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2-08-01 15:01:20
8月1日,电子化学品板块拉升,尤其是光刻胶板块。截止收盘,广信材料20cm涨停,芯源微、飞凯材料涨逾10%,彤程新材涨停,苏大维格涨逾9%,晶瑞电材、南大光电纷纷跟涨。
值得一提的是,自虎年开年以来,光刻胶板块在二级市场上就表现不佳,那么此番光刻胶板块因何爆发?发展现状如何?还在面临怎样的挑战?
板块高景气度或延续
光刻胶又称“光致抗蚀剂”,是光刻成像的承载介质,可利用光化学反应将光刻系统中经过衍射、滤波后的光信息转化为化学能量,从而把微细图形从掩模版转移到待加工基片上。
光刻胶是光刻工艺最重要的耗材,它合规与否决定了晶圆的良品率,而光刻工艺又是精密电子元器件制造的关键流程。这使得光刻胶在整个电子元器件加工产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行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下游晶圆厂产能扩建带来的的庞大需求,光刻胶市场需求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据TECHCET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光刻胶市场规模约22亿美元,同比增涨7.84%。
此外,近日多家光刻胶企业相继发布上半年的经营数据,业绩表现亮眼。
如江化微,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预计在5850万元至6350万元之间,同比增长约283%至316%;光华科技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7800.00万元~8300.00万元,同比增长159.56%~176.20%。
业内人士认为,多家企业的半年报表现亮眼,行业的景气度或将延续。
国产替代成为长期趋势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光刻胶的生产工艺复杂、纯度要求高、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而我国光刻胶生产起步较晚,因此板块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我国半导体光刻胶需求主要由外资企业来满足。
在我国本土企业生产的光刻胶产品中,技术含量较低的PCB光刻胶产量占比最大,而半导体光刻胶产量占比仅为2%左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半导体光刻胶中,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达71%。
据天风证券研报数据,全球光刻胶供应市场高度集中,核心技术掌握在日美等国际大公司手中,日本的JSR、东京应化、信越化学及富士胶片四家企业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处于市场垄断地位。
虽然当前我国光刻胶与全球先进水平差距甚远,但伴随全球半导体产业东移,加上我国持续增长的下游需求和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了这个行业,今后国产替代将成为长期趋势。
信达证券指出,在晶圆厂扩产潮以及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如火如荼的趋势下,中国光刻胶厂商迎来了绝佳的发展机遇期,国产光刻胶正处于替代窗口期,行业壁垒有望逐步被打开。
光刻胶概念股
更需要指出的是,光刻胶行业有市场整体规模小、行业高度垄断、上游产品为高度特化的专用产品,应用面狭窄、技术门槛极高、研发成本极高、失败风险高、投资回收周期长等特点。
以晶瑞电材的“集成电路制造用高端光刻胶(ArF光刻胶)研发项目”为例,该项目拟投入仅4.9亿元,其中ArF光刻机的投资金额高达1.5亿元,占设备及安装费一项的44%,总投资的31%。
因此目前国内布局光刻胶的上市公司并不多,南大光电、晶瑞电材、彤程新材和上海新阳是我国最早规模量产光刻胶的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之一。
从光刻胶相关毛利率看,国内半导体光刻胶厂商毛利率较高。南大光电、晶瑞电材和上海新阳光刻胶相关毛利率维持在40%以上,彤程新材光刻胶相关毛利率也在20%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 5G 应用落地、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消费电子等行业高景气,以及半导体产业与 平板显示行业逐步东移,国内光刻胶行业下游需求有望持续强势。
中泰证券表示,光刻胶是IC、面板、PCB制造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且难度大壁垒高,建议关注有望实现国产替代的优质企业。
IC光刻胶:彤程新材(KrF光刻胶批量供应中芯、长存等多家下游客户,G线光刻胶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晶瑞电材(g/i线批量供应多年,KrF已通过测试)、华懋科技(投资徐州博康,拥有光刻胶全产业链能力)、上海新阳( KrF形成销售,ArF研发进展顺利)等。
面板光刻胶:雅克科技(接收了LG化学彩色光刻胶业务,控股韩国Cotem公司)、飞凯材料(5000吨/年TFT-LCD光刻胶项目已向客户稳定供货)等。
PBC光刻胶:容大感光(PCB感光油墨龙头,有望突干膜并实现国产替代)等。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