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交银理财:全面提升“规则化”管理水平,推动理财公司高质量发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7-03 11:00:47

(原标题:交银理财:全面提升“规则化”管理水平,推动理财公司高质量发展)

文/交银理财董事长 张宏良

编者按:

2019年5月,首批理财公司成立,意味着理财业务公司制改革正式拉开序幕。截至2023年末,已有32家理财公司获批,理财公司队伍的专业化、市场化、多元化、特色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成立5年以来,理财公司坚持人民至上,回归本源,洁净起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布局产品体系建设,丰富创新产品线,持续引导理财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理财业务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开启了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在理财公司成立5周年之际,南财理财通、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发起“理财公司五周年发展特别报道”活动,回首理财业务发展的心路历程,探寻理财行业转型重构中的发展经验,展望理财公司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卷首语: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第一家注册在上海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交银理财始终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在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交银理财实现产品规模比成立后的第一年增长了4倍,服务客户数增长了20倍,公司管理的产品规模约一万五千亿元,服务客户数也超过了千万。”

历经5年的探索,银行理财行业在各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规范性逐步得到统一,但核心竞争力建设却依然任重道远。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应当具备“六个强大”的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其中拥有“强大的金融机构”就是一个重要方面。理财公司作为大资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所处的生命周期及自身特点而言,无论是内控、投研、风控都需要在制度化的基础上,通过“规则化”管理进一步强身健体,努力为金融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制度化基础上实施规则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监管等部门的指导下,银行理财行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大资管领域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尚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银行理财行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四梁八柱”虽已建立,但与理财公司高质量发展相关的内部规则化管理却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甚至还有一些机构仍受到其他资管分支“个体能力大于组织能力理念”的干扰。之所以有以上判断,主要基于任何优异的制度框架,更多具备方向性、原则性的特点,它能够较好解决长期性、稳定性的问题,但要及时响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还需要市场主体结合公司自身实际,在具有稳定属性的行业规章制度之下,迅速建立起开放的、动态的内部规则管理体系。具体而言,理财公司实施“规则化”管理具有三个方面重要意义:

一是实现监管等外规要求内化的重要途径。资管新规出台以来,理财监管制度体系已逐步构建完成,在实现将监管要求嵌入公司业务经营各项活动并形成不同层次具有约束力的具体行为规范的目标过程中,规则化正是“外规内化”的重要途径。

二是有效支撑理财公司打造差异化的竞争力。理财公司管理资金体量大、品类多,其资金属性决定了公司需遵循统一的风险偏好,这就要求银行理财须具有更加规范的管理和更具流程化的保障操作来约束和引导投资行为,做到投资行为的可解释、可复制和可回溯,这些都需要规则化予以支撑。

三是推进理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银行理财作为更具中国特色的大资管细分行业,其发展既要把握和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兼具银行理财的鲜明特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机结合,进行有序创新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规则化正是银行理财坚持“守正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

理财公司规则化管理水平丞待进一步提升

理财公司在产品、投研、内控风控等领域的核心能力建设工作有了一定基础,但较强大的金融机构必须具备“运营效率高,抗风险能力强,门类齐全,具有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要求而言,坦白讲还有不小差距。在制度建设较好解决规范化的前提下,理财公司通过全面提升规则化管理水平,或许是更高标准推动相关工作的关键。

一是内控规则化管理水平与业务规模的匹配程度尚需进一步提高。无论是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是落实自身发展战略,理财公司首先都需要先解决好内控治理这一基础性任务。2022年理财行业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发布以来,理财公司在内控约束、内控措施、内控保障、内控监督等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为追求规模扩张,产品收益展示虚高、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杠杆、久期安排一定程度呈现出“死多头”特征,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的考量被弱化等。上述问题出现,与理财行业还没有经历完整的市场周期及自身生命周期的考验等客观因素有关,但更反映出理财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尚没有严肃到规则化运转的状态。

