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观察
2025-09-18 12:30:34
(原标题:股东、险资、社保集体增持银行股!银行AH指数股息率回升至4.6%)
科技股大热之际,银行板块遭遇连续回调。9月18日,银行股全面下跌,农业银行跌超2%,常熟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等跌超1%
截至发稿,7月11日以来,银行AH指数、中证银行指数跌幅均超过13%,银行板块时隔一年再度跌破120日均线。
随着银行股持续下跌,股息率再度回升,截至9月17日,银行AH指数股息率回升至4.6%。
近期,已有多家上市银行获得股东增持。与此同时,相关ETF也吸引资金布局,银行AH优选ETF(517900)在9月17日获净流入近1200万元。
9月11日,光大银行与南京银行同日披露了股东增持的最新进展。
光大银行方面,其控股股东光大集团自今年4月公布增持计划以来,已在12个月内累计增持该行A股股份1397万股,占总股本的0.02%,投入资金达5166.10万元。该增持计划原定金额介于0.5亿元至1亿元之间。
南京银行则获大股东紫金集团旗下紫金信托的支持。在7月18日至9月10日期间,紫金信托以自有资金增持南京银行约5678万股,占总股本的0.46%。增持后,紫金集团与紫金信托合计持股比例由12.56%提升至13.02%。
除控股股东外,多家银行的董监高及核心骨干也积极参与增持。例如,华夏银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管及业务骨干自愿增持,截至9月9日,累计增持股份422.93万股,总金额3190.2万元,已完成原计划下限的106.34%。
苏州银行也于9月7日公告,其几乎全部核心管理层——包括董事长、行长、监事会主席等——计划在9月8日至12月31日期间,合计增持不少于420万元。
多家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增持是出于对自身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与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25年上半年,A股42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92万亿元,归母净利润约1.1万亿元,超六成银行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同时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业绩回暖明显。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2025年第二季度,险资对银行板块的持股仓位达到28.24%,较上季度提升1.04%,但其持有银行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微降0.11个百分点,至6.5%。
从上市银行前十大股东变动来看,当期共有19家险企出现在21家银行的主要股东名单中。其中,弘康人寿新进成为苏农银行第四大股东,持股4.95%;国民养老保险新进成为苏州银行第七大股东,持股2.62%;新华保险通过协议受让澳洲联邦银行所持股份,累计持有杭州银行5.01%股权,成为其第四大股东。
同时,社保基金也加大银行板块配置,二季度末持股仓位升至51.71%,环比提高2.48个百分点;持有银行流通市值占比达6.31%,环比上升0.13个百分点。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今年以来,险资11次举牌上市银行,其中10次为H股,股息率吸引力仍存。银行板块估值低、分红稳、业绩波动小,股息率仍有优势,符合险资对收益稳健性和长周期考核的需求。险资配置银行除获取稳健分红外,还可通过权益法改善利润表,高ROE银行预计受青睐。
截至9月17日,已有17家上市银行公布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分红总额合计达2375.4亿元。
工商银行以503.96亿元分红总额领跑,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分红总额均超百亿。此外,招商银行、宁波银行、长沙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首次加入中期分红行列。
来源:Wind,上市公司公告,截至2025.9.17
截至9月17日,银行AH指数股息率回升至4.6%,估值为0.69倍PB。
资料显示,银行AH指数在中证银行指数基础上,在AH市场中按照AH溢价率动态优选相对“便宜”的标的,目前共包含港股银行股14只,权重35%,A股银行股28只,权重65%。
2019年以来至9月16日,银行AH全收益指数累计涨幅97.48%,跑赢中证银行全收益指数超10%,跑赢沪深300全收益20.83%。
来源:Wind,2019.1.1-2025.9.16
截至9月17日,银行AH优选ETF(517900)今年以来获资金净流入近9.8亿元,份额增幅达753%,增速居银行类ETF首位。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证星观察
2025-09-18
格隆汇
2025-09-18
证星观察
2025-09-18
证星观察
2025-09-18
格隆汇
2025-09-18
证星观察
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