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报道

大消息!证监会紧急回应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17 16:53:04

市场全天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盘面上,PCB概念股持续爆发,斯迪克20CM涨停,逸豪新材10个交易日涨超150%;苹果概念股震荡走强,鹏鼎控股、东山精密、领益智造涨停。车路云概念股开盘大涨,华铭智能、索菱股份、长江通信等涨停。电网概念股表现活跃,长城电工、保变电气涨停。下跌方面,煤炭股展开调整,晋控煤业跌超5%。

板块方面,PCB、苹果概念、车路云、光刻机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电商、钢铁、家用轻工等板块跌幅居前。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600只个股下跌。

截至收盘,沪指跌0.55%,深成指涨0.31%,创业板指涨0.83%。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516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965亿。

泛科技方向全线爆发

今日,A股市场依旧延续分化整理格局,沪指承压,创业板指领涨。

具体而言,泛科技方向迎来全线爆发,消费电子涨幅居前,核心标的立讯精密一度涨逾9%逼近涨停,收盘涨幅达7.71%。消息面上,除了果链概念近期带来的催化外,立讯精密昨晚发布了关于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采用自主行权模式的提示性公告。

此外,受消息利好催化,“车路云”一体化概念同样表现强势。

消息面上,近日,在湖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上,武汉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重大示范项目已获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备案金额约170亿元,拟于2024年6月开工。

目前来看,市场短期热点仍然偏向科技股,尤其是“科特估”概念火热。科技股由于其一定的成长属性,拥有特定的估值方法。不同类型的科技股其特性和估值方法各异。那么,“科特估”行情应该如何看待?能否形成一个新主线?

招商证券认为,按照渗透率不同阶段、成长潜力等特质,科技股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现金流型科技股、周期型科技股和赛道型科技股,不同类型的科技股提升估值的条件不同。其中A股中的消费电子和半导体景气趋势改善、AI相关领域静候技术突破,恒生互联网静候利率下行,未来都有提升估值的逻辑和可能。

不过,随着泛科技股再度登上台前,不少投资者关心市场是否会重新回到“题材”、“小票”的模式中去。兴业证券提示称,本轮科技股反弹并非普涨,内部分化剧烈,依旧是龙头风格占优、高景气占优。因此,景气才是检验科技行情的核心标准。

另一方面,以权重蓝筹方向延续调整,地产、钢铁、煤炭等板块跌幅居前,拖累沪指下行。消息面上,近日茅台酒批发参考价持续下跌引起市场关注。

酱酒平台“不二酱”数据显示,2024年茅台飞天(散)53度/500ml批发参考价跌破2400元/瓶大关,报2320元/瓶。此外,有电商平台对飞天茅台53度/500ml报价已低至2200元/瓶。

对此,据南财快讯,针对“是否会采取减少出货量等措施来阻止价格下跌”一事,贵州茅台的投资者关系部门相关人士回应称:“公司有自己的发货节奏,年初就已经制定了(计划),也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

整体而言,近期资金的追高意愿并不强烈,但沪指在3000点附近具有一定的支撑力道。不过市场分析人士称,指数想要真正意义上的止跌企稳的话,仍需向一根放量长红予以确认。存量博弈的环境短期无法改变的背景下,盘面的结构性分化或仍将延续,应对上重点留意泛科技方向中热点轮动机会。

融资客加仓股出炉

近日,有关转融通的事闹得沸沸扬扬,有自媒体称“转融通疯狂报复,(6月12日)一天新增近1.7亿股”。对此,证监会已经作出回应。

据证监会网站6月16日消息,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融券与转融券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6月12日转融券出借数量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指数成分股半年度调整导致转融券“还旧借新”,即收回被调出成分股等存量出借股份,同时出借新纳入的成分股等。自媒体引用个别交易日新增出借数据,忽略了存量收回、余额减少的情况。

从数据来看,6月11日(周二)、6月12日(周三)新增出借2.8亿股、1.7亿股,同时收回8.6亿股、0.5亿股,两天转融券余量实际累计净减少4.6亿股,当周转融券余额下降54亿元,降幅14%。

今年2月6日,证监会要求以当日转融券余额为上限,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该政策仍在严格执行,未发生变化。截至6月14日(上周五),全市场转融券余额340亿元,较2月6日政策发布时下降536亿元,降幅61%,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转融券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0.05%。

