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
2025-11-10 07:27:19
(原标题:新股消息 | 真实生物三度递表港交所 核心产品阿兹夫定在中国获附条件批准用于治疗HIV感染及COVID-19)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11月9日披露,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真实生物)递表港交所主板,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这是该公司第三次在港交所申请上市,此前曾在2022年8月4日、2025年2月18日递表过港交所。
招股书显示,真实生物是一家成立于2012年以创新研发为驱动力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治疗病毒感染、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创新药物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公司已构建全面的药物组合,主要包括五种候选药物,即:核心产品阿兹夫定,一款在中国获附条件批准用于治疗HIV感染及COVID-19的药物,公司正就此开发单药疗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及急性白血病)及四种联合疗法,包括阿兹夫定╱抗PD-1(治疗肝癌及结直肠癌)、阿兹夫定╱哆希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阿兹夫定╱CL-197(治疗HIV)以及阿兹夫定╱CTX(治疗淋巴瘤);核心产品CL-197,用于长效治疗HIV感染;核心产品哆希替尼,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ZSSW-136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及(v)MTB-1806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真实生物具备独创性与持续创新能力的强大产品管线。在病毒感染治疗领域,公司的核心产品阿兹夫定作为1.1类原创新药,2021年7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用于治疗HIV感染附条件批准上市,并于2022年7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用于治疗COVID-19附条件批准上市,成为首款中国公司研发的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COVID-19的口服抗病毒药物;在肿瘤治疗领域,公司的核心产品阿兹夫定具备广谱抗肿瘤活性,是过去30年来唯一一款具备双重机制且具有高选择性的核苷类抗肿瘤药物;此外,公司的TOPO1抑制剂平台,采用具有开创性的非喜树碱母核结构,展现出广谱抗肿瘤活性。ZSSW-136是该平台发现的第一个小分子PCC化合物,在克服常见抗肿瘤TOPO1标靶药物耐药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真实生物还具备强大的生产、商业化能力和渠道优势。公司建立了自有生产设施,年产能约30亿片,这些设施已通过GMP认证,能够充分满足现有商业化需求。同时,公司建立了一支专业商业化团队和完备的商业化管理体系,并完成了在线和线下渠道的布局。阿兹夫定已于2023年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NRDL),并在2024年成功完成了NRDL续约,支付范围和支付价格保持不变,确保了产品的价格稳定性和广泛的市场准入。阿兹夫定已经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超过50,000家医疗终端,未来在新适应症获批后,无需重复医疗机构准入程序即可直接透过医疗机构提供,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公司采用在线上╱线下全渠道和策略推广模式来推广和分销产品,包括已商业化产品阿兹夫定以及未来将推出的其他候选药物。公司将通过营销、获得市场准入、数字推广、医疗价值探索、直销、招募经销商及商务卓越迅速建立一个综合商业化体系,以促进产品销售,并继续向市场提供具有临床价值的准确及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真实生物已与65家线下分销商成功订立协议,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产品在市场上的可及性,并与中国九家在线分销商共同建立阿兹夫定在线销售渠道且已成功实现销售。
财务资料
收入
公司于2023年度、2024年度和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录得收入3.44亿元(人民币,下同)、2.38亿元和1653万元。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的全部收入均来自首个商业化产品阿兹夫定。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复星医药产业与其订立的复星医药协议。
毛损╱毛利
公司于2023年度、2024年度和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录得毛损3.29亿元、毛利1.65亿元和毛损4342.3万元。2024年,公司因存货撇减金额减少而录得毛利。
年内亏损
公司于2023年度、2024年度和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录得年╱期内亏损7.84亿元、4004.2万元和1.65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净亏损人民币165.4百万元,主要归因于核心产品及其他候选药物产生大量研发开支;存货撇减产生毛损;及期内产生行政开支。
行业概览
抗病毒药物市场
病毒感染是全球医药市场主要治疗领域之一。于2023年,全球及中国抗病毒药物市场分别为736亿美元及78亿美元,分别占全球及中国整体医药市场的5.0%及3.4%。全球抗病毒药物市场由2018年的544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73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3%。预期2030年市场将增长至1,011亿美元,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6%。
