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8-15 18:53:59
(原标题:盛业按下AI成长“加速键”:2025年中期净利润增长23%,科技服务收入占比超50%)
8月15日,盛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盛业”,股份代号:6069.HK)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截至2025年6月30日,盛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5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小幅下降7.1%,但净利润逆势增长约23%至2.03亿元。这一业绩表现凸显了公司战略转型的成效,平台科技服务收入达2.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占总营收比重突破50%,成为集团主要增长动力。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盛业平台生态的持续扩张和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截至2025年6月30日,盛业平台累计客户数超过19,100家,同比增长约14.4%,资金合作方数量也增长了31.2%达到181家。平台普惠撮合业务规模占比约88.0%,同比增长28.3%。中小微企业客户占比超97%,客户留存率超80%。此外,盛业通过AI Agent等技术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首次实现AI信息服务收入超40万元,并依托轻资产战略优化资金结构,融资成本同比下降33.9%。这些数据表明,盛业在助力中小微企业降本增效的同时,正加速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
值得关注的是,盛业已连续11年保持盈利记录,并连续7年实施高分红政策。根据2024年10月10日公告披露的三年分红计划,公司承诺在2024—2026年期间维持不低于90%的派息率。叠加2025年5月16日宣派的特别股息,2025年度合计派息总额预计将达9.5亿元,展现出股东回报能力。东吴证券研报预计,盛业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6亿元、6.89亿元和8.5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1%、29%和23%。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占比过半,轻资产战略成效显著
盛业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在整体营业收入4.05亿元的背景下,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7%至2.11亿元,占总营收的52%,较去年同期的35.3%实现显著提升。这一结构性变化充分体现了公司轻资产、重科技、平台化战略转型的成效。“盛易通云台”通过深度融合DeepSeek、通义千问等主流开源大模型,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服务生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从订单获取到资金周转的全链条服务。平台数据显示,使用其服务的企业平均融资成本降低30%以上,这成为吸引客户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
轻资产战略的实施效果在多方面得到体现。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同比下降29.5%至1.94亿元,这一下降并非业务萎缩所致,而是集团主动调整业务结构的结果。通过将更多客户需求引导至外部资金合作方,公司不仅降低了自有资金占用,还提升了资本使用效率。截至报告期末,平台链接的资金合作方已达181家,较去年同期增加31.2%,其中普惠撮合业务规模占比高达88%,充分体现了平台的价值创造能力。
在技术投入方面,盛业继续保持高强度研发。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接近2.7亿元,研发人员占比维持在30%的高水平。目前盛业已拥有88项国家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技术布局覆盖AI、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领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开发的AI智能客服、合同智能审核等创新应用已在实际业务中产生效益,报告期内人均处理业务量增长27%,展现出明显的运营效率提升。
战略新兴产业布局 电商、机器人与AI应用齐头并进
在保持基建、医药等传统优势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盛业积极布局电商、机器人及AI应用等战略新兴产业,开辟新的增长曲线。电商领域的发展尤为亮眼,盛业目前已与抖音、SHEIN、Shopee等6家头部电商平台建立合作,累计撮合资金规模突破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8倍。近期,盛业完成与某全球领先潮流电商平台的系统对接,创新性地为商家提供“销售——回款——再采购”的全流程线上服务,这一模式极大地改善了商家的资金周转效率,也为公司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同样取得实质性进展。盛业与工业智能机器人领军企业斯坦德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成功落地首笔供应链创新业务。此次合作不仅为盛业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更重要的是为其切入快速增长的机器人市场奠定了基础。据统计,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超过1,900亿元,且保持高速增长,这为盛业未来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巨大想象空间。
国金证券显示,公司平台科技服务费率平均约为2%。展望未来,随着公司发力电商、新能源、新基建、电子商务、智算、机器人等新兴行业,通过融入其供应链生态更加高效地触达更多当地客户,预计费率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预期服务费率将从2.1%逐步提升至 2.7%。
在AI应用层面,盛业通过引入“AI for Science第一股”晶泰控股和“跨平台直播电商龙头”交个朋友控股作为战略投资者,显著增强了在垂直领域AI应用的技术实力。同时,公司正式接入无锡雪浪算力中心、英伟达智算中心、中科曙光先进计算中心,获得超1,000P的智算资源支持,这将大大提升其在AI训练和应用方面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盛业通过AI Agent技术协助客户获取订单,首次实现信息服务收入超40万元,虽然规模尚小,但标志着AI技术商业化应用的突破。盛业首席战略官原野表示,非常有信心下半年这项业务会有几十倍的增长。
浙商证券研报显示,盛业通过将AI与供应链科技平台深度融合探索创新应用,将推动融资效率及风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帮助更多中小微企业在技术突破、业务拓展等方面实现成长。
国际化与创新业务加速推进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及跨境贸易的不断发展,供应链金融将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力度, 推动全球供应链金融市场协同发展,为供应链金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盛业国际化战略取得新突破。2025年7月,盛业宣布将其新加坡子公司确立为国际总部,并将持续加大国际市场拓展力度。
盛业通过投资超头部供应商达达辛巴达,积极参与到东南亚、土耳其等海外市场的供应链建设中。同时,公司在东南亚持续扩大业务布局,成功落地首笔国际资金周转撮合业务。这些举措不仅拓展了业务边界,也为中国供应链服务“走出去”探索了可行路径。
在创新业务方面,盛业布局Web3.0和稳定币应用。公司计划利用区块链技术的点对点传输功能,将跨境支付成本压降至0.1%,同时规避汇率波动风险。这一创新若成功实施,将显著提升亚太区中小微企业的跨境贸易效率。财务数据显示,集团目前经营现金流净额35.6亿元,平台合作资方总额突破385亿元,为这些创新业务的推进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供应链金融行业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科技金 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这五大领域。近年来,行业整体呈现出 向上的趋势。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核心企业信息化程度不足,中小微供应商面临融资难 题,金融机构难以及时获取可靠的交易信息等。未来随着供应链金融进一步的创新和优 化,实现更广泛的覆盖和更高效的服务,解决以上痛点,有望获得持续长期快速成长。
盛业2025年中期业绩,不仅展现了其在平台化战略和科技赋能方面的成效,更折射出中国供应链金融与科技服务行业的深刻变革。在全球供应链重构和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盛业通过AI、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快好省”的资金周转撮合服务,不仅降低了融资成本,更提升了产业链整体效率。其在电商、机器人、AI应用等新兴产业的布局,既是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把握,也是对未来增长点的战略性储备。
然而,盛业的转型之路并非没有挑战。随着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占比的提升,如何持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展国际市场份额,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此外,稳定币等创新支付工具的应用虽能提升跨境支付效率,但也面临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盛业需要在创新与合规之间找到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总体而言,盛业的实践为传统供应链企业向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其未来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经济观察报
2025-08-15
经济观察报
2025-08-15
经济观察报
2025-08-15
经济观察报
2025-08-15
经济观察报
2025-08-15
经济观察报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