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

年报速递:2025权益基金经理怎么投?

来源:财经报道网

2025-04-01 13:46:58

(原标题:年报速递:2025权益基金经理怎么投?)

近期,方正富邦基金旗下产品纷纷披露2024年年报,基金经理的来年展望也成为市场风向标,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基金经理是如何总结过去一年的投资策略,又是如何展望未来投资机会的?

方正富邦策略精选混合型基金

基金代码:010072

首席投资官、基金经理:崔建波

未来展望:

我们预计国内宏观经济仍有望保持相对平稳。预计2025年GDP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长,分季度呈现前高后低的特征。一季度基建投资和消费回暖有望推动经济开门红;二季度贸易摩擦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如若大规模关税政策落地将拖累出口增速,叠加海外补库周期结束,经济增速可能阶段性承压;而三四季度政策端有望逐步发力或带动经济企稳回升。全年来看,外需承压,内需攻坚或将是宏观经济的主要关键变量。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剧,国内经济转型压力并存,政策工具有所储备并逐步发力,高质量发展路径清晰的大背景之下,我们预计市场仍将呈现为结构性行情,主线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链技术变革。

2024年年底前十大重仓股

图片来源:2024年年报

方正富邦天睿灵活配置

基金代码:007850

首席投资官、基金经理:汤戈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回首本基金全年投资过程,对电子行业的深度研究和投资机会的把握是亮点;但对消费行业的周期反转预期偏乐观,投资机会把握的偏左侧,影响了净值表现;对电力机制改革的研究有前瞻性,机会把握尚可;对房地产行业出现的波动机会把握的欠灵活。报告期内的基金投资运作严守基金合同,严格按照投资框架体系的要求以价值发现挑选备选公司,以均值回归挑选投资时机,进行品种比较形成投资组合。同时认真对待投资者的申购、赎回事项,保障基金的正常运作,努力为持有人创造风险收益比合适且长期战胜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

未来展望:

展望2025年,在A股全市场成交量已经恢复历史正常水平之后,估值不再是驱动市场的主要动力,业绩将成为驱动市场最为重要的动力。在政府一系列政策托底后,我们可以观察到房地产行业发生了乐观的边际变化,销量和售价的跌幅逐渐收窄,这有利于顺周期行业的业绩恢复,也有利于居民财富感受的恢复,从而改善消费行业的预期。我们在观察一些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期待这些行业能逐渐改变过度内卷的状态,盈利能力能够有所恢复。我们也在观察新的新质生产力行业,等待这些行业过渡到可能更好把握业绩的从一到十阶段。对未来我保持乐观,也期待市场能够奖励我的乐观。2023年底我预测2024年是主动权益基金中位数投资收益能够重新为正的一年,虽历经波折,但这个预测有幸正确了。我对2025年的预测是主动权益基金能够重新战胜沪深300指数,期待主动权益投资能够体现应有的价值。

2024年年底前十大重仓股

图片来源:2024年年报

方正富邦新兴成长混合型基金

基金代码:008602

权益研究部行政负责人、基金经理:乔培涛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本基金在2024年继续延续之前的类困境反转的投资策略,在年初由于仓位较高且以中小盘为主,所以受伤较重,2月市场反弹时积极调整,寻找超跌错杀的机会。3月中在市场进入慢跌通道后,适度减仓应对,虽然做了防守动作,但是持仓里红利资产并不多(我一直认为红利的超额收益接近尾声),所以用控制仓位勉强抵抗下跌。926确认反弹后积极加仓应对,但仍坚持从业绩出发的逻辑,因此没有在主题和概念上有获益,11月中以后又减仓等待新的机会。持仓个股虽有变化,但仍坚持过往的投资逻辑,发现业绩超预期则进去研究分析进而确认趋势并适时加仓,发现业绩不达预期则在判断不是一次性因素后择时撤出,没有过多考虑产业或行业层面的影响因素。

未来展望:

展望2025年,在宏观政策继续保持稳健的前提下,预判宏观经济仍处于缓慢温和复苏的状态,地产仍处于回落趋势中,但降幅和前两年相比会明显收窄,甚至会在下半年企稳回升。和宏观经济强相关的板块从盈利上来看可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国内居民消费尤其是非地产链消费呈现缓慢复苏趋势。从海外来看,美国进入再通胀过程,美联储降息预期落空,全球经济复苏韧性不足,海外需求对国内出口链的拉动明显弱于去年。Deepseek在2025年初成为海内外最火热的话题,其以低成本、高素质、全开源等特点刷榜,冲击了投资人对AI中ScalingLaw的认知,AI投资不再唯算力论,算力魔咒或者说算力封锁将锁死中国AI发展的偏执理念被冲击破碎。另一方面,低成本和开源将大幅提高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各领域应用的推广速度,AI应用会成为AI投资的新主战场,各种AI+将涌现,这其中尤其以端侧AI和智能驾驶落地最快(且有强烈的付费需求),2025年可能是智驾平权的元年,五年后高阶智驾(L3以上)将成为新车标配。本基金将对前两年的投资策略做一定的调整,在仓位控制等方面继续延续之前的投资思路,不追高不盲从的风格保持不变,但在结构和标的选择上更加注重产业发展趋势,努力寻找最受益AI应用发展的标的,前瞻布局在各AI应用领域具备核心地位的标的,以开放的心态迎接AI大时代的到来。

