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南财观察|惠州获“新增长极”定位,广东如何打造第五个万亿GDP城市?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7-03 17:39:46

(原标题:南财观察|惠州获“新增长极”定位,广东如何打造第五个万亿GDP城市?)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郑康喜 程浩 惠州报道

广东区域经济格局又将迎来一次新变局。

7月3日,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支持惠州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功能作用,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更高标准更高水平建设制造强市、创新城市、品质城市。

一直以来,惠州都被视为广东下一个万亿城市的“种子选手”。2023年,惠州正式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成为广东第五个万亿GDP城市。这不仅是惠州的梦想,更代表着广东对再次诞生万亿级城市的渴望。而此次《意见》的发布,一条惠州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逐渐清晰,广东也将以惠州为蓝本,探索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模式。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惠州凭借着“天时地利人和”区位优势,依托香港、深圳、东莞这条工业走廊承接了低成本的全球产业转移,在外向型代工制造中快速崛起,形成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梯次发展的格局,拉动惠州经济稳步增长,提升产业韧性,从而惠州有条件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依托惠州“丰”字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深莞惠一体化建设,惠州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枢纽门户,在大联通中走向协同一体化发展。

打造两大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5月19日,签订初步投资协议约两个月后,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迎来了正式开工。

站在位于惠州大亚湾石化园区的中海壳牌二期观景台向外望去,只见这里管道纵横交错,油罐鳞次栉比,园区大半景致尽收眼底。落地惠州以来,中海壳牌每年可为国内市场提供600多万吨高品质、多元化的石化产品作为基础原料,是惠州石化产业绿色化发展的缩影。

 “我们的三期项目引进了多个在国内甚至亚洲首次应用的专有技术,减少国内市场对高性能茂金属聚烯烃等高端绿色化工产品的进口依赖。同时,项目还将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将来大规模绿电引入创造条件。”中海壳牌副总裁黄仲锦说。

早在2019年,惠州就提出集中力量用8—10年时间,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截至去年,惠州电子信息和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65%。今年1-5月,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增长27.0%,这一产业集群正成为惠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此次《意见》也为惠州推出了一套石化产业的“量身定制”的“大礼包”——让石化产业朝着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打造具有惠州特色的“绿色生产力”。

《意见》提出,惠州要着力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提升石化和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石化产业集群,联动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的清洁能源中心和新型储能应用示范城市。

观察人士表示,随着《意见》的出台,惠州将吸引更多世界级企业落户大亚湾石化区,并与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形成“南北联动”发展新格局,同时,借助惠州东江实验室、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在清洁能源、新材料、新型储能等板块上的科技创新力量,推动惠州做大做强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强劲动能。

另一边,在汽车新四化发展趋势下,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从惠州走向了世界。这家老牌Tier1,从国内汽车电子的蛮荒时期走来,目前已经成长为一家年营收达到 200多亿元的国内汽车电子龙头企业,代表着惠州在新能源和电子信息领域上的最高水平。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惠州作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目前形成超高清视频、智能家电和新能源电池产业等多个优势主导产业,集聚了TCL、德赛西威等一众全球顶尖企业。2022年,惠州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在全省排第三。

未来,惠州代表广东冲向第五座万亿之城,探索形成广东绿色低碳发展的标杆城市,离不开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这两大传统优势产业的绿色化转型。

此次《意见》聚焦惠州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到2035年,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跻身世界前列。这将为推动惠州持续锻长板、扬优势、强支柱,冲刺广东下一个万亿城市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陈鸿宇表示,接下来,惠州要依托科技创新,加快石化能源和电子信息等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绿色化转型,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同频共振、协同发力,助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现经济焕新发展向绿而行。

探路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打开惠州的产业地图,前来考察的新型储能企业不免心动。在惠州,大亚湾石化产业园是考察企业必去之地。直线距离约10公里外,千亿级新材料产业新城内,储能电池材料、电池回收等,也都是这里的产业发展优势。

在陈鸿宇看来,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新”字,对惠州经济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进一步做大经济体量,同时也要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将是未来惠州发展的重要方向。

而作为我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重要部分,新型储能近年来开始成为各大城市争先恐后布局的产业。过去几年,取得先发优势的惠州,也早就提出打造新型储能应用示范城市,建设新型储能产业高地的目标。

高地的起点,惠州选择在新能源电池。由于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的良好产业基础配套,加之两大产业集群的耦合发展,惠州聚集了一众电池明星企业:亿纬锂能、德赛电池、欣旺达等。在此基础上,惠州吸引越来越多新型储能上下游企业进驻,惠州开始初步形成完善的新型储能制造业产业链。2023年,惠州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实现产值约1160亿元。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此次《意见》多次提及新型储能,包括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的清洁能源中心和新型储能应用示范城市、到2027年,新型储能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提升新型储能产业综合竞争力,谋划建设新型储能特色产业园区等,为惠州抢占全球新型储能产业高地明确重点任务和施工图。

以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惠州似乎并希望不局限于新型储能,而是将目标放在了更为长远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上。

除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要向绿色低碳发展外,惠州对绿色低碳发展中的新质生产力,还将重点着墨于新型储能以及更大范围的清洁能源上。

此次《意见》提出,惠州要成为广东绿色低碳安全发展标杆,加快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探索创建低碳园区,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这包括了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推进“风光核气(储)一体化”多能互补发展、推进西电东送,提升清洁能源输出能力、石化项目减碳改造、建设低碳园区等内容。

暨南大学教授、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认为,从政策表述来看,广东向外界传达了构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决心。与此同时,以发文形式将绿色低碳发展的明确选择在惠州,也反映出惠州在绿色低碳产业上的强大实力,这对于广东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具有样本意义。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枢纽门户

在惠州大亚湾石化园区,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作为这个全球“巨无霸”项目重要配套工程,惠州港荃湾港区5万吨级液化烃码头项目日前也在同步建设。码头水工工程标段已经完工,预计年底整体完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荃湾港区的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放大惠州港岸线资源优势。

与周边盐田港、黄埔港不同,以荃湾港区为代表的惠州港口,目前正在与大亚湾石化区融合发展,在广东省内扮演着产业港的角色。

未来,惠州港如何朝着世界级石化能源港口方向发展,成为近年来惠州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必答题。《意见》提出,惠州要打造大湾区出海新通道。广东将支持惠州港扩能升级,加快荃湾、东联、碧甲等航道扩建提升和10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建设。积极向国家争取赋予惠州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许可权,批准核发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油经营证书。同时,推进“组合港”建设,优化“惠盐组合港”海关监管模式,加快推动向产业港与贸易港并重发展,实现水运中转快速衔接。

“大湾区的交通网络要向粤东粤北扩散,惠州是必经之地。由于邻近香港深圳东莞,又拥有土地、空间、海域广阔等优势,惠州的区位竞争力逐步显现出来。”陈鸿宇认为,依托惠州“丰”字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深莞惠一体化,全面融入深圳都市圈建设,并密切与香港的合作,打造大湾区出海新通道,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枢纽门户,在大联通中走向协同一体化发展。

《意见》表示,惠州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推进“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通过惠霞高速、稔平环岛高速公路,赣深、广汕、厦深等高铁,深惠、莞惠城轨以及惠州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与大湾区内地城市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枢纽门户。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未来惠州可以从江河时代、滨海时代加速迈向海洋时代。惠州要发挥进一步加强区域联动,进一步强化与深圳、香港产业协作,不断延伸海洋产业链条,推动陆海产业相互协同互补发展,成为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枢纽。”胡刚表示。

fund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7-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7-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7-0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