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同壁财经
2024-07-30 21:36:28
(原标题:贝特瑞:稳居国内负极材料第一,硅碳负极已建成5000吨/年产线)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2024Q1,贝特瑞实现营业收入104.91亿元、256.79亿元、251.19亿元、35.28亿元,2020-2023年CAGR达到78.03%;归母净利润2020-2023年CAGR达到49.55%。2022-2024Q1整体毛利率处于上升阶段,2024Q1达到20.99%。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是一家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技术领先、产品及产业链布局完善、国际与国内主流客户并重为特色,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正极材料为核心产品,行业地位突出的新能源材料研发与制造商。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硅基等新型负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与高镍三元正极材料(NCA、NCM811等)等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该等材料是制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消费电子电池、储能电池的核心材料。
负极材料贡献68%毛利,印尼、摩洛哥等海外生产基地布局稳步推进。2023年贝特瑞负极材料占营业总收入比例达到48.95%,正极材料则为49.01%;毛利贡献率则分别为67.51%、28.15%。2021-2023年对境外销售收入年CAGR达到41.12%。印尼年产 8 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同时,规划建设年产 8 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二期),全部建设完成后,贝特瑞在印尼的负极材料产能将达到 16 万吨/年。2023年12月贝特瑞公告计划通过BNUO公司在摩洛哥设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主要面对欧美市场销售,该项目截至2024年4月公告已经开工。
贝特瑞稳居国内负极材料第一,硅碳负极已建成5000吨/年产线。EVTank数据显示,其中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171.1万吨,全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4.1%。贝特瑞以22.7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贝特瑞是国内最早量产硅基负极材料的企业之一,出货量行业领先,其中硅碳负极材料已经开发至第五代产品,比容量2,000mAh/g以上,硅氧负极材料已完成多款氧化亚硅产品的技术开发和量产工作,比容量达到1,500mAh/g以上;截至2023年末,硅基负极材料产能5,000吨/年,出货量行业领先。
2024年3月1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发布2023年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运行情况。202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同比增长25%,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
(来源:开源证券诸海滨团队)
同壁财经
2025-07-04
同壁财经
2025-07-04
证星北交所资金流向
2025-07-04
证星北交所资金流向
2025-07-04
证星北交所资金流向
2025-07-04
证星北交所资金流向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