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
2025-11-27 08:39:00
(原标题:英国预算案获市场认可 英债收益率走低 先锋与RLAM等巨头入场加仓)
智通财经APP获悉,周三,先锋集团和皇家伦敦资产管理公司(RLAM)购入了英国国债。英国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的预算方案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这推动了自四月以来较长期英债的最大涨幅。
和许多同行一样,先锋集团国际利率主管Ales Koutny在预算出台前已减少了持有的英国国债数量,因为他预计届时市场波动会加剧。但他表示,在里夫斯发表声明提高税收并巩固英国财政状况之后,他于周三又重新开始购买 30 年期债券。他称,鉴于当前价格过于悲观,他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投资比重。
Koutny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预算并未对英国脆弱的财政状况产生太大影响。但市场仍为该国贴上了过高的风险溢价标签。”
30年期英国国债因对经济前景的反应更为敏感,因此在周三引领了债券市场的上涨。其收益率下降了 12 个基点,这是自 4 月以来(也是贸易关税冲突最严重的时期)的最大单日跌幅。
但最初的市场反应却并不明确:起初,在英国财政监管机构错误发布预测之后,英国国债的价格先是上涨随后又下跌;而在此之后,里夫斯才向议会提交了相关方案。
RLAM利率与现金业务主管Craig Inches利用了这种波动性,当债券价格上涨时他便卖出债券,而当价格下跌时他又会重新买入。他在各类基金中都持有英国国债的长期头寸。
RLAM 预计,严厉的税收政策将对家庭造成沉重负担,抑制经济增长,并为英国央行进一步降息创造条件,同时也会为债券市场带来利好影响。
Inches还表示,里夫斯今年也得益于债务管理办公室谨慎的发行策略。这一策略使得英国国债得以取消部分拍卖,从而在周三进一步推动了长期债券价格的上涨。Inches解释称:“直到 2026 年 4 月,我们才能获得足够规模的长期债券供应。所以,如果英国经济开始复苏,那么长期债券供应很可能会出现短缺。赶紧抢购吧!”
在政策泄露事件以及对提高所得税政策的重大调整之后,里夫斯表示政府将采取更为谨慎的借贷策略。当投资者仔细研究预算细节时,得出的结论是:一系列的增税措施和支出承诺使得里夫斯能够增加一个关键的现金储备。这使得英国政府在债券市场上的处境相对更加稳固,从而减少了明年再次出台增税计划的必要性。
周三,英镑兑美元汇率升至 1.32 美元上方,债券价格也有所上涨,这使得 10 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连续第五天下降至 4.42%。英国各大银行引领富时 100 指数上涨了 1%。
瑞穗银行伦敦宏观策略主管Jordan Rochester说道:“对我们而言,重要的是数字而非具体事件本身。看来市场对此次事件的风险反应还算不错。”该银行建议客户在预算公布后“重新投资英国国债”。
周三英国国债价格的上涨标志着英国国债收益率上升态势的结束。9 月 3 日,里夫斯给出预算案出台日期,当天 30 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达到了自 1998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自当天的高点以来,收益率已下跌超过 50 个基点,此次上涨还得益于市场预期英国央行将比此前预计的幅度更大地降低利率。
财政缓冲远超预期
交易员们关注的焦点在于英国政府的财政缓冲——这实际上是对里夫斯在违反政府自行设定的规则之前所能采取行动的范围的一种衡量。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领导的政府已制定了两项财政规定,旨在争取债券投资者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里夫斯所称的“稳定性”规定:即日常政府开支应由 2029 - 2030 财政年度的税收收入来覆盖。
除了显示存在超出预期的 220 亿英镑的缓冲资金外,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还下调了其经济增长预测,以反映更低的生产率假设,同时预测通货膨胀率将上升,工资增长也将更为强劲。
分析指出,英国不断扩大的财政缓冲空间将使英国国债免受预算公布前交易员们可能设想的某些最糟糕情况的影响。这个缓冲空间比市场预期的要大得多,而且有足够的余地让英国政府应对收入方面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情况,这对投资者在英国资产上所设定的风险溢价而言是个好消息。
其原则是,借款仅用于投资。而里夫斯此前在 3 月份仅预留了 99 亿英镑的缓冲资金(实际上就是一笔她可以提取而不违反规定使用的备用现金),但现在这一数额已大幅增加,远远超过了平均估计值 150 亿英镑。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财政紧缩政策的滞后性引发了人们对里夫斯计划可信度的质疑。英国政府正试图在债券持有者对财政审慎性的要求与立法者今年已经对削减开支措施表示反对的政治现实之间找到平衡。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担忧,但周三市场的积极反应表明,投资者对英国的财政走向比之前更加乐观了。TwentyFour Asset Management基金经理Gordon Shannon表示:“头寸已得到调整,英国的反通胀趋势因能源费用的降低而得以延续,而借贷或发行方面没有重大意外情况也帮助缓解了市场紧张情绪。从更为严峻的角度来看,预算方案对中期经济增长的潜在拖累也将给英国国债收益率带来下行压力。”
财闻
2025-11-27
观点
2025-11-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7
观点
2025-11-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