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中药材价格暴涨频频登上热搜,多家中成药企业回应成本上涨问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7 10:35:28

(原标题:中药材价格暴涨频频登上热搜,多家中成药企业回应成本上涨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林昀肖 实习生莫然 北京报道

近期,中药材价格暴涨的话题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常用药材白术被指“价格疯涨超黄金”,一时间,“白术造福”、“炒黄金竟然不如炒白术”的言论也在社交媒体中出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中药材天地网发现,在安国、亳州、玉林、荷花池四大市场中,几种规格的白术年涨幅在133.33%到258.97%之间。除白术外,小众药材猫爪草也在短短10个月内价格飙升。此后,涨价也表现在香辛料品类药材,胡椒也成为新一轮涨价“明星”。

关于近期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原因,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价格上涨原因较为复杂,包括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导致需求上升、农业劳动力流失和种植成本上升、资源匹配失衡,以及资本炒作和天气变化等。对于今年特有的香辛料品类涨价情况,也有相关市场人士认为,资金热炒是涨价背后的主要原因。

中药材价格波动影响也会影响全产业链,邓勇指出,中药材价格上涨对中草药种植企业、中成药企业和患者端的影响各有不同。对中草药种植企业而言,价格上涨可能会增加中草药种植企业的收入,但同时也会面临种植成本上升的挑战;对中成药企业而言,价格上涨导致中成药产品成本上涨,毛利率下降。面对中药材价格上涨,信邦制药、红日药业、香雪制药等中药企业在互动平台中回应表示,将持续开展中药材品种调研和行情跟踪,把控采购节点,推进中药材成本优化工作。

而在患者端,中药材价格上涨会增加患者的看病成本,有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患者势必会降低选择中医、中药的积极性。谈及如何治理中药材价格上涨问题,邓勇分析称,国家层面可以考虑完善顶层架构和产业利益格局、加强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推广中药材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力度等措施。此外,中成药集采和中药饮片联采的落地,对于改变中药材价格上涨的趋势也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涨价潮”延续

近期,中药材价格暴涨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在2024年4-6月,常用药材白术就被指“价格疯涨超黄金”。据中国药典介绍,白术的功效广泛,主要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及自汗等症状,同时对安胎也有良好效果。


图源:中药材天地网

6月2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中药材天地网数据,其中显示,在安国、亳州、玉林、荷花池四大市场中,几种规格的白术近期价格在140.00到180.00元每公斤之间,年涨幅在133.33%到258.97%之间。其中,在安国市场,统个(指从产地直接收购的不分级的药材整个,未加工的)河北规格的白术年涨幅最高,达到258.97%。该市场规格的白术2023年1月时价格仅为27元每公斤,至2023年10月波动上涨至85元每公斤,而到2024年6月,价格飙升至180元每公斤,近期价格稳定在这一高位。

 

图源:中药材天地网

除白术外,小众药材猫爪草在短短10个月内价格飙升也受到关注。中药材天地网数据显示,猫爪草在四大市场近期价格在430.00元至550.00元每公斤之间,年涨幅在86.96%到155.81%之间。其中,亳州市场规格为家统(人工栽培条件下种植的中药材)河南的猫爪草年涨幅最高,达到155.81%。该市场猫爪草价格在2023年1月份仅为85元每公斤,到2024年6月份达到520元每公斤,其间2024年4月曾一度涨至800元每公斤。

此外,与以往中药材传统品规出现涨价不同,今年香辛料品类也在涨价,胡椒成为新一轮涨价“明星”。有中草药商户向媒体表示,几个月时间以来,眼看胡椒价格从20多块涨到70多块,20多年第一次遇到该情况。查阅中药材天地网数据,不同规格的胡椒在四大市场的近期价格在47.00元每公斤到68.00元每公斤之间,年涨幅在53.49%到94.44%之间。观察其价格趋势图发现,胡椒价格在2024年3月后出现明显上涨,2024年5-6月上涨迅猛,而此前两年间价格较为稳定。

整体而言,根据国家发改委授权发布的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网显示,以年为单位分析,其中冬瓜子、辛夷、朱砂、白术、小通草、通草、栀子、猫爪草为涨幅度最大的八个品种,年涨幅在127.27%~202.88%之间。

邓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中药材近期价格上涨原因较为复杂,首先,是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中医药尤其是中成药原料的消费增加,导致对中药材的需求上升;其次,是农业劳动力流失和种植成本上升,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导致种植成本逐年上涨,影响了中药材的供应量和价格;第三,是资源匹配失衡,中药材生产和价格屡屡失衡的核心原因之一是资源匹配不平衡,导致生产端收益难以稳定;此外,除了需求增加和种植成本上升外,资本炒作和天气变化等也是影响中药材供应量及价格的重要因素。

