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检察公益诉讼护航,“英雄”钢笔工业遗产新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13 18:53:36

(原标题:检察公益诉讼护航,“英雄”钢笔工业遗产新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2024年2月,一份人民监督员的反映材料送到了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公益检察室。

材料中写道:“英雄金笔厂具有国内民族工业最完整的钢笔制造图纸资料库,因经营状况和场地搬迁等因素,目前由该厂保存的大量钢笔制造相关技术资料及重要文史档案存在妥善保存的困难……”

英雄钢笔,检察官并不陌生,这是几代中国人共同的“书写”记忆。上海英雄金笔厂的前身是创办于1931的华孚金笔厂,距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2023年,“英雄”品牌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这批图纸资料的命运,近日被写入第二批检察机关依法履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典型案例。

在11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杨剑波介绍,近年来,检察机关统筹落实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和加强检察机关自身文化建设的“双重责任”,努力把党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检察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

英雄金笔厂这些老旧的资料里,记录有1958年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中国人设计出了自己的钢笔,有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纪念笔,也有英雄钢笔代表中国展出国外的影像等。

资料还不只是记忆。最初的钢笔设计图纸都是手绘的,其精美程度令人赞叹。一支钢笔看起来简单,但它包含20多个零部件,拥有核心技术的笔尖更是需要34道工序。现在,部分设计手稿的内容仍被工人们使用和参考。

2018年,英雄金笔厂因城市更新和经营调整搬到了绥德路工业园新址。然而,由于新场地的仓储条件有限,大量档案被仓促地堆放在租赁的仓库里,也没有安排专门的保管人员。

保管档案的柜子老化严重,许多图纸、手稿和影音资料因年久失修,已出现霉变、变色和破损。

经过摸底统计,英雄金笔厂图纸及各类档案资料达3600余卷,共计62万余张。这么大规模的资料一旦损毁,意味着一段段鲜活的历史或将埋没,损失难以估量。

不过,检察机关如何介入这批档案资料保管,却是首次遇到的新问题。

曾有观点认为,档案资料、图纸资料,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国有资产,此前也没有先例把它纳入检察机关常规的国有资产监管路径中。

但更多声音认为,检察机关对于具有国有无形资产、红色资源价值和工业遗产属性的技术档案资料保护不当的情况,应该依法督促具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启动抢救性保护措施,确保公共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2024年5月,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向普陀区国资委制发检察建议书,由普陀区国资委指导企业对相关技术档案及资料开展数字化分类管理,协同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及英雄金笔厂,开展工业遗产、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

检察机关协调档案馆,邀请高校的专家学者,对资料档案的整理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普陀区行政主管部门成立了档案保护工作小组,指导英雄金笔厂将大量纸质档案迁移至专门的存储地,以确保档案在更好的环境中保存。

英雄集团也积极配合,投入专项资金,支持档案的电子化和数字化处理。

经过努力,英雄金笔厂从3600余卷档案资料中筛选出的具有重大价值的图纸、照片2185张,以及35套录音录像资料,完成电子化处理。部分珍贵档案认定为上海市工业遗产,未来将在上海市工业博物馆中展出。

11月13日发布会上,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何斌说,我们通过依法履行公益诉讼职责,激活了档案法等法律条款的生命力,将“纸面上的法”转化为“行动中的法”,成功挽救了这批珍贵的图纸档案。

“公益诉讼在保护国有老字号无形资产、延续红色基因和城市文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它促使我们更加系统地梳理企业历史,挖掘红色资源,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档案进行编研,形成企业大事记。” 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力说。

档案资料得到妥善保护,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李立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英雄金笔厂重视知识产权创新,推出“英雄+”产品策略,每年推出十几款新品,英雄集团的年营收超过5亿元。

“我们将进一步规范建立无形资产保护意识,重视有价值的设计图纸和档案保护与利用。” 李立力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