下一步,证监会将持续加大行为监管和穿透式监管力度,对大股东、相关机构通过多层嵌套、融券“绕道”减持限售股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转融券余额下降的同时,市场融资余额近期也有回升迹象。

截至6月14日,深沪北两融余额为15064.66亿元,与前一周末相比增加25.68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4728.49亿元,一周增加30.97亿元。

分行业看,6月以来,申万所属一级行业有7个行业融资余额增加,电子行业融资余额增加最多,增加14.46亿元。融资余额增加居前的行业还有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石油石化等,融资余额分别增加9.74亿元、8.15亿元、6.72亿元。

从个股来看,6月14日共有1572只股获融资净买入;净买入金额在千万元以上的有146只,其中17股融资净买入额超5000万元。长江电力、贵州茅台、中远海控、国泰君安、海通证券、景旺电子等获融资净买入额居前。

拉长时间线,6月以来,41只个股获得融资净买入超亿元,贵州茅台、北方华创、中远海控、牧原股份的净买入额居前,均超6亿元。其中电子行业中,北方华创、深科技、京东方A、中芯国际、通富微电的融资净买入额居前,均超2亿元。

外资掘金中国资产

除了融资资金,北向资金近期也在密集“掘金”A股市场。

被视为海外“聪明钱”的北向资金,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截至6月12日,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775亿元,远超2023年全年437亿元的净买入额。其中,电子、有色金属、银行等板块最近一个季度均迎来北向资金百亿元以上加仓。申万公用事业和电力设备板块也分别获增持91亿元和73.26亿元。业内人士认为,这反映出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兴趣增加。

与此同时,摩根大通、贝莱德、美林国际、巴克莱银行、高盛、花旗等外资巨头均于近期纷纷加仓A股。

其中,截至5月9日,摩根大通证券以自有资金持有宏川智慧1990.98万股,相较于一季度末增持了83.65万股。截至5月6日,美林国际与巴克莱银行新进成为凡拓数创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量分别为69.58万股和62.4万股。

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自二季度以来,也加仓了多家上市公司,包括特一药业、塞力医疗和克劳斯,新进成为上述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花旗的最新动作,则同样在上市公司公告中被曝光,花旗在5月新进成为克劳斯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此外,红豆股份、集友股份、杉杉股份、通策医疗等个股也获得外资加仓。

港股方面,5月31日,贝莱德增持中国中免H股19.95万股;5月30日,摩根大通增持中国中免H股73.92万股,每股均价为65.06港元,增持总金额为4809万港元。花旗及美国私人银行布朗兄弟哈里曼公司同样出现在中国中免H股的加仓者名单上。此外,招商银行H股、香港交易所也获得多家外资增持。

中金:A股仍有较好吸引力

最后,回到A股市场后续走势上来。

近期,市场的存量博弈和配置保守化特征更加明显,机构普遍认为,市场结束调整需要等待流动性与政策催化。不过,中金公司指出,今年投资者预期最为悲观时期已经过去。

从估值与大类资产比价、交易情绪和投资者行为三方面来看,当前A股处于“相对底部区间”,指数层面大幅下行的风险有限。三季度企业盈利仍处于磨底期,投资者对于地产基本面和后续政策力度仍有顾虑,行情将在犹豫中展开,后续A股整体有望在震荡中逐步上移。

往后看,2月以来的修复行情虽有波折但仍有望延续,下半年财政与货币协同发力是重点,地产仍是市场关键“胜负手”。当前中长期改革关注度提升,7月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有望进一步明确中长期改革方向,资本市场改革也正在有序推进。

伴随近期指数调整,中金公司认为,当前A股市场估值具备较好吸引力,对后续市场表现不必悲观,短期波折不改长局。

配置方面,短期有政策红利预期的科技创新领域,尤其是具备产业自主逻辑的板块有望表现相对活跃;外需较好背景下出口链行业和全球定价资源品仍有配置机会;红利资产近期虽有调整但中期趋势未变;新能源等绿色板块重点关注近期产业政策的边际变化,有助于逐步扭转投资者审慎预期。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24

证券时报网

2024-06-2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