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经济稳增长东莞路径:以新质生产力激发城市新活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7 13:36:30

(原标题:经济稳增长东莞路径:以新质生产力激发城市新活力)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康喜  东莞报道

今年,“世界工厂”东莞经济强势复苏。第一季度,东莞GDP为2752.68亿元,同比增长5.5%。根据东莞市统计局日前公布的1-5月经济运行数据,东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39.91亿元,同比增长11.5%。

进一步观察发现,东莞经济稳增长背后,实际上伴随着一套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其主线正是通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激发经济新活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今年年初,东莞提出,全年将把推动经济稳增长“开门红”和改革创新同步推进落地,打好拼项目促投资、营商环境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三大攻坚战。东莞开始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新动能。

受访专家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正为东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扎根带来创新“火种”。随着新质生产力“火种”的助燃,东莞产业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逐步向全球价值链、创新链中高端迈进,东莞外向型经济也向更高层次跃进。

激活经济内生动力

对于东莞这座制造业大市和外贸大市而言,衡量其经济复苏的重点指标,主要是看工业增加值和外贸进出口总额。而外贸,又是重中之重。

今年1-5月,东莞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0%,保持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正增长局面,也稳住了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

值得注意的是,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已经成为东莞外贸的新动能。今年前2月,东莞的跨境直购出口、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分别增长71.3%和396.4%,两者合计拉高出口增速4.2个百分点。前4月,东莞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继续增长11倍。

另一方面,工业经济连续、稳步地回升,则为东莞带来了强劲内生动力。统计数据显示,1-5月,东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39.91亿元,同比增长11.5%。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观察发现,支柱产业的回暖力撑东莞经济实现稳增长,其中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逐步复苏,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实现高速增长。

今年年初,东莞市政府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出台“一业一策”举措,进一步支持头部企业开展“智能移动终端+AI”等创新,聚合世界级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

在AI创新和消费电子新机备货的带动下,新产品、新技术开始成为东莞终端产品增长的动能。1-5月,东莞智能手表、路由器、集成电路、5G智能手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85.2%、115.7%、65.0%、42.6%。

透视东莞经济,我们既要看到量的增长,又要看到质的提升。在拥有完备的产业配套、活跃的产业生态基础上,东莞正紧抓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机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焕发制造业大市新的活力,推动东莞工业经济再次跃升。

近期,广东机器人第一股拓斯达正在忙着打造以核心技术驱动的智能硬件平台。在国产AI大模型全面商业落地的元年,企业已经开始持续推进工业机器人与AI大模型的融合验证,并开始与头部AI大模型公司完成AI工业机器人垂直领域的探索与落地。

回顾东莞过去几年的发展,这座城市从不缺乏持续创新的“冠军”企业。目前,东莞已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家,省级54家,“小巨人”企业170家,东莞今年还争取新增培育各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0家以上,“小巨人”企业20家以上。东莞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正是由这些企业创新拼图而成。

以“投资年”提升城市“含金量”

在广东天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总部、生产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现场,各类机械不停运转,其中2号厂房目前已完成封顶,预计年内试产。全部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全国领先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基地,年产值达百亿元。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表示,东莞今年经济能迅速得到复苏,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去年的招商项目。到今年上半年,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重大项目已开始陆续投产、达产,为经济稳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在去年“招商年”的基础上,东莞将今年定为“投资年”,以“投资年”行动为突破,东莞正切实稳定经济增长。从2023年的“招商年”到2024年的“投资年”,正是东莞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举措。

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现在的投资结构决定未来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东莞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需要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今年1-5月,东莞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22.77亿元,进度比去年同期快4.4个百分点。新开工重大项目68个,建成投产重大项目23个。以天域半导体、利扬芯片、生益科技等为代表的骨干龙头企业项目加速“齐步走”,推动东莞上半年出现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创新热、生态热。

观察可发现,今年东莞新招引项目已开始显露能量,使东莞有底气不断布局新兴赛道,东莞新质生产力的“火种”悄然种下,为东莞经济实现增长强筋骨,一场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前哨战”已经打响。

受访专家表示,今年,东莞把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作为“投资年”主战场,盯紧全年工业投资1400亿元、增长18%以上的目标,通过深化资源要素供给、市场化招商机制改革,招引布局一批引领性、标杆性龙头产业项目,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再造一个新东莞

在迈入万亿GDP俱乐部后,东莞正向2万亿GDP的目标发起冲击。

在改革开放40余年发展积累的优势基础上,东莞需要向改革、开放和创新要发展空间,通过改革统筹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拓展发展新空间,通过对内对外开放双向扩大发展新空间,通过创新突破生产边界赢得发展新空间。

当前来看,“百千万工程”就是再造一个新东莞的主抓手。受访专家表示,下一步东莞要朝着2万亿迈进,拓展点和着力点就是“百千万工程”。

东莞已然深刻意识到,必须要借助“百千万工程”对头部镇村进行优势再造、价值发现,让头部“长板”更长,将短板变为潜力板,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在此背景下,冲刺“千亿镇”“百亿村”,成为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力点。

截至2023年底,东莞长安镇、松山湖GDP均突破900亿元大关,今年要全力冲刺“千亿镇”。而“千亿镇”的KPI定下来之后,又将为东莞城市结构带来什么?

林江表示,随着东莞清晰构建起“镇强村兴”城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新格局,各镇村开始跑马突围、奋勇争先,这无疑对东莞全市经济总量的增长起到显著效果。

而深层次的意义则在于,东莞开始发挥市镇体制特点、镇的优势、村的资源,对镇村产业、园区、科创、人才、综合环境、资源配置和各自特色进行“提质”与“融入”再造,这将对东莞城市结构产生长远影响,为东莞新质生产力的“火种”带来更多助燃剂,可以将创新火种引向更广阔的经济发展主战场。

另一层面,东莞作为市直管镇城市,当前依旧缺乏强中心。而借助“百千万工程”,城市首善之区南城街道,正在冲刺东莞第三个“千亿镇”,这将带动东莞城市持续强核心,并在金融、消费、城市更新、总部经济等领域,成东莞提升城市能级的主要动力。

可以想见,2024年下半年,东莞经济运行依然会面临挑战。但从长远看,在新质生产力蓬勃生发的驱动下,东莞产业结构和城市结构都将持续优化,经济内生性动力将愈发强劲,这也是东莞经济能够行稳致远的底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