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新股前瞻|突破红海竞争,二闯港交所东鹏饮料募资加码出海业务

来源:智通财经

2025-10-15 22:01:17

(原标题:新股前瞻|突破红海竞争,二闯港交所东鹏饮料募资加码出海业务)

继首次递表失效后,功能饮料龙头企业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鹏饮料”(605499.SH))火速二次递表港交所,其决心可见一斑。

在中国品牌的国际化进程正在迎来关键发展期的当下,东鹏饮料作为中国消费品领域的标杆企业,其此次IPO进程不仅关乎自身的发展融资,更被市场视为观察中国本土品牌如何借助国际资本市场、实现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窗口,因而受到投资者与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

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

作为中国领先的功能饮料企业,公司在营收增速方面表现突出,据招股书披露,其在全球前二十大上市软饮企业中位列第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销量计,东鹏饮料自2021年起连续四年位居中国功能饮料市场首位,市场份额由2021年的15.0%提升至2024年的26.3%;按零售额计,2024年公司位列行业第二,市场份额达23.0%,行业地位持续巩固。

历经三十余年发展,东鹏饮料已建立起以“东鹏”品牌为核心的国民级饮料产品矩阵,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可口、高质价比的饮料产品。在夯实功能饮料主业的同时,公司亦持续推进产品创新与多元化品类布局。

细分来看,公司的产品涵盖能量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咖啡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果蔬汁饮料等多个品类。

在此之中,运动饮料板块是公司近年来增速最快的产品。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公司于2023年1月推出的“东鹏补水啦”产品,该产品主打流汗与补水场景,以“快速补充电解质”为功能主张,于2024年该产品录得收入近1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80.4%。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运动饮料的营收占比也连年增长,从2023年的3.5%增长至2024年的9.4%,到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增长至13.9%,可见该产品已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与此同时,包括茶饮料、咖啡饮料、植物蛋白饮料、果蔬汁饮料在内的其他饮料产品也实现了营收的稳增。报告期内分别实现营收2.8亿元、5.0亿元、10.2亿元及8.8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3.3%、4.5%、6.5%及8.2%。

随着运动饮料及其他饮料产品营收的高速增长,以“东鹏特饮”为代表的能量饮料的营收占比有所下滑,2022年-2024年分别为96.6%、91.9%、84%,2025年上半年更进一步下滑至77.9%。不过,其依然是公司收入占比最大的主打产品。报告期内,来自该产品的营收持续增长,已从2022年的82.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3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7.3%。与此同时,该产品的毛利率表现也稳步上行,从2022年的42.5%增长至2024年的47.5%,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增长至49.9%。

这也带动了公司总体盈利能力的上行,期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1.5%、42.3%、44.1%及44.4%。同期净利则分别为14.4亿元、20.4亿元、33.3亿元及23.7亿元,其中2022年-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52.0%。

行业赛道空间广阔

在智通财经APP看来,东鹏饮料业绩的高速增长离不开行业需求的持续加速。

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品类延展、销售渠道细化、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等因素驱动,中国软饮市场持续保持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中国软饮行业零售额达约1.3万亿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的软饮消费市场。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人们对具有能量补给、营养元素补充等 特定功能的饮料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截至目前,功能饮料已成为增长最快的板块,2019年至2024年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达8.3%,高于同期整体软饮市场的4.7%。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零售额计,中国能量饮料行业规模预期于2029年达1807亿元,2025年至2029年年复合增长率10.3%。

而能量饮料是中国功能饮料行业中规模最大的细分品类, 2024年以1114亿元的零售额占整体功能饮料销售市场零售额的66.9%,并预计将 以10.3%的年复合增长率于2029年增长至人民币1807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近年来发力的运动饮料板块则是中国功能饮料行业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2024年运动饮料市场以547亿元零售额占整体功能饮料市场零售额的32.8%,并预计将以12.2%的年复合增长率于2029年增长至997亿元。 

从市场地位来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东鹏饮料自2021年起连续四年在中国能量饮料行业保持销量第一的领先地位。以2024年销量计,其市场份额为40.1%。自2022年至2024年,公司也是中国前五大能量饮料企业中销量增速最快的企业,年复合增长率达28.5%。

赴港上市为“出海”?

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东鹏饮料将目光瞄向了海外。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为深化国际化布局,东鹏饮料正系统性推进其在东南亚市场的产能与渠道建设。2024年11月,公司投资12亿元在海南建设生产基地,旨在更好地覆盖海南及未来东南亚市场的销售需求;同年12月,其在印度尼西亚设立子公司,以辐射印尼及周边区域。这一系列从贸易出口到本地化运营的举措,标志着其进军东南亚市场的战略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根据市场数据,东南亚前六大经济体的能量饮料市场规模约25亿美元,且近年复合增长率仍保持在6%。其中,印尼市场格局相对分散,而东鹏特饮在泰国等市场则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这些因素均为其海外拓展提供了潜在机遇。

而此次港股上市,全球拓展正是公司的主要目的之一。据招股书显示,为满足东南亚等重点市场的高速增长需求,东鹏饮料预计将募集资金用于逐步建立包含仓储在内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并最终实现本地化运营。同时,公司也将审慎评估向上游产业链延伸的可能,通过深化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原材料本地化采购,系统性支持海外业务的长期发展。

然而,东鹏饮料的出海之路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在于品牌认知壁垒。在功能饮料市场,红牛、Monster等国际品牌已占据消费者心智,东鹏饮料作为后来者需投入大量资源建立认知。有分析指出,东鹏饮料需依托性价比与渠道优势,方能在红牛主导的市场中争取空间。

其次,本土化适应是另一关键课题。东南亚消费者偏好甜味与小包装,东鹏现有500ml大瓶装及配方需针对性调整。同时,政策与营商环境亦存在不确定性。印尼等国外资准入限制严格、环保法规趋严,将增加其本地化运营的复杂度与成本。

渠道建设同样挑战严峻。相比国内成熟的经销网络,东鹏在海外缺乏现成体系,需投入大量资金自建渠道或寻找当地合作伙伴,难度与风险并存。目前,其海外收入占比仍不足0.3%,短期内对业绩贡献有限,更多体现为战略卡位价值。

综合来看,东鹏饮料此次重启港股IPO展现了其深化资本国际化布局的战略意图。从市场表现来看,公司在中国功能饮料领域的领先地位稳固,通过"东鹏特饮"大单品的持续增长和"东鹏补水啦"等新品的成功培育,形成了更加均衡的业务结构。同时,公司建立的全国化销售网络和数字化运营体系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

而此次赴港上市不仅为本土业务升级提供动能,更是其全球化战略的试金石。尽管东南亚市场潜力可观,但品牌建设、渠道搭建等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投入与耐心。资本市场的支持将为出海征程提供必要保障,而如何将资金转化为可持续的海外竞争力,将是公司面临的核心课题。东鹏饮料的出海之路,我们将持续关注。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