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
2025-11-16 10:37:20
(原标题:新股前瞻|海光芯正:营收高复合增长,“AI热”背后仍不乏成长困扰)
近年来,人工智能(AI)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对通信网络的带宽、密度及能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在全球AI数据中心建设加速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光模块行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吸引众多企业争相布局。
在此背景下,光电互连产品提供商——北京海光芯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光芯正)于10月31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华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公司拟使用上市募集资金的约51%用于产能扩张与自动化升级;约37%投入新产品及技术研发;约2%用于业务推广及海外市场拓展,约10%作为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旨在进一步巩固其在硅光子光模块领域的竞争优势,把握AI驱动下的行业机遇。
全球第十大专业光模块提供商
据招股书,海光芯正的历史可追溯至2011年11月成立的苏州海光芯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12月完成股份制改制并更名为现用名。作为专注于光电互连产品的提供商,公司业务为光模块、有源光缆(AOC)及其他产品。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AI数据中心,以支持高速、高密度及高能效的数据传输。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4年收入计,海光芯正以0.7%的市场份额在全球专业光模块提供商中排名第十,且为2022-2024年前十大厂商中收入增长最快的企业。在全球及中国专业AI光模块提供商中分别排名第六及第五,占全球市场份额1.8%。
产品收入结构上,光模块为公司核心收入来源,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分别为68%、70.6%、68.5%及69.3%;AOC产品占比在12.5%-26.3%之间波动,2025年上半年达26.2%;其他产品(主要包括光电元件及原材料)占比相对较小,2025年上半年为4.5%。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海光芯正的核心竞争优势主要涵盖三大方面。其一,技术壁垒优势,海光芯正以硅光子技术为核心差异化竞争力,构建了从芯片设计到光模块制造的端到端技术能力。其光模块产品组合覆盖100G、200G、400G及800G等传输速率,兼容多种行业标准外型规格,其中400G及以上规格的单模光模块均采用硅光子技术。AOC产品作为光模块的补充,适用于机柜内或相邻设备间的短距互连需求,与其他产品线形成协同效应,满足客户多样化应用场景。
其二,客户资源优质,通过联合设计制造(JDM)模式深度绑定中国领先互联网企业及云服务提供商,产品已广泛部署于头部客户的AI数据中心,构建了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其三,成本控制能力,公司硅光子芯片采用“Less change CMOS”设计,可与传统CMOS集成电路共享12英寸产线产能,相比海外流片成本降低30-40%,光模块整体成本较可比竞争对手低20-30%。
面向未来,公司重点布局三大技术方向,包括:1.6T、3.2T及更高速率的下一代高速光电互连产品,以满足AI数据中心持续增长的数据吞吐量需求;近封装光学(NPO)及共封装光学(CPO)等先进技术,通过光学引擎与电子芯片的紧密集成,减少信号损失并提高能效;PCIe AEC及PCIe AOC产品,实现服务器及加速卡的高速光电互连,进一步提升传输带宽并降低功耗。
收入高速增长,盈利待改善
受益于AI数据中心对光模块的强劲需求及公司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海光芯正近年来收入实现高速增长。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3亿元(人民币,下同)、1.75亿元、8.62亿元及6.98亿元。其中,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为189.6%,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64.4%。
值得注意的是,海光芯正收入增长亮眼,但公司尚未实现盈利。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6020.9万元、1.09亿元、1821.6万元及3485万元,三年半累计亏损超2亿元。
据财务数据,公司尚未摆脱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销售成本高企导致销售毛利率较低。公司销售毛利率在2023年下滑至负17.9%。2024年受规模效应及拓展海外市场等积极因素影响,毛利率提升至11.8%,但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6.1%,主要受产品结构变化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
现金流方面,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尚未实现正向流入,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072.4万元、9104.2万元、2.55亿元及1796.5万元,主要由于应收账款及存货占用资金较多。不过,得益于融资活动支持,公司2025年上半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3.48亿元。
行业高增长下的技术突围机遇
海光芯正的发展前景与光电互连行业的整体增长趋势紧密相关,而AI技术的持续渗透为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增长空间,公司有望凭借进一步扩大规模效应来实现业绩增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光电互连市场销售额已由2020年的4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82.3%,预计2029年将进一步增长至2122亿元,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5.7%。其中,AI光模块作为核心细分领域,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82.2%,2024年市场规模达428亿元,预计2029年将增至159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0.1%。
中国市场受益于“东数西算”工程推进及国内AI数据中心建设加速,AI光模块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86.8%,预计2029年将达404亿元,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42.3%。其中,硅光子光模块作为下一代技术方向,中国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将达230亿元,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9.7%。
从行业趋势来看,光模块技术正朝着高速化、高集成化、低功耗方向演进,1.6T、3.2T等更高速率产品逐步进入商业化阶段,CPO、NPO等先进封装技术日益成熟,硅光子技术渗透率持续提升,这些趋势与海光芯正的技术布局高度契合。公司目前已在1.6T硅光子光模块研发方面取得进展,同时推进3.2T及6.4T光电芯片的研发工作,以适配NPO/CPO应用场景,技术储备与行业发展方向保持同步。
作为AI光模块赛道的重要参与者,海光芯正凭借硅光子技术端到端能力、优质客户资源及快速增长的收入规模,在行业中树立了较强的竞争优势。此次递表港交所,有望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加速产能扩张与技术研发,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尽管目前公司仍面临盈利未转正、供应链集中度较高等问题,但随着规模效应释放、研发投入转化及产品结构优化,其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对于投资者而言,海光芯正的投资价值核心在于其硅光子技术壁垒与行业增长红利的共振效应。不过,也需关注市场竞争、技术迭代、盈利改善不及预期等潜在风险。
智通财经
2025-11-15
智通财经
2025-11-14
智通财经
2025-11-14
智通财经
2025-11-14
智通财经
2025-11-14
智通财经
2025-11-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