回计划,避免临时出现无法赎回造成的损失。其次,对于习惯快速赎回且额度不高的投资者而言,可通过分多家银行进行购买,自行逐一操作进行赎回。最后,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断下调,投资者需要平衡好投资流动性、收益和风险的关系,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而言,可拉长投资期限,配置“货币+”型产品,获得相对高一点收益,改善投资体验。 编辑:小茉 审核:陈墨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国基金报
2024-11-15
中国基金报
2024-11-15
中国基金报
2024-11-15
中国基金报
2024-11-14
中国基金报
2024-11-14
中国基金报
2024-11-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4-11-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4-11-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