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营收净利双升,学大教育多元布局激发增长新动能

来源:证券之星APP

2025-04-29 14:53:50

4月26日,学大教育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和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学大教育实现了营收、净利润两位数增长。同期,学大教育彻底甩掉了回归A股时所背负的高达23.5亿元的债务包袱,实现了“轻装上阵”。另外,报告期内,公司个性化教育业务、职业教育、文化阅读、医教融合等各大核心业务均取得不俗的业务表现。

image.png

 2024年末,学大教育董事会审议通过,拟以不低于1.1亿元且不超过1.5亿元资金回购公司股份,这一回购计划充分体现了管理层对公司内在价值的长期信心。叠加业绩快速增长,债务出清等利好推动,资本市场对学大教育的发展信心持续提升。公告显示,学大教育已出资5999.52万元完成对120.86万股股份回购,并于3月末完成上述股份注销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投资者。

财报发布后,华泰证券发布研报,对公司股票目标价调高至64.78元/股。另有银河证券、国信证券、光大证券等多家券商给予“买入”“推荐”“优大于市”评级。2025年开年至今,学大教育股价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较年初上涨约24.06%,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反映出对公司业绩复苏和长期成长性的高度认可。

营收净利连续两位数双增,财务结构全面优化

财报数据显示,学大教育在2024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86亿元,同比增长25.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16.84%。报告期内,学大教育实施股权激励产生了股份支付费用4525.08万元,若剔除该部分影响,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5亿元,同比增长达34.04%。自2021年实施战略转型以来,这已是公司连续第二年实现营收、净利润的两位数增长。

这一增长势头在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得到延续。一季报显示,公司单季实现营业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22.46%;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47.00%。

根据财报来看,公司业绩的持续高增,得益于个性化业务的持续稳健发展。截至目前,学大教育的个性化学习中心数量已超过300所,同比增长超25%。目前已经覆盖全国100多座城市,专职教师队伍超过4000人。

另外,学大教育因2016年回归A股所背负的23.5亿元债务,已于2025年2月26日完成全部清偿。其中2024年偿还本金5.15亿元,利息0.51亿元。2025年偿还本金0.49亿元。连同利息在内,公司累计偿还债务本息总额达28.5亿元。随着公司的债务包袱彻底解除,学大教育真正实现“轻装上阵”。

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结构也在持续改善。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79.04%,相比过去高峰时期90%以上的水平已有大幅下降,资产负债率的下降不仅降低了财务杠杆风险,也为公司未来业务拓展腾出空间。

现金流方面,在积极偿还债务的同时,公司依然保持了充裕的现金流。2024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69亿元,同比增长31.84%。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46亿元,同比增长19.66%。稳健的现金流表现反映出公司主营业务“现金奶牛”的特性依旧。

2025年第一季度末,公司培训业务的合同负债达到11.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18%。合同负债的增长代表着预收学费的持续增加,这不仅证明了市场对学大教育服务的信赖与认可,更为2025年的业绩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学大教育主营业务的毛利率达到33.79%,继续保持在30%以上的较高水准。虽然较2023年同比下滑2.57个百分点,但这是因为公司积极进行业务拓展,教学网点拓展初期的必然影响。整体来看,公司在成本把控、优化运营方面效果显著,主营业务具备良好的盈利空间。尽管市场大环境竞争激烈,但学大教育凭借品牌优势和规模效应,毛利率仍维持高位,体现出其精细化管理能力和服务溢价。

整体来看,通过债务化解和内生性增长并举,学大教育的财务状况日益稳健。“毛利率”“负债率”“现金流”等财务指标的持续改善为公司未来持续投入创新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业务多点开花,多元增长曲线凸显

2021年,学大教育顺应国家政策导向,全面推进业务转型,积极拓展创新业务,目前已形成集个性化教育、职业教育、文化阅读、医教融合四大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文化产业集团。

经过数年布局探索,目前各项创新业务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以职业教育为例,2021年学大教育顺应行业发展趋势,重点打造了涵盖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及产教融合、职业技能培训等业务板块,依托公司的教学教研知识体系、师资资源、技术优势、产业资源等,通过联合办学、校企合作、投资举办、专业共建等模式打通职业院校学生成长成才和升学就业通道。报告期内,学大教育完成了沈阳国际商务学校和珠海市工贸技工学校收购。截至目前,其已经收购了东莞市鼎文职业技术学校、大连通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托管运营了西安市西咸新区丝路艺术职业学校等。

