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中银消金出清不良资产:不良率飙至3.47%

来源:中访网

作者:华博观察

2024-06-17 09:57:00

(原标题:中银消金出清不良资产:不良率飙至3.47%)

2022年12月30日,银登网发布《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原试点机构范围基础上,将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纳入试点机构范围。此后便陆续有消金公司在银登网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处置自己的不良资产。

据统计,2024年年内共有13家消费金融公司在银登中心发布108条不良贷款转让项目信息。其中,仅中银消费金融一家就发布了42期不良贷款转让公告。

2023年不良率高达3.47%,处置不良资产速度加快

6月7日,中银消金在在银登中心连发八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公告(2024年35期-42期),该批次本息金额合计为5.09亿元,债务人均为个人,贷款类型均为信用类消费贷。

而就在不久前的6月5日,中银消金发布九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公告,共涉及1.51万笔贷款,按贷款五级分类均被划分为损失类,未偿还本息总额合计约18.79亿元,合计起拍价总额为7224万元。

据了解,中银消金于2023年1月开立不良贷款转让账户,是第二家参与处置不良资产的消金公司。2023年,中银消费金融在银登中心仅挂牌4单不良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合计约6.4亿元。而2024年,中银消金挂牌的不良资产包较2023年翻了10倍,累计拟转让金额约67.39亿元,同样翻了10倍。

中银消金之所以大量处置其不良资产,不良率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至2023年,中银消金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94%、2.8%、3.47%,呈现逐渐上涨的趋势;各报告期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21.27%、280.16%和231.00%;各报告期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34%、13.68%、12.24%,均呈现下滑趋势。

有业内人士指出,除中银消金外,其他消费金融公司也均在加速处置不良资产,除经济下行的压力,还受两点影响,其一是个人类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机构范围扩大,大量消费金融公司获得批量转让许可;其二是消费金融公司的观念发生转变,过去消金公司主要依靠自身来处置不良贷款,但是如今依靠批量转让可以更快处置不良资产。

但是也有评论表示,处置不良资产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以中银消金6月5日的转让项目为例,该资产包本息总额高达18.79亿元,但是不良贷款项目主要集中在损失类贷款,加权平均逾期天数均在1200天以上,而起拍价仅为7224万元。这意味着该笔不良资产存在较高的回收难度和潜在风险,会增加投资者收购时的顾虑。

2023年增收不增利,面临大量投诉

5月10日,中银消金发行了2024年第一期金融债券,实际发行规模15亿元,同时公布了其2023年业绩情况。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银消金总资产为748.16亿元,同比增长16.17%;发放贷款719.48亿元,同比增长16.42%。报告期内,中银消金实现营业收入78.56亿元,同比增长16.24%;实现净利润5.37亿元,同比减少15.03%。

除了增收不增利,中银消金的自营业务发展相对比较迟缓。据悉,中银消金与蚂蚁消金、美团、字节、360四家平台合作的贷款余额分别为102亿元、117亿元、55亿元、85亿元,合计359亿元,占线上贷款比重为79%,占总贷款比重也超过一半,约为50.07%。但是其自营产品“好客贷”业务余额仅有14.19亿元,占线上贷款比重为3.16%。

另一方面,中银消金也面临着消费者大量投诉。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中银消金旗下的新易贷累计投诉量已经达到2800条,涉及征信、私自扣款和暴力催收等问题。

6月13日,一名消费者查询征信发现,征信显示2022年12月22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向其发放过一笔3000元的贷款,但其本人从未在该平台借过款。同时在该消费者征信被中银消金查询过好几次,根据查询日期,也并未发现当日有借款行为,因此要求中信消金撤销征信。

同日,另一名消费者反映称,自己的银行卡没有签订中银消金的代扣协议和免密支付 ,却被中银消金自动扣款。

另有数据显示,2023年,以中银消金为原告的诉讼案件有14314件,同比增加30.32%,诉讼案件的案由多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出品|华博商业评论

邮箱|hbsypl2023@163.com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