2024年年底前十大重仓股

图片来源:2024年年报

方正富邦创新动力混合型基金

基金代码:730001

基金经理:吴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年,A股市场走势跌宕起伏,在政策、经济基本面和资金流向等多因素交织影响下,历经了从年初低位震荡到9月下旬后出现的强势反弹,随后又进入高位震荡调整的复杂过程。年初,市场延续了前一年的谨慎情绪,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市场对企业盈利增长预期较为保守,投资者信心不足。

制造业PMI多数时间在荣枯线附近波动,表明制造业发展依旧处于扩张与收缩的微妙平衡。物价方面,CPI相对稳定,而PPI同比增速持续处于低位,企业盈利空间受到限制,影响了市场对企业未来业绩的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未见明显改善,消费者信心虽有恢复,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的提升面临较大挑战。在9月,一系列重磅政策的出台成为市场的转折点。此后,政策层面继续发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为市场注入了强大信心,也为降准、降息等政策操作打开了空间。同时,监管层持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新“国九条”出台,全方位、立体化资本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在现金分红、股份减持、程序化交易、融资融券等多方面出台举措,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市场生态,为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运作过程中坚持以公司基本面分析为主,通过精选个股,主要配置了处于成长板块的优质股票,行业分布以芯片、半导体设备、低空经济、量子通信等相关产业链为主。

未来展望:

展望2025年,A股市场在多重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有望延续震荡上行的良好格局。在政策层面,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在全球降息周期的大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入A股市场的预期不断增强,有望带来可观的增量资金。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的持续落地见效,制造业有望摆脱前期的困境,逐步实现稳健扩张,企业盈利水平有望迎来实质性提升。资本市场改革也将持续深化,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将进一步提升,投资者信心得到增强,吸引更多资金入场。总体而言,我们认为2025年的A股市场上行态势值得期待。

2024年年底前十大重仓股

图片来源:2024年年报

方正富邦信泓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

基金代码:006689

基金经理:李朝昱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回顾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在复杂形势下砥砺前行,全年完成5%增长,增长轨迹呈现U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权益市场则经历了较为极端的波动,整体上呈现为先抑后扬的走势;开年时,市场对于经济长期的担忧和悲观快速形成了一致预期,估值和业绩双杀,使得市场快速下行;这种悲观情绪在春节前达到了高位,市场也逐步见到了阶段性底部;春节之后,伴随着PMI,工业企业利润等经济数据的好转,市场对于经济的悲观预期开始修正,市场也迎来了一波快速的反弹,而进入5月份,PMI,消费等数据开始逐步走弱,市场又进入调整,全球配置资金的再平衡也加剧了这一过程。进入3季度,重要会议释放出的明确信号彻底扭转了市场对于经济和政策的预期,上证指数在9月最后一周单周上涨超过20%,单日成交额也连续创出历史新高,市场呈现全面上涨走势,指数的高点出现在10月初,此后便一直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并逐渐降温。全年来看,上证指数实现了较好的正收益。报告期内,本基金结合行业景气度横向比较对组合做出了一定结构上的平衡,增加了科技成长板块的配置。

未来展望:

展望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内宏观经济预计仍将保持相对平稳。全年来看,GDP增长预期可能在5%左右,分季度呈现前高后低特征。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在前期政策出台后有一定量价企稳的特征,但持续性有待观察,尤其是低能级市场,全年来看或仍难以对经济形成正向贡献;另一方面,伴随着抢出口效应的逐步结束,关税的逐步加征,以及海外补库周期结束的三项叠加,出口或从2季度开始逐步承压,对宏观经济形成一定拖累;从全年的角度来看,基建,消费和制造业投资仍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政策层面,特别国债,以旧换新等政策仍将持续发力,对经济形成托底效果,同时政策工具箱也有所储备,预计将适时应对海外变化,货币政策配合财政将逐步宽松,利率有下行空间,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们预计市场仍将呈现为结构性行情,主线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链技术变革。

2024年年底前十大重仓股

图片来源:2024年年报

风险提示:投研观点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实际持仓或未来投向保证。观点具有时效性。文中所提个股不做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