二是投研规则化管理水平还难以支撑投资者统一风险偏好要求。投研能力是衡量一家资管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尺度,如何建立与行业特征、公司特点相适配的投研规则,是理财公司提升投研专业化水平的关键。理财业务自身特点决定了其不能直接照搬其他资管机构依靠投资经理个人能力、追求相对收益、采用自下而上实现价值发现的经营模式,而是需要自上而下做好大类资产配置,统一决策形成有效风险预算,刚性执行做好投资纪律管控。但在实践中,好像还有不少不匹配的现象值得关注。首先,不少理财主体较为缺乏自上而下的投资框架和投资规则,使得对投资行为的刚性约束和有效引导机制不足,投资决策由投资经理个人说了算的情况还不是个别现象。其次,投资者的诉求传导至资产配置和投资风险偏好的路径也不甚清晰,尚未形成需求、产品、资产、风险偏好、一致性管理等较为清晰的映射关系。第三,产品策略体系精细化程度不够,产品投资策略纠偏机制不完善,针对不同客户对风险收益的不同要求,没有形成规则化的风险预算管理机制,更遑论在此管理机制下的有效投资纪律管控。

三是风控规则化管理水平还难以完全满足“四早”的管理要求。理财公司要具备强抗风险能力,就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提高风险防控智能化水平,增强风险预警的精准度和风险化解的有效性。理财公司产品支数多、整体管理资金规模大、投资经理队伍数量有限等又要求这种风控能力必须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之上,否则防范化解风险的关键要点“四早”的落地可能就只是空中楼阁。这种智能化风险防控的前提必须搭建基于规则的风控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理财产品全生命周期偏离度管理架构,才能解决客户“稳”的偏好与产品净值波动矛盾之间可能“既有效又高效”的实现路径。

交银理财实施规则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规则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交银理财从抓主要矛盾出发,在内控、投研、风控等领域率先推进规则化管理,以实现较短时间内最大效能的提升。

一是通过规则化管理推动内控治理有效性整体提升。从2022年开始,交银理财就结合自身实际,以规则化管理为抓手提升内控治理水平,初步建立“纵向严格分层、横向有效制衡”的内控管理体系。一方面,构建多层次内部控制架构并规则化运转,着力解决过去存在的“名不符实”的问题。在高管层以下、部门之上成立产品管理、投资运营管理、外部机构管理、信用评审、数字化信息化等五个专业管理委员会,明确工作职能,夯实职责边界,提升议事的敏捷性与专业化水平,保障内控功能的正确、全量实施。在相关专业管理委员会层面又下设信用、二永、存单等债券和红利、基本面量化、Reits、科技等权益各类细分资产研究小组,建立前中后台专业人才定期沟通机制,通过信息共享和优势互补,加强非底线性风险的识别与判断,通过研究型决策提高投资决策的胜率。另一方面,优化组织架构和职能,解决过去“赛马制”经营带来的专业化分工不够深入的问题。公司从功能定位出发将投资业务重新划分为固定收益投资部、多资产投资部、股票与量化投资部三个部门,实现投资业务专业化;将传统资产和创新资产的组织和管理统一归口到项目融资部和创新资产投资部,实现资产业务集中化。深化“1+3”风险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底线风险兜底管理部门和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归口管理部门,并且在同业中首家组建组合管理部,全面加强存续期管控,将统一风险偏好管理落到实处。各专委、各部门相互支持,同时有效制衡。

二是通过规则化管理推动投研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交银理财在守牢固定收益类产品投研能力相对长板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权益资产投资的“规则化”管理水平,围绕“合理目标收益下的最小风险承担”这一总体定位,自上而下按规则配置管理权益类资产,较好解决了过去以投资经理单打独斗为主,缺乏统一的投资框架和策略,导致含权产品规模和收益只能简单随市场被动波动的问题。例如,公司养老理财试点产品,自2022年8月成立运营以来,按照CPPI原则要求,权益资产占比从不足3%渐进提升到目前的12%,其间虽然经历了利率与权益资产价格的巨幅变化,但该产品最高的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曾达到4.48%,最低的成立以来年化收益亦达到2.23%,2024年5月的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水平是4.34%。