高等职业教育及产教融合业务方面,公司紧密结合不同地区的产业和经济发展需求,以“专精特新”和“紧缺人才”为导向,精准落地相关专业,与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广安经济职业学院、长春技师学院等多所职业院校以及行业头部企业达成了深度合作。

另外,公司结合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拓展“低空+应用+服务”协同发展体系,落实“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化部署,实现“产-学-研”共同体深度融合。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联合北斗伏羲与长春市技师学院共建集生产、应用、教学及实训等

环节于一体的校企合作平台及人才培养体系,成功构建东北地区首个基于北斗网格码体系的低空经济产教融合项目。

2024年11月,学大教育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金鑫出席“科技引领,职教‘新’行——首届首都职业教育青年对话会”,并以“科技引领,汇聚发展合力”为题进行主旨发言。金鑫公开表示,学大教育将以“为职业学校学生打通高质量升学和就业通道”为自身使命,充分发挥头部教育企业的平台优势,整合资源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和支持。

文化阅读业务方面,学大教育积极响应国家“全民阅读”战略,持续深耕文化阅读领域。截至目前,其重点打造的句象书店已成为响应政策号召的创新实践标杆。自2022年首店启幕以来,句象书店加速构建共享阅读服务体系,截至2025年4月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7个城市开设13家实体书店,2024年度累计接待读者354万人次,图书借阅量突破55万册。

综合来看,句象书店的创新实践与国家全民阅读政策导向高度契合。3月21日发布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鼓励实体书店改进阅读条件、开展阅读活动,发挥全民阅读服务功能,并鼓励社会各界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等方式参与提供阅读服务。在此背景下,句象书店的业务布局也得到了来自监管领导、权威媒体的高度认可。

今年3月1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率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和民进中央联合调研组,围绕“全民阅读·公共阅读空间的社会价值”赴句象书店北京和谐银座店调研并举行座谈会。调研组对于句象书店所构建的面向青少年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给予了高度肯定。4月初,“书香中国万里行”全国媒体采访活动走进武汉,句象书店武汉店被作为武汉站首个调研点,再次印证其在全民阅读公共空间领域的样板地位。4月23日,金鑫受邀出席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并围绕 “‘阅读新时代’实体书店基于融媒体破圈与转型的创新实践” 进行专题发言,分享学大教育在全民阅读战略背景下的实际行动与探索成果。

医教融合业务方面,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领域的专业优势,结合医疗健康领域的相关资源,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的教育与健康服务。截至目前,公司成立的千翼健康子品牌正式步入医教融合领域,创建许昌千翼康复医院、千翼星康等。其中许昌千翼康复医院是一所以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学习障碍诊断与治疗、肥胖管理、儿童保健、儿童康复、中医外治等为特色的二级康复专科医院,为面临孤独症、学习困难、多动症、抽动症、注意力缺陷等挑战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评估、干预、康复、融合支持、家长培训及科普咨询等服务。

“星图”大模型获批,赋能教育场景持续升级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持续高速发展。报告期内,学大教育在人工智能领域探索的阶段性成果实现落地。根据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5年4月公布新一批获得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名单,学大教育自主研发的“星图”大模型正式获得监管部门备案批准。这意味着学大教育成为少数几家拥有自主大模型并通过政府合规审查的教育企业之一,在“AI+教育”深度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星图”大模型是学大教育自2023年6月开始布局研发的面向教育场景的AI模型,聚焦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该模型目前已接入国内领先的AI底座平台DeepSeek,能够快速构建各类轻量级教育应用服务。此次获批,不仅代表学大“星图”大模型在算法安全性、数据合规性和应用规范性方面全面通过权威审查,也反映出学大教育在技术研发、数据治理与AI产品落地方面的综合实力。

更重要的是,“星图”大模型的落地有望为学大教育的各项业务注入新动能。借助这一自主AI模型,可以进一步完善智能化教学服务体系,实现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方案定制,提升教学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可以预见,随着AI赋能程度的加深,学大教育将在保持教学品质的同时,大幅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为公司业绩增长打开新的空间。

债务阴霾散去,经营业绩节节攀升,在教育行业历经24年的沉淀与历练,学大教育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焕发出新的生机。展望未来,站在债务清零和业绩高增的新起点上,学大教育正全面擘画各大核心业务协同发展,以稳健的业绩和前瞻的布局诠释着行业龙头公司的责任与担当。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