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奥特曼”们的IP账单,布鲁可背负对赌协议冲刺上市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5-27 21:03:42

(原标题:“奥特曼”们的IP账单,布鲁可背负对赌协议冲刺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雅琪 报道

国内最大的积木品牌布鲁可,在成立的第十年,向资本市场发起了冲锋。

近日,布鲁可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挂牌上市,高盛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布鲁可曾获得众多明星创投的青睐,包括云锋基金、君联资本、源码资本等。

布鲁可在成立之初仅以积木类销售为主,直至2021年获得奥特曼的IP授权后,才逐渐飞升,营收猛涨。

这也是市场所担忧之处。在招股书中,布鲁可承认,奥特曼产品占公司大部分的收入,这一IP在中国的授权到期时间为2027年,而亚洲9个国家的授权到期则是在明年

营收大部分来自于奥特曼,也就意味着一旦失去这个大IP,布鲁可的业绩可能受到影响。

布鲁可投资人对其资本之路也有“约束”和“期待”,与之签订了严苛的对赌协议。根据招股书,如果布鲁可未能在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上市,或出现创始人严重违约、离职等情况,优先股股东可以行使赎回权

不确定的奥特曼

虽然被称为是“中国版乐高”,但布鲁可的进击之路,靠的是小朋友心目中的英雄奥特曼。

在没有拿下奥特曼的IP授权之前,布鲁可切入的是细分赛道,专于大颗粒积木产品,并逐渐成了中国儿童积木的头部企业。

在触及天花板后,布鲁可转向IP合作,一如行业的其他同行。2021年,布鲁可获得了“奥特曼”的IP授权,当年,布鲁可与“奥特曼”签订了授权协议,获得了在中国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奥特曼拼搭角色类玩具的授权,相关产品于2022年开始正式销售。

至此,布鲁可业绩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2021年至2023年,布鲁可营收为3.30亿元、3.26亿元、8.77亿元,走出了一条向上曲线;毛利也随之上涨,分别为1.23亿元、1.23亿元、4.15亿元。

业绩虽在向好,布鲁可的盈利表现却相对起伏。2021年至2023年,布鲁可连亏三年,分别亏损5.07亿元、4.23亿元和2.07亿元,直至今年一季度才扭亏为盈。

今年一季度,布鲁可录得4.66亿元的营业收入,利润额为4671.1万元,经调整后利润额为1.2亿元。

拆解布鲁可的营收贡献来源,可以发现拼搭角色类玩具已经成为它绝对的营收支柱。去年,布鲁可拼搭角色类玩具所贡献的营收是7.6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高达87.7%;今年一季度,这一比例继续飙升至97.4%。

由此可见,拼搭角色类玩具对布鲁可“很重要”,但能不能拿得稳,却并不见得。据招股书,布鲁可手握30多个知名IP的授权,包括漫威、奥特曼、变形金刚、火影忍者等,而这其中火影忍者、漫威无限传奇、漫威小蜘蛛和他的神奇小伙伴们等IP将在明年到期。

在自有IP开发方面,布鲁可则相对较弱。

招股书显示,目前,布鲁可已成功推出了2个自有IP,分别为儿童益智类的百变布鲁可和传统文化主题的英雄无限。

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布鲁可的核心IP授权期普遍较短,很多将在1-3年内到期,这就意味着布鲁可需要不断续约这些IP,否则营收将面临不确定性。

布鲁可在招股书中也提醒,其授权协议通常为期1-3年,一般不会自动重续。“公司也无法保证总能以类似条款成功重续或维持授权协议,或根本无法重续或维持有关协议”。

背负对赌协议

布鲁可的控股股东是朱伟松,他曾与林奇、陈礼标联合创立了上市公司游族网络。

2014年,游族上市之年,朱伟松创办了布鲁可,2016年,朱伟松从游族网络辞职,专注布鲁可的运营。

布鲁可发展以来,受到了众多知名创投的青睐,朱伟松也深谙资本运作。就在布鲁可递交招股书之前,朱伟松还进行了一次套现:今年4月,其通过Smart Bloks向5位机构投资方转让股份,成本为 32.27元/股,由此套现约7585万元。

在推进上市的过程中,布鲁可更与投资者签订了对赌协议。招股书显示,协议约定,如果布鲁可未能在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上市,或出现创始人严重违约、离职等情况,优先股股东可以行使赎回权。

这就意味着,布鲁可一旦上市不顺利,其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值得关注。

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下来,布鲁可上市似乎非常迫切。但资本市场是否能够买账,则需要反复论证。

招股书中,布鲁可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其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三的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2023年实现GMV约18亿元,市场份额为6.3%,这与前两名的乐高、万代有相当的差距:前两名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9.5%和35.9%,已经占去了大半壁江山。

按照这样的市场份额来看,资本市场对布鲁可的估值表现其实是抱有保留态度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港股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同业竞争中,一般会给到老大、老二超过80%的市场估值,到了老三估值就要小很多了,何况这个老三市场份额跟老大、老二没有办法比。

放在整个市场来看,投资者更愿意将布鲁可与泡泡玛特、奥飞娱乐等相比较。无论是自有IP的开发进度或者是营收的可确定性,布鲁可的优势也并不突出,这或导致市场对之态度审慎。

目前,泡泡玛特的市值在490亿港元左右,目前动态市盈率为41倍左右。泡泡玛特去年实现营收63亿元,同比增长36.5%,数倍于布鲁可;奥飞娱乐目前的市值为99亿元左右,动态市盈率在49倍左右。奥飞娱乐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7.39亿元,同比增长3.09%;归母净利润9364.26万元。

以此对比,布鲁可无论是营收或者利润,与上述两家头部公司都相去甚远。因此,在当前港股市场较为理性的情况下,布鲁可还需要更多地对外传递它的独特性,以及搭建自己的护城河。

一位港股投资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如果布鲁可上市,以前几轮的估值,布鲁可能以较高的价格发行,但是也会较快恢复合理的水平。长期来看,理性的价格应该是在15-16倍市盈率左右。”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1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