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十五五”,GDP目标怎么定?

来源:和讯财经

2025-10-24 18:14:53

(原标题:“十五五”,GDP目标怎么定?)

文/高歌

10月23日,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并发布《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根据《公报》,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主要目标之一。

从当前的实际表现看,“十四五”规划设立的目标基本实现,2020—2024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达到5.5%,保持在合理区间;人均GDP从2020年的10632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13445美元,连续两年超过1.3万美元,位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前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7%,提前完成65%的目标。

2035年,要让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或较2020年翻一番,这意味着 “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至关重要。

为达上述目标,国金宏观在《“十五五”的新提法》研报中提出,未来十年的GDP年均增速应保持在4.4%以上。考虑到“十六五”的经济增速中枢可能低于“十五五”,“十五五”时期的GDP增速目标起码应设定在4.5%以上,更进一步可以设定在“5%左右”。

中银研究院在《“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潜在增速研究》中采用生产函数法和改进的收敛法分别测算了“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潜在增速。预计在基准情形下,“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区间为4.5%~5.3% , 在乐观情形下则可提高到5.1%~5.8%。

另据中财办原副主任尹艳林在接受专访时的表述,“根据有关机构研究,‘十五五’期间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约为5.01%。”

回溯此前有关经济增长目标制定表述,“十四五”时期会议公报表述为“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规划纲要未设GDP目标,而是将指标值设定为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这种方式以定性表述为主,隐含定量表述,在五年规划史上还是首次。

《公报》中有关“十五五”规划经济增长目标的表述为:“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根据“十四五”规划的相关时间节点,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预计将于10月末发布,最终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将于2026年3月两会期间经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后发布。具体的增速目标还有待观察。

需要看到的是,为实现上述目标,“十五五”时期中国发展的总体环境仍然复杂。10月24日,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在对“十五五”时期中国发展环境作出总体判断时称,《建议》强调,大国关系牵动国际形势,国际形势演变深刻影响国内发展,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从国际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具备主动运筹国际空间、塑造外部环境的诸多有利因素。同时,世界变乱交织、动荡加剧,大国博弈更加复杂激烈,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风险挑战增多。

10月24日,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对和讯网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之下,“十五五”时期国内外经济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大国竞争博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围绕科技制高点、产业主导权和规则话语权的争夺日趋激烈,同时还伴随着全球供应链深度重塑,贸易保护主义持续抬头;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有效需求不足、供需结构性失衡、价格低迷等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房地产、地方债务风险仍需化解,改革“硬骨头”难度加大。

对此,《公报》指出“十五五”时期我国的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十五五”时期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相较于“十四五”时期,《公报》增加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等目标,更加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

“在此次《公报》中,科技是绝对的高频词汇,凸显了中国对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表明‘十五五’时期我国将以科技为经济发展的牵引,坚定‘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决心;‘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考量,特别是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面临重构的关键时期,统筹发展与安全是未来五年的主线。”袁海霞表示,“《公报》一般不会对未来五年的经济增速设立具体目标,但此次仍强调了要到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隐含着未来十年需保持4.5%以上的增长。”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