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MLF操作“一石三鸟”年末资金面无虞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9-11-17 09:11:53

  15日,除定向降准第二次调整落地外,央行进行了2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这已是央行月内第二度开展MLF操作,两次操作提前锁定全月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后续重启逆回购亦不无可能,年底“补水季”正式到来,万亿级财政投放也已在候场。

  分析人士认为,以MLF部分替代逆回购,有“一石三鸟”之意:为资金面保驾护航、为LPR提供价格指引、为银行放贷提供“弹药”。

  释放约2400亿元资金

  15日,央行在按计划实施9月定向降准举措的第二次调整之余,意外开展了1年期MLF操作。

  2000亿元MLF虽说是不期而至,但月中央行开始“补水”在市场意料之中。11月以来,市场资金面总体平稳,但最近受税期、支付机构备付金等影响已有收紧迹象。央行公告在描述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时使用的措辞,已从上旬的“较高水平”改为最近的“合理充裕水平”,证实了流动性的变化。

  分析人士认为,定向降准叠加MLF操作,一次性释放约2400亿元流动性,可有力平抑税期高峰等因素对短期流动性的影响。同时,这两项操作释放的均是中长期流动性,一定程度上可视为保障跨年流动性需求的前瞻性举措。

  助力LPR下行 支持银行放贷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指出,央行在8月15日、9月17日、10月16日、11月15日开展MLF操作,均发生在LPR报价公布的前一周,为新一期LPR报价提供了价格指引,也提供了数量保障。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预计,新一轮LPR利率将下调5个基点。

  进一步来看,相比短期逆回购操作而言,MLF操作提供了稳定的长期资金,可助力银行投放信贷,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15日央行选用MLF替代逆回购,MLF的期限更长,可更好地帮助银行解决流动性指标约束,对接表内信贷,达到稳增长的作用。

  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表示,MLF旨在向银行体系补充中长期资金,可以缓解银行信贷投放过程中所面临的流动性约束。相较逆回购而言,MLF和TMLF对于信贷市场的传导作用更直接、高效。

  分析人士指出,以MLF替代央行逆回购,本质是“锁短放长”,既实现流动性投放,又避免大幅压低市场利率,兼顾稳增长、防风险、稳通胀预期等多种考虑。通过发挥MLF与信贷市场关联性更强的特点,作用于信贷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资金面料平稳跨年

  截至11月15日,央行已连续15个工作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此次MLF操作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逆回购,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断了逆回购操作的“出路”。

  市场人士指出,此次定向降准和MLF操作释放的2400亿元资金未必能够完全对冲税期高峰的影响。另外,政府债券发行缴款也在消耗流动性,且随着年底临近,金融机构出于应对监管考核、调节报表等需要,对流动性需求会上升。从往年来看,11月下半月,资金面通常不太宽松,后续央行适时重启逆回购操作仍有可能。

  年底本就是传统的“补水季”。11月、12月中下旬,监管部门通常会打出一系列的“组合拳”,保障资金面平稳跨年。

  除央行主动投放之外,机构预计,今年年底财政投放规模同样有望达到万亿级别。11月底会有一部分投放,12月底会更加集中。

  总的来看,年底前资金面可能不会特别宽松,难免还有波动,但不至于持续紧张。年底央行“补水”加上财政大额支出,释放的流动性将为来年初银行放贷提供充足“弹药”,从而支持基建投资、为宽财政提供助力。

证券时报网

2024-04-1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