在试点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交银理财进一步将这一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规则固化为更具约束力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指导,构建了“五步四化”的含权产品线投资规则。第一步,设定合理目标。以人民群众对金融理财的基本需求作为投资的原点,满足投资者对理财产品保值、流动性便利、财富增值的基本需求顺位,据此设定业绩基准(无风险利率水平上合理加点)、最大回撤(固收安全垫与权益资产仓位匹配)。第二步,资产组织工具化。含权产品的主要风险收益来自于权益类资产,而权益类资产应是满足“组合目标”的工具而非简单追求“可能”的最高收益。公司通过自建与其他头部市场机构合作,构建核心资产工具池,丰富工具品种,确保各类资产工具既有明确的风险收益又具备低相关性,在追求相对稳定收益的同时分散风险。第三步,资产配置比例化。以内外部环境的适配性为约束条件,根据业绩基准、结合经济周期的考量,以配置风险(组合目标)为主,以配置资产(经济周期)为辅,确定资配比例的雏形即形成风险资产的基本预算。具体而言,根据组合期限,拟定组合理论久期目标,测算组合安全垫。以安全垫为基础,根据CPPI策略、确定权益资产理论仓位上限。在权益仓位上限约束下,研究判断权益资产与经济周期、市场现状适配性。第四步,投资运营规则化。建立“有统一框架、有复盘轨迹、有策略优化、有反思总结”的“四有机制”。实施路径上,以专业委员会机制为主,专业委员会对整体的管理规则运行进行监督,并由专项权益工作小组确立战术资产配置方案;以投资经理分层授权为辅,由投资团队确定具体的投资工具比例,及时反思投资教训并持续优化,对仓位/结构、久期/杠杆进行动态调整。同时,由独立的投资风险中台实施投资过程监督,并执行管理规则的复盘与业绩归因。第五步,交易执行纪律化。资产端,针对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资产逐一制定止盈止损机制;组合端,针对组合的风险收益目标,建立组合端止盈止损机制。投资团队严格按照投资框架执行,不断强化投资交易纪律执行的严肃性,力争收益性、波动性、安全性的三性平衡,通过严格交易纪律努力实现组合的预定目标。

三是通过规则化管理推动数字化平台建设。金融科技是推动资管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有效的金融科技从狭义的角度看,就是解决好数字化这一课题。交银理财结合业务发展特点,将规则化融入数字化管理平台的研发构建,实现业务规则和数据规则的精准匹配,保证平台的科学性、可行性、先进性与前瞻性。平台底层为基础数据系统,对公司所有产品各类资产按照最小颗粒度进行穿透管理。同时根据资产特性,分别从安全性、波动性、流动性角度进行资产定义,实现穿透后数字信息标签化、可视化。平台中间层为配置监测系统,实现了配置数字化,可实时查询产品动态配置执行及偏离度状况,对偏离度进行主动预警,强化产品策略一致性全过程管理。平台上层为数字化风控平台,做到了公司整体、产品策略维度的整体投资风险的动态跟踪及展示。整体层面实现了投资风险监测的集约化与平台化,实现任意单个产品动态的资产负债信息,安全、波动、收益、流动性的计量评价结果以及策略一致性执行情况的查询。数字化管理平台推进以来,产品策略偏离得到有效控制,产品表现的离散度持续下降,为客户提供“低波稳健”产品的能力不断加强,进一步凸显服务普惠金融的产品定位。

知易行难,知行合一。银行理财下一步发展既要遵循金融业的客观规律,更要坚定结合中国实际,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我们将携手市场机构一道探索以“规则化”为切口加快建设强大金融机构,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7-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7-0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