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学前教育法草案二审:促进儿童就近入园,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7 13:13:29

(原标题:学前教育法草案二审:促进儿童就近入园,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  “今年我们幼儿园不再是就近入园试点幼儿园了,但只要孩子家庭的户籍和房产证在服务区范围内,我们是能够保证孩子入园的。”青岛市第一幼儿园位于市北区一所分园的负责人陆蕾(化名)说。

青岛市市北区近日开始2024年秋季幼儿园入园登记,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开展10年的就近入园试点取消。

“取消就近入园试点,实际上意味着不需要试点了,所有服务区范围内的孩子都可以安排就近入园。”陆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就近入园不受法律强制规定,而是在地方政府加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为民办实事的工作范畴。

近日,学前教育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二次审议。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促进适龄儿童在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工作或者居住地方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

此外,草案二审稿要求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增加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等规定。

就近入园和就便入园

青岛市第一幼儿园位于市北区的这所分园是小区配套幼儿园,但前几年适龄儿童高峰时,即使是配套小区的儿童,也无法保证入园,只能“舍近求远”进入别的幼儿园。

2013年,青岛市市北区开始试点就近入园,将全区所有幼儿园分为试点就近入园幼儿园、非试点就近入园幼儿园、企事业单位等举办的幼儿园。

到2023年,陆蕾所在的幼儿园成为75所试点园之一,优先录取服务区范围内,即配套小区的儿童。

“但大部分试点园除了优先区域范围外,均有面向周边市北区户籍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招生的名额。”她说。

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因此没有法定的就近入园义务。相应地,《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曾经,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大城市出现“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就近入园虽是家庭刚需,却难以全面得到满足。

一位学前教育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城市幼儿的入园半径一般应在0.5~1公里, 农村一般应在2~3公里以内。

“如果幼儿园需要使用校车接送孩子,说明幼儿园规划出了问题,或者优质资源分配不合理。”他说。

今年,市北区秋季入园政策出现了重大变化,就近入园试点取消。全区所有幼儿园分为相对就近入园幼儿园、非相对就近入园幼儿园、企事业单位等举办的幼儿园。相对就近入园幼儿园只剩下两所。

陆蕾介绍,这是因为一方面今年适龄入园儿童人数减少,另一方面青岛市学前教育资源大幅增长。

青岛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22年,青岛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已达110.18%。全市幼儿园数量达2297个,其中普惠性幼儿园2025个,占比达到88.2%。

立法者注意到了学前教育发展的这个趋势。学前教育法草案二审稿明确,学前儿童享有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得到尊重和保护照料、依法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等权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促进适龄儿童在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工作或者居住地方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

与义务教育不同,学前教育不仅可以就近入园,即在居住地附近入园,还可以就便入园,即在父母工作地附近入园。

今年,杭州市滨江区对幼儿园招生推出了新政策,试点“就便入园”:有空余学位的幼儿园,面向周边企业员工子女提供招生服务。只要在滨江区试点园附近工作、交社保,家长就可根据自身情况提出申请。

滨江区滨汇幼儿园服务区范围内有三个小区,在招足户籍地生源后还有空余。幼儿园边上有网易、新华三集团、中南集团、华为杭州研究所等一大批高新企业,幼儿园主动与企业沟通,尝试开展“就便入园”,帮助企业员工解决孩子入园问题。

据报道,目前有5所公办幼儿园开展试点,已累计有1000余户家庭享受到了这一福利。

以学前儿童为中心

草案二审稿对儿童权益保障是多方面的,增设“学前儿童”一章作为第二章,整合草案有关学前儿童权益保障方面的内容,同时增加、完善相关规定,体现学前教育立法以学前儿童为中心。

“教育领域法律对于受教育对象基本上都有专章规定,因为各级各类教育对象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需求,具有明显的教育差异性。”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二勇表示。

“实际上,学前教育法草案形成之前的论证稿里专门有‘学前儿童’一章,但草案删除了专章,二审稿是恢复了论证稿的体例。”上述学前教育专家说。

针对残疾儿童“入园难”问题,草案二审稿规定,普惠性幼儿园应当接收能够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残疾儿童入园,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

草案二审稿同时规定,招收残疾儿童的幼儿园应当配备必要的康复设施、设备和专业康复人员,根据残疾儿童实际情况开展保育教育。

北京一所民办幼儿园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这所幼儿园靠近精神卫生专门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因此有一些孤独症儿童就便入园。

“我们为这类儿童安排融合教育,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并且在考虑引入儿童康复专家开展专门保教服务。”她说。

中国发明协会学前创新教育分会会长程淮认为,让能够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残疾儿童入园,不仅保障了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而且体现了“融合教育”的理念,有利于帮助残疾儿童融入之后的义务教育学习,进而更好融入社会。

近年来,幼儿园安全问题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对此,草案二审稿对强化幼儿园校园及周边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作出进一步规定。

草案二审稿规定,幼儿园应当落实安全责任制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完善安全措施和应急反应机制,按照标准配备安全保卫人员,及时排查和消除火灾等各类安全隐患。

程淮认为,食品安全风险、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人身安全风险等是在园幼儿日常面临的主要风险。幼儿园教职工应增强责任心和主动防范意识,不仅将消除安全隐患落实到制度上,更要落实到日常工作细节中。

强调公益普惠发展方向

实践中有的幼儿园突然关闭,未能妥善安置在园儿童,且拒不退还已缴费用,严重损害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合法权益。

草案二审稿规定,幼儿园变更、终止的,应当提前六个月向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告,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妥善安置在园儿童。

由于出生人口变化,近年来,有的幼儿园面临招生难,于是出现突然闭园甚至跑路现象。

薛二勇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出生率和人口流动等大数据做好预测和研判,为辖区内幼儿园平稳过渡以及学前教育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草案二审稿明确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学前教育。强调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发展方向。

草案一审稿规定,新建居住区等应当按照相关标准配套建设幼儿园。草案二审稿则要求新建居住区按照规定配套建设普惠性幼儿园,并增加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等规定。

“现实中,有的幼儿园建设布局不合理,导致配套小区幼儿难以就近入园,与此同时,对于学前教育资源已经充足的小区,强制要求配建幼儿园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进行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时,要考虑需求与供给的平衡。”上述学前教育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此外,草案二审稿要求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增加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等规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08年,他参与制定相关规划纲要时曾做过测算,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应占整个财政性教育经费的9%。但多年以来,全国只有少数地方达到了这一标准。

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22年,各级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增长最快,达7.29%,但数额最低,为10198.39元,只是普通高等学校的45.9%。

“草案一审稿仅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化教育财政投入支出结构,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但没有对学前教育财政经费的占比作出明确规定,这种模糊性规定可能导致政府部门规避责任,影响学前教育的普惠性。”上述学前教育专家说。

他建议,有必要对学前教育的财政保障问题作更为明确的规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