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24 17:28:01
(原标题:礼来登顶万亿美元药企,“神话”背后暗藏隐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一家制药公司市值突破万亿美元大关,礼来刷新了行业纪录。然而,在专利到期、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价格压力之下,这家行业巨擘能否再创辉煌,寻找下一个媲美替尔泊肽的药品,成为了无法忽视的潜在隐忧。
11月21日,美国制药巨头礼来股价攀升1.59%,收盘报1059.70美元/股,市值成功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首个市值跨越万亿美元里程碑的医药企业。
礼来市值跃升至万亿美元级别,得益于其旗舰产品替尔泊肽(tirzepatide)的强劲表现。据礼来公布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当季营收达到176亿美元,同比增长54%。在此之中,替尔泊肽的降糖版本Mounjaro在第三季度实现了65.15亿美元的销售额,而前三季度的累计销售额高达155.56亿美元。同时,替尔泊肽的减重版本Zepbound在第三季度取得了35.88亿美元的销售额,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达到92.81亿美元。
据此,替尔泊肽两款产品在第三季度共同创造了101.03亿美元的销售额,前三季度总销售额累计达到248.37亿美元,占据了礼来总营收的49%,同比增长125%,预示着全年销售额有望冲破350亿美元。
有医药行业的券商分析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礼来公司的崭露头角,本质上揭示了“一款现象级药物改写行业格局”的典范。展望未来三至五年,GLP-1类药物有望跃升为全球市场上规模最大的药品类别之一。
GLP-1驱动业绩增长
长久以来,科技巨头几乎独占了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的入场券,而伯克希尔·哈撒韦则作为唯一的非科技成员,孤独地占据一席之地,直至礼来公司打破了这一局面。
礼来公司的CEO戴夫·里克斯不久前透露,公司产品在美国新增患者中的市场份额已攀升至70%至75%之间。
礼来市值的急剧膨胀,主要得益于其产品替尔泊肽的卓越销售业绩。这款GIP/GLP-1双重受体激动剂在2023年获得减重适应症的批准后,便踏上了业绩的飞速增长之路。目前,在美国GLP-1类药物的处方量中,替尔泊肽的占比已经超越了其老对手司美格鲁肽。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替尔泊肽在美国市场的处方量占比达到了57.9%,而司美格鲁肽则为41.7%。
然而,诺和诺德在减重药物领域的霸主地位依然坚如磐石,其凭借明星产品司美格鲁肽,继续稳居“药界王者”之位。在2025年前三季度,诺和诺德的糖尿病及肥胖护理业务收入总计2156.61亿丹麦克朗(约332.4亿美元),同比增长15%。在此之中,GLP-1类药物的营收为1745.77亿丹麦克朗(约269.04亿美元),胰岛素产品的营收为397.36亿丹麦克朗(约61.24亿美元)。旗下Ozempic(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降糖版本)、Rybelsus(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及Wegovy(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减肥版本)三个品牌分别实现了952.64亿丹麦克朗(约146.82亿美元)、167.90亿丹麦克朗(约25.88亿美元)和572.42亿丹麦克朗(约88.22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13%、5%和54%。
GLP-1类药物被视作近十年来最具市场潜力的药物之一。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指出,预计到2030年,全球肥胖与代谢类药物的市场规模将超过一千亿美元,其中GLP-1类药物将成为推动这一市场的核心力量。IQVIA亦预测,在未来数年内,抗肥胖药物的开支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到2028年左右,GLP-1类药物有望成为仅次于肿瘤治疗领域的全球第二大药物市场。
从宏观市场结构审视,现阶段,GLP-1领域显现出鲜明的“双寡头”竞争态势。面对潜力无限的市场蓝海,众多国内创新制药公司正从多个维度着手,积极部署下一代GLP-1类药物的研发。譬如,信达生物近期宣布,其独立研发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在Ⅲ期临床试验DREAMS-3中成功达到了预设的主要终点;
恒瑞医药在第三季度报告中透露,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HRS9531在中国的Ⅲ期减重研究取得了显著阳性结果。具体来看,在持续48周的Ⅲ期临床试验中,6mg剂量组平均减重幅度达到了19.2%,并且展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今年9月,恒瑞医药进一步宣布,HRS9531注射液的上市许可申请已正式获得受理;
10月13日,石药集团公布,旗下子公司石药集团百克(山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依达格鲁肽α注射液新药上市申请获得了受理,该药品作为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进行申报,适用于在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的基础上,对超重或肥胖成年人的长期体重管理。
除了上述公司外,华东医药、先为达生物、鸿运华宁、甘李药业等众多制药企业均在GLP-1领域展开了积极的战略布局。在靶点选择上,尽管单一靶点GLP-1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但双靶点(如GLP-1/GIP、GLP-1/GCG)及多靶点组合策略正逐步成为新一代产品研发的差异化竞争趋势。
如何再造一个GLP-1?
