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高文院士:算力网将根本上改变文化产业,打破“AI+文化”壁垒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26 11:23:20

(原标题:高文院士:算力网将根本上改变文化产业,打破“AI+文化”壁垒)

南方财经记者张梦琦  广州报道

“未来,中国算力网将实现‘像使用电力一样便捷使用算力’的目标,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文化内容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模式,极大地催生文化新质生产力。”11月26日,在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广东·广州)主题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高文向大家作《中国算力网计划与鹏城脑海大模型》的主旨演讲,详解中国算力网的建设路径,及对文化产业带来的重要意义。 

继热力、电力之后,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算力正在加速释放。2022年“东数西算”工程启动,明确把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作为基建投资对象进行布局,标志着我国算力消费模式的根本性变革。算力正成为各行各业的基础性生产要素。

“算力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算力网的建设将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高文认为,算力发展将降低“文化+科技”的创新门槛与成本。通过将稀缺且昂贵的超级算力、智能算力转化为便捷可及的公共服务,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也能以合理成本调用强大AI工具进行创作,打破了过去仅大型科技公司才能主导的“AI+文化”壁垒。 

而在内容生产层面,算力网将赋能文化内容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生产,从创意生成、内容制作到后期处理,均可获得强大的AI算力支持。这将催生全新的文化业态与沉浸式体验。作为元宇宙、虚实融合等前沿概念的基石,其强大算力支撑大规模高并发的实时3D渲染,使沉浸式文旅、线上虚拟演唱会、数字博物馆等体验更加真实流畅,从而拓展出全新的文化消费场景。

“算力网的建设将加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创新发展。在核心算力的支持下,文物可实现高精度三维数字化重建,AI可对古籍进行自动标点、翻译与语义解析,甚至令历史人物以数字人形式‘复活’并实现互动,为传统文化的保存、研究与活化提供前所未有的技术路径。”高文说。

那么,如何像建设电力网一样建设算力网?

高文所在的鹏城实验室,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围绕“东数西算”“数字中国”“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等国家重大战略,牵头推进“中国算力网”的研发与建设。作为算力网的核心技术底座,鹏城云脑系列的迭代升级成为系统性突破的重要见证。 

其中,“鹏城云脑Ⅱ”是由鹏城实验室研发的人工智能算力基座型超级计算机,也是国内首个全面自主可控的E级智能算力平台。目前,鹏城实验室正在推进“鹏城云脑Ⅲ”的建设工作,预计明年完成。

“中国算力网是国家级的算力基础设施。如同从电力跨越到电力网,鹏城实验室联合各方战略科技力量,全力推动中国算力网的研发与建设,打通数据孤岛,显著提升数据应用效率。”高文表示,中国人工智能需要自己的大模型底座,来承载以中文语料和中国历史的文明传承,推动“AI+文化”产业的融合与创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