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界

酒企中报“迟到”的背后,反映出当今酒业的哪些问题?

来源:懂酒谛

2025-07-09 16:35:47

(原标题:酒企中报“迟到”的背后,反映出当今酒业的哪些问题?)

作者懂酒哥

“今年白酒板块的中报披露时间,怎么比往年都要晚呢?”这是近期有投资者向懂酒哥反馈的情况。从财务数据的披露安排来看,在20家白酒企业中,水井坊将率先于8月2日披露财报,该公司在去年于7月27日披露中报,这么一算,同比晚了6天。迎驾贡酒、今世缘的情况更甚,和去年相比,它们均推迟了13天才披露财报。

这一情形让懂酒哥回想起小时候,倘若是考试拿了高分,恨不得一路小跑回家向家长报喜。可2025年中期已至,各酒企却纷纷推迟发布财报,这是不是意味着上半年的经营状况不太乐观呢?

过半企业预计推迟中报,“禁酒令”阴影还未消散

2025年,在A股的20家上市酒企当中,有一半企业预计披露中报的时间会比2024年同期有所推迟。从酒企所处的市场环境来看,二季度起实施的“禁酒令”给酒业带来的影响仍未消散。

随着618年中大促落下帷幕,在价格出现下滑的9款酒类产品中,不乏高端白酒的身影,像飞天茅台、国窖1573、酒鬼酒内参、红西凤等都位列其中。其中,飞天茅台的市场零售价在跌破2000元大关后,其价格也在持续走低。截至2025年7月9日,“今日酒价”公众号名酒批发价信息显示,53度飞天茅台散瓶市场价为1850元,较前一日下跌30元。

在千元价格带的产品里,第八代五粮液零售均价较上一周下降了9元/瓶;青花郎降低了约5元/瓶;国窖1573的下跌幅度相对较大,相比之前下跌了约19元。值得注意的是,多款千元价格带产品的市场零售均价已经连续两期下滑,即便618大促结束,售价也仍未出现回升的迹象。

这一现象背后,一部分是受上半年“禁酒令”的影响,导致商务接待场景大幅减少,部分宴席(包括升学宴)也纷纷停办,这使得高端及以上酒水产品出现了滞销情况。为了促进销售,部分终端门店不得不采取降价促销的手段。

从白酒个股的经营情况来看,历年三季度并非销售旺季。而在中秋国庆来临之前,白酒市场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销售淡季,届时白酒价格或许会延续当前的下滑趋势。

对比2012-2014时期,两轮白酒调整周期有何不同?

纵观本轮白酒行业的调整,很容易让大众联想到2012年至2014年的那轮调整,但实际上,这两轮调整间有着很大的差异。

2012至2014年的那轮调整也是从限制“三公”消费的禁令开始的。经过3年的去库存阶段后,白酒市场反而迎来了长达数年的涨价周期。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基建项目如火如荼地推进,房地产行业开展供给侧改革,各地为了招商引资举办了密集的宴请活动。这些宴请中存在不少公关应酬,从而带动了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的需求增长。

反观当下的环境是许多地方的基建项目都暂停了,地方隐形债务较多,各地都在紧缩开支、努力还债。随之而来的便是居民的购买力、消费能力逐渐弱化。

从反映库存情况的存货周转天数这一指标来看,在可分析的16家白酒企业中,泸州老窖、老白干酒、金种子酒等7家企业在2025年一季度的存货情况,已经超过了2012年至2014年同期水平,创下了阶段新高。

扩产违背稀缺性特性,高端化在于喝好酒

在茅台与五粮液的引领下,2017年到2020年期间,各大知名酒品牌业绩与股价双双丰收,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高端化,成为酒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关键策略,各家酒企纷纷推出高端产品,资本也争相涌入这一领域。

然而,随着白酒产能的不断扩张,一些问题逐渐浮现。产能扩张不仅违背了高端白酒稀缺性的特质,而且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有所下降,高端白酒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再加上“禁酒令”进一步升级,政务消费渠道受到严重挤压,高端化之路开始遭到质疑。

从次高端白酒价格大幅跳水,到如今茅台镇加速淘汰那些缺乏品牌竞争力的酱香白酒企业,整个行业在调整期面临着大洗牌。能够守住千元价格线的产品屈指可数,价格倒挂现象促使酒企不得不控制货源,稳价去库存成为当前的首要目标,白酒高端化也逐渐回归理性。

不过,尽管目前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但那些能够在每轮调整中存活下来的酒企,其市场占有率也会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少喝酒、喝好酒”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对于白酒产品而言,高端化的关键在于静下心来,用心酿造高品质的好酒。只有这样,白酒企业才能在高端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持续提升影响力。

懂酒谛

2025-07-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