随着众多药企争相进入GLP-1领域,新一代具有差异化特点的产品正不断涌现,国内GLP-1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为替尔泊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同时,价格压力也在持续加大。近期,诺和诺德和礼来与美国政府达成药品价格控制协议,将从2026年起下调肥胖治疗药物的价格。诺和诺德承诺从2026年起降低司美格鲁肽的价格,并提升其在联邦医疗保险D计划、医疗补助计划及自费患者中的可及性。11月17日,该公司进一步宣布将司美格鲁肽的自费价格降至每月349美元,并提供每剂199美元的限时优惠,有效期限至2026年3月底。礼来公司则宣布,自2026年4月1日起,Medicare受益人可享受每月不超过50美元的自付价格购买替尔泊肽,这一举措可能在短期内降低礼来替尔泊肽的市场收入。
同时,礼来公司的其他旗舰产品也面临严峻挑战。例如,一度作为销售支柱的度拉糖肽,自2022年达到销售额峰值后便持续下滑。今年上半年,度拉糖肽的全球销售额同比下降19%,减少了超过5亿美元,其中约4.5亿美元来自美国市场。此外,礼来在肿瘤领域的核心产品Verzenio(阿贝西利)也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增长动力明显减弱。
“尽管现阶段礼来公司风光正盛,但其面临的市场挑战亦不容小觑,其核心忧虑可概括为‘产品单一依赖、专利到期风险以及竞争愈发激烈’这三大压力。”前述分析师指出,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礼来必须加快步伐,通过“外部并购与尖端技术布局”来塑造企业的第二增长动力。
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礼来正采取积极的并购策略和业务发展计划,以加速市场布局,拓宽未来的增长空间。
基因治疗作为礼来的战略核心之一,其在2025年11月与MeiraGTx缔结的战略联盟,成功获得了眼科基因疗法AAV-AIPL1的全球独家授权,此交易潜在价值高达4.75亿美元。该疗法在临床试验中创造了奇迹,使11名自幼失明的儿童重见光明;同年6月,礼来放出大招,以13亿美元的巨资收购了Verve Therapeutics,获得了心血管基因编辑疗法VERVE-102,其在1b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卓越,单剂治疗平均降低了53%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最高降低幅度达到69%;礼来在核药领域的投资同样大手笔,2025年与AdvanCell的合作,为其提供了Pb-212生产技术和放射性核素开发基础设施;AI制药也是礼来的重点发展领域,仅在2025年,礼来便完成了十项AI制药领域的对外合作,并推出了AI及机器学习平台TuneLab。
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交织。礼来制药心脏代谢健康部门总裁Kenneth Custer指出:“我们深信数据的力量,科学导向的策略决策引领我们至此。”
在万亿美元市值的光环映衬之下,礼来所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如何跳出GLP-1药物的局限,探索新的增长路径。尽管基因疗法、AI制药等前沿领域充满希望,但能否孕育出继“替尔泊肽”之后的下一个里程碑产品,尚待市场与时间的考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