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新股前瞻|德风新征程:年营收5亿亏2亿,AIoT光环也逃不脱战略性亏损

来源:智通财经

2025-11-19 17:22:12

(原标题:新股前瞻|德风新征程:年营收5亿亏2亿,AIoT光环也逃不脱战略性亏损)

众所周知,数字化与智能化是未来工业发展的关键方向。国家层面亦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目标是实现“智能制造”和产业数字化升级。而工业互联网作为其核心应用领域,正充分享受这一轮行业发展红利。

根据工信部等机构数据,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超过万亿元人民币,并预计在未来数年将保持年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值此之际,一家深耕AIoT(智能物联网)领域的“隐形冠军”也因积极冲刺港股IPO的动作,闯进大众视线中。

据智通财经获悉,11月14日,北京德风新征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风新征程”)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SUNNY FORTUNE。该公司是一家长期服务于国家电网、石油巨头等大型国企的工业AIoT的生产优化软件解决方案技术开发商。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财年收入计,该公司是中国第五大独立专业AIoT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约为1.8%,是中国能源行业第三大独立专业AIoT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约为9.9%。

不过,隐匿于行业发展红利及强劲的市场地位下,则是公司常年“增收不增利”的具体表现。

可以看到,此次IPO不仅是德风新征程谋求“更好增长”的关键之举,更为工业互联网与资本市场的融合提供了观察样本。如何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探索可持续商业化路径,成为摆在公司面前的核心课题。

软硬实力兼具,仍陷战略性亏损“怪圈”

在AIoT工业应用这片蓝海市场中,德风新征程无疑是具有一定“软实力”与“硬实力”的。

软实力方面,从市场地位来看,公司在独立AIoT平台服务商中排名第5,能源行业AIoT平台排名第3;从客户资源来看,公司拥有优质客户群,服务600+国企项目,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三大石油巨头、烟草专卖企业等行业龙头。此外,行业覆盖也较为广泛,包括能源、制造、公用事业、交通、数据中心等多领域。

硬实力方面,公司自主研发平台 Delt@AIoT具备完整技术栈(设备层、边缘计算、PaaS、SaaS),可支持快速定制开发;与此同时,公司核心技术还融合AI、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为客户提供实时洞察和优化决策 ,技术能力较为突出。

在上述“软实力”和“硬实力”作用下,德风新征程显而易见也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为业绩快速增长打下强劲基础。

据招股书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德风新征程营收增长迅速: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3.13亿元、4.42亿元、5.25亿元,增幅明显。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继续同比增长38.8%至1.59亿元。

透过产品结构来看,AIoT解决方案为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上半年营收为1.50亿元,同比增长39.8%,营收占比高达93.9%;AIoT服务与AIoT产品亦显露了一定的增长之势,不过营收占比较小,分别为5%、1.1%,尚未形成较大的规模效应。

与之相对的是,虽然德风新征程AIoT业务增长势头强劲,但公司却仍处于亏损之中。

据招股书披露,2022财年、2023财年、2024财年以及2025年首六个月,德风新征程利润分别为-1.65亿元、-2.97亿元、-2.28亿元和-3992.8万元人民币。三年半时间累计亏损7.29亿元(同比收窄)。

这或与该公司战略性投入与市场扩张不无关系。一方面,作为科技公司,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是必要的。这部分费用会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收入未能覆盖时,就会表现为利润下滑。另一方面,作为成长型公司,为了快速获取客户、扩大规模,公司可能采取了激进的定价策略,如降低产品/服务单价、提供大幅折扣等,导致毛利率下降。

这一点从具体财务数据表现中便可见一斑。据悉,由于单价及毛利率较低的产品占比过高,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并不算高,即便毛利率从2022年22%升至2025年上半年26%,仍远低于软件行业普遍35%-60%的水平。另外,德风新征程研发投入大,亦是拉低公司整体毛利率的一大主因,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6843万元,占营收19.9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在常年亏损的影响下,德风新征程的现金流状况也表现不佳:截至2025年6月30日,德风新征程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680.1万元,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4399万元,这或是公司赴港“补血”的一大关键原因。

基于上可以看到,德风新征程的"增收不增利"是典型的高投入、高增长科技企业发展阶段特征,即目前公司研发和销售投入巨大,导致其规模化效益尚未完全体现。当然对于这类处于“新征程”上的公司而言,这亦是其必经的战略性和阶段性的现,即公司是在用短期的利润换取长期的市场空间、技术壁垒和客户基础。

坐上“数字经济”头等舱,强者为王?

“德风新征程”核心赛道是工业互联网,这是“中国制造2025”和“数字经济”战略的核心支柱。而得益于多重结构性利好因素的推动,中国AIoT市场近年来增长迅猛。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披露,中国AIoT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约541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约1,119亿元,预计于2029年将达到约人民币2,209亿元。此增长主要源于政策支持、制造业对数字化转型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5G与AI技术的广泛应用。

此外,由于行业透率仍低,潜力亦较为可观——与传统消费互联网相比,工业互联网的渗透率仍然较低,尤其是在广大中小型制造企业中,这意味着市场远未饱和,天花板极高。

在这其中,如在能源、电力、烟草、高端制造等德风重点布局的领域,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客户付费能力强,亦是一块可以看得见的是价值高地。以能源AIoT行业为例,鉴于能源行业数字化水平高且传感器部署广泛,AIoT在该领域的应用已取得显著进展。能源行业AIoT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约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约3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9.7%;预计至2029年将达到约77亿元,对应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7%。

不过,行业竞争格局亦较为分散和激烈。具体而言,随着技术迭代多样和客户需求差异化而快速发展。国际软件公司长期以来在这一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而国内市场方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估计,目前中国国内拥有超过1,000家不同规模、具备不同领域专业知识及聚焦不同行业的AIoT解决方案提供商,并无任何单一行业参与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身处其中,德风新征程在招股书直言自身优势指出,公司在为中国领先国有企业(尤其是能源行业)提供定制和特定的AIoT解决方案产品及AIoT部署方面拥有良好的往绩记录,这或使公司能够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并能够把握新兴市场机遇,实现业务显著增长。

这亦是德风新征程的主要投资亮点——一是,在其细分领域,德风可以被视为一个“隐形冠军”。如果其能成功解决盈利问题,将率先享受行业爆发带来的价值重估;二是,工业互联网是一个长期确定性的主题,公司一旦坐上“数字经济”的头等舱便可抓住国家产业升级的红利。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德风新征程所处的是一条由国家战略护航、市场空间广阔、处于高速成长期的黄金赛道,这是其最根本的投资价值所在。若能解决盈利问题,凭借其技术积累和优质客户资源,德风新征程有望在AIoT工业应用这片蓝海市场中占据更有利位置,成长性也更为客观。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