对于今年出现香辛料品类涨价的原因,也有相关市场人士认为,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参差提供了一定涨幅空间,由此吸引了投资者炒价的目光,资金热炒是背后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市场需求其实并未有太大改变,当前市场中的胡椒价格也颇为混乱。

实际上,今年中药材价格上涨也延续了近年来“涨价潮”的趋势。据介绍,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国内中药材价格进入持续上涨通道,上涨幅度之大,上涨周期之长,在有数据记载的中药材商品史上罕见。尤其是在2023年6月,原来预计的淡季行情并未出现,涨价品种数量和幅度大幅增加,中药材价格上涨呈现加速态势。此后,天地中药材综合200指数、康美中药材价格总指数均在2023年8月前后创下历史新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药材正在经历几十年一遇的“涨价潮”。

影响全产业链

在近年来中药材涨价的态势下,中草药种植相关企业的数量也在快速上涨。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中草药种植相关企业94.92万家,近十年其注册量呈持续正增长态势,注册量自2014年的1.1万家持续增长至2019年的2.63万家,增速维持在10%—60%的区间内。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注册量涨幅超145%,分别达6.57万家、16.2万家。

此后,中草药种植相关企业注册热度不减,2022年、2023年分别注册25.6万家、31.06万家,同比增长58.02%、21.31%。截至目前,2024年已注册12.93万家。从区域来看,河南存量突破十万家,以10.52万家,居全国第一。安徽、云南分别现存9.94万家、9.54万家,位晋前三,此后是山东、甘肃等地。

中药材价格上涨如何影响中草药种植企业?邓勇分析称,价格上涨可能会增加中草药种植企业的收入,但同时也将面临种植成本上升的挑战。此外,由于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增加,种植企业有机会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市场份额。

中药材价格波动也会影响全产业链,对于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中成药企业,有市场观点指出,在集采降价的背景下,中成药生产厂家开始承受中药材涨价压力。邓勇也表示,中药材价格上涨导致中成药产品成本上涨,毛利率下降。对此,中成药企业需要采取措施应对成本压力,如提高产品价格、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效率等。

为应对中药材涨价,部分中成药企业也做出回应,采取相关措施应对中药材价格上涨。佛慈制药于2024年3月发布公告称,鉴于原材料以及生产成本上涨等原因,经研究决定,自2024年3月11日起对主营中成药产品的出厂价进行调整,平均提价幅度为9%。信邦制药也在互动平台回应称,部分中药材价格上涨,对公司成本有一定影响,对于使用量比较大的中药材品种,公司之前根据市场行情进行了一定的战略储备,中药材价格上涨对公司业绩影响目前整体可控。

为应对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影响,信邦制药、红日药业、香雪制药等中成药企业均表示,将加强中药材招标管理,持续开展中药材品种调研和行情跟踪,把控采购节点,推进中药材成本优化工作,最大可能减少和规避中药材价格波动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中成药企业采取加快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等措施。例如吉林敖东在互动平台中表示,在中药制造产业链上游,公司投资建有北方中药材加工基地,成立了专门的中药材饮片公司,并建有自己的梅花鹿养殖基地、人参种植基地、淫羊藿种植基地、金莲花种植基地及其他中药材养殖、种植基地,可以满足公司原材料部分需求。

中药材价格的持续飙升,也无疑会引发患者用药贵的问题。邓勇指出,中药材价格上涨会增加患者的看病成本,当前,一些医院已经感受到中药饮片价格的上涨,这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选择和负担。也有多位业内人士强调,当中药失去了“简、便、验、廉”的优势,患者势必会降低选择中医、中药的积极性,进而减弱整个行业的发展动力。

因此,中药材价格的持续上涨也需得到有效治理。邓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国家层面在治理中药材价格上涨问题时,可以考虑以下措施:首先,是完善顶层架构和产业利益格局,重构中药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其次,是加强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建立更加灵敏的市场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市场动态,防止价格异常波动;此外,是推广中药材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药材种植现代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供应量;最后,是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扶持,鼓励中药材种植,稳定市场供应。

当前,随着中成药集采加速落地,行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高,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这对于改变中药材价格上涨的趋势有一定的遏制作用。邓勇也认为,中成药集采和中药饮片联采在遏制中药材价格上涨中可以发挥一定作用,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提高中药材的采购效率,从而减轻中成药企业的成本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