中国抗病毒药物市场由2018年的35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7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1%。预期2030年市场将进一步增长至218亿美元,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8%。
HIV药物市场
HIV是一种主要攻击及破坏免疫系统CD4+T细胞的病毒,使患者容易被感染及患上其他疾病。于2023年,全球HIV感染患者人数达到42.9百万人。预计2030年将达到48.7百万人,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于中国,2023年HIV感染患人群达到1.6百万人,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2.0百万人,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5%。随着预计体内长期携带HIV的感染者越来越多,抗击HIV仍是全球医疗系统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全球HIV药物市场由2018年的353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43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1%。估计2030年将达到595亿美元,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7%。创新疗法预期将持续推动发达及新兴市场的增长。特别是,核苷类药物作为世卫组织推荐用于HIV感染患者所有一线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骨干药物,在HIV药物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中国HIV药物市场由2018年的304.5百万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636.2百万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9%。预计2030年将达到2,327.5百万美元,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4%,远高于同期全球HIV药物市场的估计复合年增长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该增长反映出诊断及治疗的增加,以及预期将有更多的创新HIV药物纳入NRDL,从而将有更大的患者群体接受创新HIV药物。
近年来,新获批且效果及安全性增加的cART药物已成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HIV药物。
肿瘤药物市场
作为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全球癌症发病例数由2018年的18.1百万例增至2023年的20.8百万例。由于人口老化,癌症发病例数预计将于2030年达到24.5百万例。以死亡率计,癌症为中国第二大疾病。过去五年中国癌症发病例数稳定增长,由2018年的4.4百万例增至2023年的4.9百万例,并预计将于2030年达到5.6百万例。
2018年至2023年,肿瘤药物的全球市场由1,281亿美元扩张至2,28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3%,并预计在2030年达到4,198亿美元,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1%。
2023年中国肿瘤药物市场由238亿美元增加至34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2%,并预计2030年将达到77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4%。同时,由于中国引入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其肿瘤药物市场架构正逐渐发生变化。2023年,化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及免疫治疗药物分别占中国肿瘤药物市场的约47.5%、42.4%及10.1%。未来十年,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的增长速度有望远超化疗药物,按市场价值计算,到2030年将分别成为中国肿瘤药物市场的第一大和第二大板块。
董事会及高管资料
董事会目前由八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的权力及职责包括召开股东大会及在股东大会上报告董事会工作、确定业务及投资计划、编制年度财务预算及决算报告、制定利润分派方案以及行使细则赋予的其他权力、履行细则赋予的其他职能及职责。
股权架构
真实生物创始人王朝阳先生通过三联创投和Creative Summit分别持股46.89%和1.23%,合计48.12%。
根据招股书,三联创投由王先生全资拥有。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王先生被视为于三联创投所持有的股份中拥有权益。另外,Creative Summit由三联创投全资拥有,而后者由王先生全资拥有。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三联创投及王先生各自被视为于Creative Summit持有的股份中拥有权益。
中介团队
独家保荐人: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
公司法律顾问:(1)有关香港法例及美国法律:盛德律师事务所;(2)有关中国法律: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3)有关开曼群岛法律:康德明律师事务所
独家保荐人法律顾问:(1)有关香港法例及美国法律:众达国际法律事务所;(2)有关中国法律:通商律师事务所
核数师及申报会计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行业顾问:弗若斯特沙利文(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合规顾问:国泰君安融资有限公司
智通财经
2025-11-10
智通财经
2025-11-10
智通财经
2025-11-10
智通财经
2025-11-10
智通财经
2025-11-10
智通财经
2025-11-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