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11-03 13:01:27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11月3日中广核技(000881)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0月31日召开业绩说明会,网络直播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1.质子医疗设备什么时候可以交付使用?
答:华西项目设备已完成出厂下线,客户现场一旦具备条件即可进入安装阶段,预计年内无法完成验收。目前,公司还在积极拓展其他潜在客户,现阶段密切跟踪的多个项目仍处于项目开发阶段。后续如有重大进展,公司会根据相关规定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问:2.贵公司生产同位素国产替代咋样?市场开发方面有啥举措?
答:国产替代方面,公司高度重视同位素国产替代战略,目前核心产品锗镓发生器正处于从技术攻关到规模化供应的关键时期。同位素产业具有技术壁垒高、审批流程严、产业链协同复杂的特性,从技术突破到市场落地需经历靶料制备、辐照技术、分离纯化、质量认证等多环节验证,公司正在稳步推进相关工作。市场开发方面,公司将推行“政策协同-客户绑定-生态共建”的三维市场策略,积极参与行业团体标准编制,联动医疗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和临床培训,加速市场开拓。
问:3.关于同位素业务,请公司预计多久能实现量产交付?比如镥-177。
答:同位素公司计划主要生产锗镓发生器、锗-68及碘-123,上述产品正式投产后具备批量供应能力,可根据客户订单需求实现稳定交付。同时,公司正积极推进铜-64、锆-89的工艺技术研究。镥-177目前仅为代理销售品类,暂无自主生产计划。
问:4.贵公司研发投入积极,请介绍一下最新产品。
答:截至目前,公司在电子加速器业务、新材料业务及光电芯片业务方面均有已开发的新产品。
(1)电子加速器公司成功研制了应用于消毒灭菌领域的国内首台 S波段 10MeV/32kW大功率工业辐照电子加速器,与传统的 20KW电子加速器相比具有更高的功率和加工效率,可满足高剂量消毒灭菌需求,为高产能客户提供高效消毒灭菌服务。
(2)新材料业务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XETFE)可用于航天航空、低空经济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进口材料实现了国产替代。
(3)光电芯片业务公司的高性能硅光电倍增器封装产线已于2025年上半年成功通线。
另外,公司也在持续加大对医疗健康业务的研发投入
(1)质子治疗装备方面,公司正在开发小型化质子治疗系统,目前已完成技术攻关和方案设计。
(2)同位素方面,公司正在开展加速器生产铜-64、锆-89的工艺技术研究,未来会根据市场需求推动实现产业化。
问:5.SiPM应用哪些领域,业务开展咋样?
答:公司的高性能硅光电倍增器主要应用于分子影像、辐射探测、高能物理及生物医学四大下游领域。封装产线于 2025 年上半年成功通线,已基本达到量产条件。
问:6.贵公司新材料国产替代进展情况请介绍一下
答:公司下属子公司高新核材生产的 XETFE 材料具备出色的耐高低温、耐辐照、耐原子氧侵蚀等特性,满足航天航空领域对材料严苛的性能要求,可应用于航天航空、低空经济等领域。
XETFE 材料已实现小批量销售,业务覆盖国内及海外市场。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根据客户需求,及时调整产品产能及产量。
问:7.公司的中子屏蔽材料目前商业应用进展如何?是否可以应用到可控核聚变?是否有生产氦、氚同位素核材计划?
答:公司下属子公司高新核材课题研究的中子屏蔽材料主要用于核电厂的主装置和乏燃料储存容器,满足核电领域对材料中子屏蔽性能、隔热性能及使用寿命性能等关键指标提出的更严苛要求,与可控核聚变没有相关性。目前,公司正在研究开发新型柔性中子屏蔽材料,用于核能以外存在中子泄露的区域,如测试实验室、医疗设备室等,力求突破海外技术封锁,实现国产替代。
同位素生产方面,公司暂无计划生产氦、氚等同位素。未来,公司将结合中国广核集团内部优势,持续探索新同位素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丰富产品矩阵。
问:8.公司的同位素药物商用进展如何?
答:公司生产的医用同位素是研发生产核药的基础原料,属于核药产业链的上游原材料环节。目前,同位素业务的加速器主设备、工艺热室等核心生产设备已经到货,正在开展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计划 2026年投产。
问:9.公司已经连续亏损两年了,今年能盈利吗?
答:2025年,公司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全力推进降本增收,控本降费的同时加强战略大客户协同开发,夯实经营基本盘;二是根据各业务特性,推进产品转型升级;三是围绕市场需求,提升创新整体效能;四是全面推进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动力。10.盛董身兼三职很辛苦,相关人员啥时候到位?
公司正积极推进新任高级管理人员选聘工作,后续公司将根据监管法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中广核技(000881)主营业务: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辐照加工服务、新材料研发与制造以及医疗健康业务。
中广核技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40.65亿元,同比下降8.81%;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上升24.21%;扣非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上升40.21%;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4.72亿元,同比下降9.7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02.15万元,同比上升95.77%;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315.85万元,同比上升83.84%;负债率44.49%,投资收益-347.54万元,财务费用4109.38万元,毛利率13.47%。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公司调研
2025-11-0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11-0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11-0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11-0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11-0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11-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3