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观点
2025-11-26 03:57:00
(原标题:提前落地万店 “雪王”幸运咖门店达标第一梯队只是混战开始)
观点网 幸运咖的“万店目标”,比原计划实现得更快了些。
11月24日,幸运咖在其官方平台宣布“全球门店突破10000家”。而根据相关消息,幸运咖原计划于2025年底前实现这一目标。紧赶慢赶之下,幸运咖提前一个多月进入“万店时代”。
不过,在它之前,国内已有两家拥有万店规模的连锁咖啡品牌。随着幸运咖的晋级,“三足鼎立”局面已然形成,行业第一梯队内的玩家接下来又会如何竞逐?
混战中的万店目标
在蜜雪集团的品牌生态中,幸运咖起步稍晚。相较于1999年正式启用的“蜜雪冰城”,现磨咖啡品牌“幸运咖”直到2017年才诞生,两者间隔了近二十年。
之所以推出“幸运咖”,蜜雪集团曾解释为是预见到中国市场对现磨咖啡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并基于“蜜雪冰城”的成功经验,推出现磨咖啡品牌“幸运咖”,以拓展其产品品类。
咖啡市场可分为即饮、现磨、速溶三大板块。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速溶咖啡因其便于运输、价格亲民,为国内市场的主流,雀巢、麦斯威尔等为代表性品牌;现磨咖啡市场则长期由星巴克主导,占据高端消费场景;而即饮咖啡受限于保存需求,往往含有更多添加剂,在消费者心中并非咖啡饮品的首选。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观念的转变以及即时零售平台的发展等多种原因,咖啡从小众产品逐渐被更多人接受。据Frost & Sullivan(弗诺斯特沙利文)数据,2015-2019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为23.5%。
其中,更能满足社交场景需求的现磨咖啡产品,受到新生代消费者的追捧。根据艾瑞咨询和饿了么数据,中国现磨咖啡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8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191亿元,2017-2022年CAGR高达33.2%,高于同期现制茶饮行业的19.8%。
也正是伴随这样的市场需求变化,一批咖啡品牌起步发展。
在幸运咖成立的同年,瑞幸咖啡于10月,在北京开出首店;11月,M Stand在上海开出第一家门店。此后,不少早期扎根单一城市的咖啡品牌,借助升温的市场及资本力量,走出起源地,开启全国化扩张。
例如,2012年成立于上海的Seesaw咖啡,在2017年迈出本地市场,向更多一线及核心一线城市拓展;2015年同样起源于上海的Manner咖啡,在2019年启动全国化布局;M Stand也在2021年开出首家上海外的门店……国内的咖啡消费,正从核心城市向更广阔市场渗透。
不过,幸运咖的万店主要来自近两年的贡献。就市场拓展而言,可以说,幸运咖在早期是相对失速的。
在2017年品牌成立至2020年的早期发展阶段,幸运咖的重点放在门店与产品模型的打造,以及团队组建上。
2019年,幸运咖实现与集团公司的管理、研发、采购、物流、工厂资源的无缝对接。也正是基于此,为后期的“低价”奠定了基础。2020年,幸运咖以河南市场为主,正式开放加盟业务,并在2021年全面开放中部地区加盟。
而此时,幸运咖的门店数量甚至未能超过500家门店,且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蜜雪集团的大本营河南省内。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网络公开资料,商业客整理
有了前期供应链基础,再加上来自加盟的力量,幸运咖实现几何倍数的加速扩张。在2022年上半年,六个月时间内幸运咖实现了超500家门店的新开数量,门店数量成功突破1000家。算下来,平均每月新开门店超80家,这意味着,每天都有2-3家幸运咖开业。
截至2022年末,幸运咖门店数量突破2300家。此后两年,该品牌加速在省外的布局,至2024年底,门店总数跃升至4600家,覆盖全国30余个省份,进入中国现磨咖啡行业前列。
今年早些时候,曾有消息称幸运咖定下全年门店破万的目标。直到11月24日,官微发布的消息,证实这一目标提前达成。
