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10-24 14:15:52
(原标题:【跨国公司在中国】“稳外资”政策加持 跨国企业在中国“投资未来”)
沈建缘/文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公报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2021 年、2024 年,中国两次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外资准入上做 “减法”之外。《2025 年稳外资行动方案》进一步推出 20 条针对性措施,在营商环境上做 “加法”。同时,《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多次修订与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的优化,持续吸引外资加大投入。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十四五"期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2025 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30014 家,同比增长 11.7%。
在全球经济“去全球化”形势加剧、国际经贸秩序受冲击的复杂背景下,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中国以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产业链的协同配套,和持续扩大开放的政策确定性,成为跨国企业“投资未来”的重要市场。近期,空客公司、太古可口可乐 、希尔顿酒店集团等跨国巨头的加码布局,正是这一趋势的鲜活样本。
共享“中国红利”
10月22日,空中客车在中国天津启用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该生产线将采用空中客车最新生产制造工艺,预计将于2026年初全面投入运营。空中客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傅里(Guillaume Faury)表示:“当前世界形势复杂,逆全球化的趋势存在,但情况更为复杂。如今,各国间的相互依存度可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也存在一些需要我们应对的矛盾状况。”他说,“中国航空市场正持续增长,预计未来20年,中国市场对飞机的需求将达9500架,约占全球市场需求的20%。”
一方面,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与行动,落到具体政策实施层面, 另一方面,消费市场的复苏与升级为跨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在制造业利用外资中,高技术领域占比提高到43.7%;外资企业在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的占比接近50%。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超过123.9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0.6万亿元人民币。同时,跨国公司也获得了丰厚的“中国红利”,依托中国创新资源与产供链体系,继续保持全球竞争优势。
可口可乐公司近期发布的2025 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增长,其中无糖可口可乐全球销量增长 14%,亚太市场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詹鲲杰(James Quincey)表示:“尽管整体环境仍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始终保持灵活,按需调整战略并投资于长期增长。”
10 月 16 日,可口可乐装瓶合作伙伴之一太古可口可乐位于郑州的新工厂落成投产,这是其 120 亿在华投资承诺中首个亮相的世界级工厂,年产能突破 100 万吨。为更好满足区域市场对高品质饮品的多元化需求。该工厂新建的立体仓有2万个货位,可以同时存放300万标箱的饮料。在旺季的时候能同时满足全省客户2天半的订单需求。
太古可口可乐总裁苏薇表示:“中国市场,一直是引领太古可口可乐稳健运营的重要引擎。作为120亿在华投资承诺中首个亮相的世界级工厂,传递了我们长期植根这里,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今年正值太古可口可乐成立60周年。根据太古可口可乐在中国内地的扩展投资计划,海南太古可口可乐饮料生产基地项目也将于2025年底开工建设,苏州太古可口可乐新工厂、广东太古可口可乐大湾区生产基地将于2026年陆续投产。
加码“长期主义”
在不确定的全球经济环境中,中国也正成为跨国企业“长期主义”投资的最佳“标的”。欧莱雅集团近期发布的第三季度业绩同样印证了中国市场的韧性和潜力。其2025年前三季度在中国大陆实现低个位数增长,第三季度提速至中个位数增长,高档化妆品部的复苏与创新产品线成为主要驱动力。
对跨国公司而言,加码投资中国,不仅是对市场空间的选择,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确定性的投资。而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吸引更多全球资本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合作共赢。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4.5%,服务消费增长 7.6%,国内出游人次与总花费均实现显著提升。消费者对文旅产品的品质与情绪价值要求显著提升。
10月20 日,希尔顿集团宣布上海前滩华尔道夫酒店正式揭幕,成为其在华运营酒店数量突破888家的重要程碑,也使上海成为全球第三座拥有两家华尔道夫酒店的城市。体现了其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自 1988 年进入中国内地以来,目前希尔顿顿集团是中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 的国际酒店集团之一。过去十二年客房数量增长近十倍,近年平均每年新开超 100 家酒店,2025 年更是达到每两天新开一家的速度。
希尔顿大中华区及蒙古总裁钱进表示:“希尔顿集团已在中国构建起坚实而丰富的发展布局,在奢华与生活方式酒店领域,希尔顿集团正持续加码布局中国市场,通过深耕中国市场,为宾客带来更多可靠而友好的入住体验,为业主带来行业领先的回报。这些都说明我们正处在一个好时机。”
他表示,未来,希尔顿计划实现在华酒店数量翻倍,并持续加码奢华与生活方式酒店布局,预计规模将突破 100 家,目前已运营 5 家华尔道夫酒店、15 家康莱德酒店及 15 家生活方式品牌酒店,同时通过与 SLH 联盟合作,进一步满足宾客的多元化住宿需求。
深化产业链合作
商务部研究院报告显示,截至 2024 年底,外商累计在华设立企业超 123.9 万家,实际使用外资 20.6 万亿元人民币,外资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的占比接近 50%,制造业利用外资中高技术领域占比达 43.7%。跨国企业在分享中国发展红利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产业链升级。
太古可口可乐新落成投产的郑州工厂通过携手本地合作伙伴,开发了全球首创的 “智能机器人拣配” 方案,由分拣机器人和无人驾驶运输车(AGV)组成,连接数字化系统,实现了从下单、库存到打包发货全过程的智能调度。率先成为饮料行业自动化分拣的领头羊。太古可口可乐自2017年起与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合作,聚焦能源系统规划设计及节能技术改造,设计出高效的智能制冷系统。在全链条数字化建设上,还阿里云、腾讯等合作伙伴持续进行技术合作。
在高端制造业领域,跨国公司与中国产业链的合作正持续深化,并惠及全球市场。
据悉,空客在中国直接采购的工作包中,超过90%由中航工业制造,占空客在中国全年工业合作总额的50%以上。中航工业已经成为空客全球第一大非发动机供应商。目前,中国约有200家供应商支持空客民机的生产。自空中客车天津总装线于2008年投入运营以来,累计有780余架A320系列飞机成功交付。2024年,空客在天津总装生产的飞机有25%交付到中国以外市场。空客正计划围绕天津总装线升级合作伙伴与供应商生态系统。对空客而言,投资中国市场不仅将满足中国市场需求,也有助于其全球业务增长。
外资投资结构向高端化、创新化加速升级。“十四五” 以来,高技术产业成为外资流入的重点领域,2025 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 1278.7 亿元人民币,医疗器械、化学药品制造业等细分领域增速显著。
6月,阿斯利康全球研发(北京)有限公司在北京经开区完成工商注册,预计将于明年正式投入运营;其经营范围包括细胞技术研发和应用、人体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人体干细胞技术开发和应用等。中国的政策确定性、发展稳定性与战略连贯性,成为跨国企业“长期主义”的最佳依托。
10月中旬,波士顿科学中国区首个生产制造基地在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医药特色产业园开业,使波士顿科学在华实现“自主生产”,加速为高发疾病的中国医患提供亟需的创新医疗产品。波士顿科学大中华区总裁张珺表示:“我们将依托临港优势,打造更敏捷、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以便更及时、更快速、更稳定地响应本土医患的需求。未来,也将持续加码投资中国,积极与本土供应商合作,以全球统一的质量标准,推动本土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随着跨国企业在华业务逐步完成从生产、研发、到投资、服务的全产业链本土化战略布局,中国正为全球创新提供广阔市场,投资中国,正成为跨国企业“投资未来”的战略选择。
经济观察报
2025-10-24
经济观察报
2025-10-24
经济观察报
2025-10-24
经济观察报
2025-10-24
经济观察报
2025-10-24
经济观察报
2025-10-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