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
2025-11-26 08:07:18
(原标题:新股消息 | 新国都(300130.SZ)递表港交所 全球累计销售电子支付设备超5000万台)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11月26日披露,深圳市新国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国都,300130.SZ)递表港交所主板,中信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据招股书,近15年来,新国都在全球累计销售电子支付设备超5,000万台,业务足迹覆盖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招股书显示,新国都是一家深耕中国、覆盖全球的行业领先支付技术服务供货商。公司的营运覆盖整个支付技术产业链。凭借策略性部署全方位、多场景及多形态数字支付服务,提供集“支付硬件+支付服务”于一体的模式,向生态圈内的用户提供整合式、端到端数字支付技术解决方案。
以“支付硬件+支付服务”双引擎战略驱动,新国都建立了多元化的支付产品及服务体系,使我们能向广泛的生态系统参与者提供端到端支付解决方案,包括金融机构、持牌收单机构、中小企业、商业及工业企业、从事外贸的商户及电子商务平台。公司的综合产品与服务涵盖支付终端、国内及国际收单、跨境收款服务以及一系列增值服务,旨在通过智能化、技术驱动的解决方案满足复杂商业及跨境交易环境中的多样支付处理需求。
下图列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新国都已达成的主要业务亮点:
配合支付硬件全球化战略,新国都稳步推进硬件业务的全球部署,积极拓展并优化海外销售网络,同时加快产品创新与迭代,以巩固在国际重点市场的竞争地位。公司已在印度支付硬件市场建立并持续强化领先地位,并战略性拓展至欧洲与日本等高价值市场。为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公司在海外市场不断强化本地化运营能力,以实现更深入的渗透与可持续增长。近15年来,新国都在全球累计销售电子支付设备超5,000万台,业务足迹覆盖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连接至公司NEXGO CLOUD平台的终端数量超过100万台。
新国都积极把握中国收单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通过全资附属公司嘉联支付有限公司开展全国范围的收单业务。凭借广泛的合作银行网络,公司已建立起完善的“支付+运营”服务体系,为来自不同行业及各种规模的超过2,000万名客户提供便捷的支付与结算服务。公司的服务主要包括:银行卡收单;二维码收单;以及场景化增值数字解决方案。
公司已战略性地拓展至跨境支付和全球收单业务,并建立了支持两条业务线的全球牌照框架。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新国都已取得卢森堡支付机构(“PI”)牌照、香港金钱服务经营者(“MSO”)牌照和美国货币服务业务(“MSB”)牌照,为同时开展跨境支付与全球收单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合规基础。依托其跨境支付品牌PayKKa,公司推出了多元化的解决方案组合,包括B2B外贸收款、B2C电商收款以及全球收单。
公司还持续加大对以AI为代表的前沿技术的战略投入,积极拓展其在相关领域的业务范围。公司正在探索AI技术能够帮助企业与商户提升运营效率、实现降本增效的新应用场景,从而推动业务结构与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于往绩记录期,新国都成功推出首款智能体产品,其依托通用型AI技术,可根据不同行业客户的特定需求量身定制。该产品已于数字营销、白色家电、音乐及动画等若干垂直领域实现初步商业化部署。
财务资料
收入
于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别录得收入43.15亿元(人民币,下同)、38亿元、31.46亿元及15.27亿元。
年/期内溢利
于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别录得年/期内溢利4455.4万元、7.54亿元、2.32亿元及2.74亿元。
毛利/毛利率
于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别录得毛利10.39亿元、14.37亿元、12.16亿元及5.15亿元,对应毛利率分别为24.1%、37.8%、38.6%及33.7%。
行业概览
全球支付行业涵盖硬件及软件两大维度,共同构建现代支付生态系统的运行基础。该行业包括银行及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支付服务,该等机构建立了安全的支付结算与清算系统,以支持消费者将资金从银行账户转移至商户。
全球支付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支付服务提供商、发卡银行、数字钱包、收单银行、收款银行、结算所、聚合支付服务提供商、商户、消费者及POS终端制造商。
支付行业的整个价值链,从基本的技术基础设施(如支付硬件制造、支付软件及支付SaaS),延伸至核心的交易服务(包括境内收单、海外收单及跨境支付)。在中国的主要支付行业参与者中,只有少数综合性支付服务提供商能够在整个产业链上实现多维度的业务覆盖,其中涵盖硬件制造、软件、SaaS、境内╱海外收单以及跨境支付。
近年来,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经济增长的推动下实现快速发展,人均GDP和消费总额的提升便是凭证。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及大数据等支付技术的进步,该行业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以TPV计,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近年来保持稳健增长,从2020年的人民币294.6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331.7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0%。展望未来,随着二维码支付、聚合收单及数字人民币持续融合,以及平台型商户对统一收单运营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预计到2029年中国第三方支付TPV将达人民币392.7万亿元,这意味着2025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3.7%。
近年来,数字支付工具日益普及并融入更广泛的支付场景,推动了综合数字支付市场的增长,而消费场景的多元化预计将进一步驱动市场扩张。中国综合数字支付市场的TPV从2020年的人民币192.8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268.6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8.6%,而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365.8万亿元,2025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7.2%。
聚合收单市场方面,近年来,条形码及二维码支付方式广泛应用显着推动收单业务的增长。展望未来,不断扩大的商户基础将推动收单服务需求持续攀升。聚合收单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人民币82.1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108.9万亿元,2020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3%。未来,收单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9年增至人民币181.2万亿元,2025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10.9%。就细分市场而言,二维码收单市场规模增长更快,复合年增长率为14.7%。
跨境数字支付市场,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市场逐步扩张,这得益于海外市场的强劲需求及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及覆盖全球的物流网络发展。电商活动激增继而推动B2C跨境数字支付行业的增长。同时,中国公司扩大海外业务趋势日益明显,这将进一步推动B2B跨境数字支付格局的演变。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及中国国内贸易环境持续演变,并在市场持续整合及支付技术进步的支撑下,跨境数字支付市场有望实现增长,这或可提高交易的效率及便利性。按TPV划分的中国跨境数字支付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人民币3.1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7.5万亿元,2020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4.7%,并预计将于2029年增至人民币20.6万亿元,2025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21.7%。
董事会资料
董事会由十名董事组成,包括五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股权架构
单一最大股东、公司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刘祥先生持股24.32%,非执行董事江汉先生持股6.43%,刘祥先生之胞弟刘亚先生持股2.90%。
其他A股股东合计持股66.35%。就董事所深知,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他A股股东超过80,000名。
中介团队
公司法律顾问:有关香港法律:中伦律师事务所有限法律责任合伙;有关中国法律: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独家保荐人法律顾问:有关香港法律:汉坤律师事务所有限法律责任合伙;有关中国法律:汉坤律师事务所。
申报会计师:大华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行业顾问:弗若斯特沙利文(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合规顾问:国信证券(香港)融资有限公司。
智通财经
2025-11-26
智通财经
2025-11-26
智通财经
2025-11-26
智通财经
2025-11-26
智通财经
2025-11-26
智通财经
2025-11-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