这意味着,幸运咖在11个月的时间里新增门店超5400家,平均每月新开约490家,相当于每天有16家新店开业。
狂飙的一年,让幸运咖成为瑞幸、库迪之后,第三家拥有万店的连锁现磨咖啡品牌。
发展的下一落点
但实际上,幸运咖用了更长时间跻身万店阵营。
同样创立于2017年的瑞幸咖啡,曾刷新从成立到上市的最快记录。尽管之后因财务风波使其从神坛跌落,经历重整与战略调整后,在2023年6月,以10000家门店成为国内首个实现万店的连锁咖啡品牌。同年,瑞幸咖啡在中国市场的总销售额首次超越星巴克,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
库迪更是一股强势力量。其成立时间稍晚,从2022年10月在福州开出的第一家门店,到
卡塔尔多哈珍珠岛上开出的第一万家门店,库迪咖啡实现万店目标仅用了两年时间。彼时,库迪咖啡的门店规模覆盖28个国家和地区,位列世界第四。
可以看出,在抵达万店目标的路上,三家连锁咖啡品牌有着不同的行进轨迹,且彼此难以复制。
例如,幸运咖的阵地在国内市场,深度绑定蜜雪集团成熟的下沉市场网络与极致成本管控体系。依托蜜雪集团在县域及三四线城市的强大渗透力,幸运咖得以快速铺开门店、降低获客与运营成本。
据相关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幸运咖61.5%的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满足了这些城市中消费者对现磨咖啡店不断攀升的需求。其海外首店更是直到今年8月才开出,选址于近邻马来西亚,布局上明显谨慎。
瑞幸则在自诞生之初便聚焦一二线城市,以数字化运营、高密度门店和爆款营销,建立起品牌认知;库迪咖啡高举万店旗帜,在国内快速开店的同时,同步推进国际化,以原瑞幸创始团队的经验与资源,强调速度与声量,抢先占位再谋深耕。
在到达未来之前,无法判断哪种路线更优。摆在眼下的是,进入万店时代后,幸运咖的下一步要落在哪里?
此前召开的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蜜雪集团管理层谈到,中国现磨咖啡市场空间仍然广阔,竞争格局尚未固化,从长期来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多个“万店”品牌。
尽管如此,活下去与活得好,却是全然不同的境遇。
事实上,幸运咖首先做出调整的是城市布局。有消息指出,2025年幸运咖调整品牌扩张策略,重点向一线城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内的高线城市发力。
向上走的反包路线,与瑞幸咖啡、库迪,甚至星巴克等品牌的下沉路线截然不同。
如果说瑞幸咖啡率先打开了国内消费者对低价咖啡的消费心智,那么幸运咖则有望乘势而上,借这一“市场红利”建立并放大自身的差异化优势。
在定价策略上,幸运咖延续了集团旗下现制茶饮品牌蜜雪冰城的打法,核心产品的价格通常为5-10元,远低于国内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
而在普遍低价的竞争环境内,于市场中取胜的关键则要回到产品本身。
在此前召开的中期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曾提到幸运咖接下来的两大任务,除了加速全国门店布局外,另一任务是持续提升产品力。
据悉,今年上半年,幸运咖推出十余款果咖系列新品,定价在6元至8元。该品牌指出,“我们精选鲜橙、青提、芭乐、苹果、石榴、百香果、荔枝和草莓等多种时令水果,通过专业工艺将新鲜水果与现磨咖啡融合,打造出清爽独特的果咖风味。凭借创新的产品理念、优质的原料及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我们的果咖产品迅速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
而产品的丰富度则有望依托蜜雪集团的供应链体系及运营能力实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智通财经
2025-11-26
智通财经
2025-11-26
观点
2025-11-26
观点
2025-11-26
观点
2025-11-26
观点
2025-11-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